奥基弗花卉画研究 06月09日
【摘要】乔治娅·奥基弗(GeorgiaO’Keeffe18871986)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时期的画家,曾被美国誉为“美国最伟大的女性艺术家”、“她那个时代的传奇”、“一个神话”。在奥基弗一生所创作的两千余幅作品中,她向世人展现了自己敏锐的艺术直觉和细腻的情感。其独具个人特色的艺术作品,就像是个人的情感日记,她用自己的绘画语言向世人解说其传奇的艺术人生。本文以乔治娅·奥基弗艺术生涯中具有标志性意 […]
从关联理论看英语广告中隐喻的翻译 05月04日
【摘要】本文旨在从认知的角度以关联理论为基础研究英语广告中隐喻的翻译原则和策略。广告语是人类言语交际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广告商和广告受众之间的一种特殊交际媒体。它是一个涉及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的一个明示推理过程。隐喻是广告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方式,它可以用较少的文字表达出较多的含义,以独特的语言形式有效吸引读者的注意,刺激潜在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最终实现商家的推广和销售产品的目的。隐喻作为广告常用的修辞 […]
从目的论视角看汉语经济新闻中隐喻的英译 04月23日
【摘要】随着中西方经济与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人们对经济类新闻的关注度也迅速上升。经济类新闻文本不仅存在大量经济术语,而且可能存在较多的隐喻。作为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段,隐喻在经济新闻中的广泛应用使新闻报道更生动、更易懂。不过这也对经济新闻的翻译提出了挑战。可以说,隐喻的翻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新闻报道的翻译质量。本文以翻译目的论为指导,尝试对经济新闻中隐喻的翻译问题展开深入探讨。开篇首先对本次翻译任务 […]
平衡—公平的具身关系 01月02日
【摘要】具身认知受到越来越多关注,社会心理学家认为社会关系与个体水平的认知一样都包含了具身方面,这一问题最直接的解释框架是关系模式理论(Smith,2008)。Fiske认为人类有四种基本关系类型:公共共享(CS)、等级排序(AR)、平等匹配(EM)和市场定价(MP),前三种都是具身的,与不同的具身线索存在联系。公平是平等匹配关系的体现,但还没有关于其具身线索的相关实证研究。本文根据前人的研究和理 […]
俄汉状态动词(?)“站”、(?)“坐”的转义对比分析 04月09日
【摘要】认知语义学的兴起和发展促进了词汇多义性的研究,语言学家们开始注重词汇内涵的研究,对于同一个词表示多个事物的现象加以分析解释。根据词义与客观事物的关系可把多义词的词义分为直义和转义,转义逐步成为语言学家关心的问题。认知语义学的出现为研究词汇转义开辟了新的方向。认知语义学在研究词汇的转义现象时,通过认知手段分析和解释一个词由中心意义向其它意义的转换过程。正是由于这种认知手段,人们对状态动词的转 […]
现代汉语惯用语的隐喻分析 08月03日
【摘要】惯用语是现代汉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广泛地存在于人们的言语及文章中,但是对惯用语隐喻的分析研究相对较少。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外隐喻理论才影响到国内并且日益渗透到其他学科,但是并没有人注意到惯用语中的隐喻。直到近几年,惯用语的语言学研究才出现了新视角。有些惯用语的意思其实是很难理解的,惯用语中隐喻的大量运用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惯用语的来源及产生过程,有助于人们方便快捷地理解记忆惯用语。目前 […]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金色笔记》隐喻翻译研究 04月01日
【摘要】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强调读者反应,即译文读者对译文信息作出的反应与原文读者对原文信息所作出的反应基本一致。翻译的完全对等是不存在的。翻译就是在译入语中再现与原语的信息最贴切的自然对等物,首先是就意义而言,其次是就文体而言。隐喻无处不在,在我们的语言中,思想中。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使用现象,而且是人类一种普遍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隐喻是人类认知世界的重要手段。本论文尝试从功能对等理论的角度对《金 […]
幽默隐喻的策略与应用 01月14日
【摘要】隐喻的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从最早的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比较说到替代论、互动论,再到从认知科学视角下的概念隐喻学说,古往今来的语言学家们从不同的角度对隐喻进行了研究并尝试着从不同的角度将隐喻与另外一种学科进行结合,但是以往的学者研究很少关注幽默隐喻的创作及理解。隐喻作为一种语言手段和一种人们思维的方式,必然能够在特点的场景下创造出幽默语言的特征。因此,对于隐喻和幽默的结合值得探讨和研究。本文以认 […]
课堂文化教学导入与学生隐喻能力培养 07月04日
【摘要】隐喻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方式,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语言中。它不仅影响我们的说话方式,还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文化现象。一方面,隐喻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文化的内容;另一方面,文化制约体验和隐喻思维。隐喻是语言与文化联系最紧密的部分,根植于人们对文化世界的体验。在二语学习中,隐喻不能仅仅只作为修辞来学习,更是一种目的语认知和思维模式的培养。但是,很长时间以来,在 […]
汉语科普文章中的隐喻翻译 04月09日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科普文章在向社会大众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许多科普翻译作品中存在着语义不通、逻辑不合的现象,这就对科普文章的翻译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普文章作者在写作时通常使用隐喻等修辞手法。学者对隐喻的研究起初关注于艺术手法,现已发展到涵盖修辞学、语用学、认知语言学等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