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美抗苏”外交战略研究 11月15日
【摘要】“联美抗苏”的外交战略形成于上个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实质就是联合美国抗衡苏联。这一时期世界新生力量开始崛起,美苏争霸战略态势转为苏攻美守。而中国面对国家安全处于美苏南北夹击的困境,果断作出了“联美抗苏”的外交战略。随着这一战略的实施和毛泽东“三个世界”划分理论的提出,中美关系缓和,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得以恢复,与第三世界和发达国家普遍建交,提升了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开始在国际社会显现 […]
病态美-“80后”女性画家的绘画语境 06月04日
【摘要】本文通过对“80后”女性画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成长环境进行分析,进一步诠释了她们的绘画作品。由于她们出生在社会制度转型和经济改革的年代,在她们身上具有鲜明的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时代烙印,她们年轻、不羁、张扬个性、作品更加抒发自我感受。“80后”女性画家大多是独生子女,她们拥有幸福的童年时光,随着社会的急速发展,她们还没来得及思考就被无情的推到了竞争中,面对升学、就业等各种压力。在她们的作品中,人 […]
异文化的反思:《同胞》中的中国人形象研究 05月17日
【摘要】形象学研究的重心是文学作品中的异国形象问题,在文学的深层区域即各种象征网络中,文化想象物通过这些象征彼此区分、汇合。比较文学形象学主要探究跨文化语境下文学形象之间的相互影响。文学形象清楚地显示出意识形态的机制以及对社会集体想象物的描述。霍米巴巴的文化混杂理论所构建的身份认同设想出一个独特过渡性的第三空间,摒弃以往对异文化的两分方法论,而是关注文化接触、融合和断裂的复杂机制,促使双方达到真诚 […]
中小学课外辅导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其反思 04月10日
【摘要】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其内在规律性,中小学课外辅导市场也不例外。我国中小学课外辅导市场是改革开放之后的产物,在近几年呈现“提速”的发展态势,逐渐汇聚形成庞大的产业规模。中小学课外辅导市场的发展同时暴露出很多问题,政府监管不到位、行业恶性竞争、风险投资涌入、辅导质量难以量化等,特别是我国学术界对这个“新事物”认识的还不充分,没有权威的理论论述。可见,无论从理论的角度而言,还是从实践的角度而 […]
职前教师反思能力培养研究 10月03日
【摘要】自20世纪80年代反思型教师教育运动发轫于北美大陆以来,培养教师的反思能力就被视为教师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然而,有研究结果显示,教师在职前培养阶段所形成的反思能力很难成为其职业发展的持久动力。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职前培养阶段所培养的反思能力不够强大,不足以支撑其以后的可持续发展?或者说,职前培养阶段不适合培养教师的反思能力?对此,研究者有两个基本判断:一是许多教师职前培养计划更多关注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义务教育课程实施研究的嬗变与反思 09月15日
【摘要】课程实施是把课程方案付诸实践的过程,是课程改革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20世纪60-70年代以来,课程实施受到西方学者的极大关注,成为课程研究的焦点问题。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学术界对义务教育课程实施的相关问题做了多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但是,学术界对这几十年来我国义务教育课程实施研究的发展变化情况及其他相关问题缺乏系统的研究。因此,本文在广泛搜集整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内容分析 […]
二战后美国联邦政府对研究型大学科研资助政策研究 08月26日
【摘要】二战作为美国联邦政府对大学科研资助的分水岭,对于美国研究大学科研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历史节点。自1897年美国第一所现代研究型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建立后至1940年,美国大约只有十几所大学才被称之为研究型大学,同时这些学校几乎没有获得任何美国联邦政府的经济资助。而直到二战后,伴随着研究型大学在“曼哈顿工程”中的卓越表现才拉开了联邦政府大规模资助研究型大学科学研究的序幕。为此,本文试图从历史的 […]
论韩少功对小说可能性的探索 05月30日
【摘要】韩少功的文学创作活动贯穿了中国当代文学三十多年的历史,他在小说创作的思想内涵与形式技巧方面的卓然成就奠定了其在中国当代文坛的重要地位。韩少功不仅是一位思想超拔的文学家,也是一位锐意创新的文体家,他对小说多种可能性的探索为当代文学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通过对韩少功小说文本以及相关研究文献的细读,笔者认为饱满高昂的反思和探索精神是作家得以奔赴一系列非凡高度的根本原因,也是其作品中鲜明的个性色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