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汉语名名复合词隐喻模式研究 10月30日

【摘要】汉语名名复合词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形式,在复合词中占得比例最大,对它的研究也越来越引起学者们的关注。名名复合词是指有两个或多个名词组成的名词。本论文主要探究由身体内脏器官名词和任意一名词组成的复合名词,其基本的构型是N-N→N,一种是心+N,另一种是N+心。基于心在汉语复合过程中的重要性,本论文以“心”为例,运用国家语委现代汉语语料库,搜集与心相关的名名复合词,借助于Pragglejaz团队 […]

【论文下载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读秀/超星/国研/龙源/博看等资源库】

汉语形名复合词认知语义研究 10月30日

【摘要】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是含有颜色词的形名复合词。对于形名复合词的语义分析,以往的学者借助语义的合成,句法转换以及向心离心结构来解释词义。但是这些方法都无法系统的解释隐喻意的出现。在名–名复合词的研究中,以Benczes为代表的学者们用概念隐喻,转喻,概念整合作为分析的理论依据,较为完整的对该类复合词的语义产生进行了分析。路云(2011)首次把颜色词限定在复合词内,但是没能分析出语义的产生,只是简 […]

原型范畴理论视角下大学英语多义词教学实证研究 03月22日

【摘要】词汇是语言基本的组成单位,而多义词又是一种普遍的词汇现象,在词汇教学中理应引起关注。多义词,又称一词多义,是指一个词有两个或以上的义项,各个义项之间互有联系,英语中存在大量的多义词,如何有效地进行多义词教学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传统的语言教学过分强调语言的结构,忽视了多义词各个义项之间的联系,将多义词各意思割裂记忆,降低了多义词学习的效率。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原型范畴理论已成为认知语言学 […]

基于语料库的《说文解字》字汇隐喻研究 09月07日

【摘要】汉字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意符系统之一,汉字系统的形成和发展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思维模式和文化心理。汉字的认知研究正逐渐引起语言学界的关注。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和转喻的理论框架,基于《说文解字》的语料,对汉字构形表意中的隐喻进行了分析总结,并与英语词汇的相关隐喻主题进行对比,探究概念隐喻的普遍性和文化差异性,揭示文化对概念隐喻的形成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对汉字形义联系中隐喻模式的 […]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研究《宋词三百首》中的转喻 10月03日

【摘要】宋词不仅是中国优秀文化遗产的精华,也是世界文坛的瑰宝。诗人通过宋词为人们呈现了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卷,使得后人可以感受到我国古代语言的独特魅力。当前,对宋词的研究多是从文学角度探索,主要涉及内容、意境、艺术风格、思想等,但很少从认知转喻角度对宋词进行研究。所以,本文尝试运用认知转喻的理论来研究《宋词三百首》中的转喻现象,从而获得对宋词的新理解,并发掘将认知转喻运用于中国传统诗词的前景。认知语 […]

越汉植物词隐喻对比较研究 08月22日

【摘要】隐喻是通过一种事物来理解、体验另一种事物的认知思维方式。隐喻植根于民族文化并明显地体现在思维和语言层面。本研究的内容主要涉及与植物范畴相关的植物词隐喻,包括书面隐喻和日常交际的口头隐喻。植物隐喻的形成基于人们对植物的生长习性和植物器官在植物机体中的特征、功能、形状、位置等属性的熟悉和体验。其形成过程就是双向性的,即将植物的各方面特征投射到人或事物的目标概念域上,或从其他概念反过来投射到植物 […]

俄语一词多义的认知研究 07月01日

【摘要】俄语语言中具有一个普遍的现象:一个词汇可以具有几种不同的意义,即一词多义。我们将这种性质称为多义性或多义现象。古今中外,许多语言学家致力于多义性的研究。伴随词汇的认知科学和认知语言学的诞生,许多语言学现象在认知的维度下获得了全新的阐释,俄语一词多义现象的研究也不例外。近年来,一些硕士学位论文中出现了从认知角度分析词汇多义现象,其中以对颜色词、动词的认知分析为主。诚然,多义现象不仅仅出现在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