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t-7家族在ox-LDL所致人血管内皮损伤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07月17日
【摘要】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期后女性常见的血管病变,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学基础。深入研究AS的发病机制及调控机制,为治疗AS寻找新的靶点及治疗方法,已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目标之一。在AS的发病过程中,多种细胞和因子参与了其形成,包括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白细胞等。目前至少有3种关于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的学说,即脂质浸润学说、内皮损伤反应学说、 […]
动脉粥样硬化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的干预靶点研究 07月10日
【摘要】1研究背景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不仅可以累及体循环的大中动脉也可累及前小动脉和小动脉导致微血管病变,这些血管病变可引起多个器官的形态和功能异常,其中,心、脑、肾是主要的AS靶器官,可导致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肌病,脑卒中和慢性肾病,最终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和死亡。因此,深入研究AS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的发生机制和干预靶点,对于AS的防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九十年 […]
新型两亲性低分子量硫酸软骨素的制备及其抑制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研究 07月07日
【摘要】研究目的硫酸软骨素(chondroitinsulfate,CS)是一类硫酸化的糖胺聚糖,存在于细胞表面和哺乳动物的细胞外基质中,主要分布于软骨、骨、肌腱、神经组织和血管壁中。CS的基本结构是由D-葡糖醛酸和N-乙酰-D-氨基半乳糖以1,3糖苷键连接形成的二糖,二糖之间以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CS具有抗炎、免疫调节、心脑血管保护、神经保护、抗氧化、细胞黏附调节等多种药理生理学活性与功能, […]
ABCG1基因表达对巨噬细胞功能影响及在动脉粥样硬化中作用的研究 07月05日
【摘要】ATP结合盒转运体G1(ATP-bindingcassettetransporterG1,ABCG1)在维持细胞内胆固醇和脂质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ABCG1介导的胞内胆固醇外流在胆固醇逆转运中发挥重要作用,但ABCG1基因敲除动物模型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巨噬细胞ABCG1的表达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中的作用仍存在很大争议。我们实验室对ABCG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冠心病发病的相关性研究显示 […]
MCPIP1对SMC表型的调节及其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07月01日
【摘要】第一章:MCPIP1在动脉粥样硬化小鼠主动脉的表达及细胞定位目的: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诱导蛋白是新近发现的一类CCCH型锌指家族分子。大量研究表明其在炎症反应、免疫稳态、细胞分化、自噬和凋亡等诸多方面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但目前对MCPIP1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尚不十分了解。因此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观察MCPIP1在动脉粥样硬化小鼠主动脉的表达水平及细胞定 […]
- 分类:期刊论文
- 标签: 中国知网免费入口, 动脉粥样硬化,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诱导蛋白,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 小学生科学小论文, 本科毕业论文致谢范文, 血管平滑肌细胞, 表型调节
- 喜欢:2524
- 阅读全文
ghrelin对动脉硬化内皮细胞作用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06月28日
【摘要】背景和目的:以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elerosis,动脉粥样硬化)为主要病理改变的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虽然众多科学家倾注了大量的心血进行研究,但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对其发病机制仍然存在许多未解难题。Ghrelin是一种由28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最早在胃的组织中被发现,后续研究认为它是生长激素的内源性配体,能够刺激生长激素分泌和增加摄食并减少脂肪利用,最 […]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及其受体DR5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影响 06月28日
【摘要】背景TRAIL(TNF-relatedapoptosis-inducingligand,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是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的成员之一,由Wiley等于1995年首次从表达序列标签(Expressedsequencetag,EST)数据库中分离和鉴定出来。TRAIL与Fas配体(FasL,Apo1L或CD95)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别具有28%和23%的同源性。 […]
补体调节分子CD59和Crry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和机制 06月24日
【摘要】目的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血管慢性炎症性病变。随着对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均参与了该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近年来的结果显示,补体系统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补体系统是机体固有免疫反应中重要的一部分,有三条不同的活化通路(经典通路、MBL通路和替代通路),分别通过不同的机制活化C3和C5转化酶,最终形成攻膜复合体( […]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CL17表达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06月11日
【摘要】目的:新近研究表明,树突状细胞表达的CCL17可以通过对调节性T细胞的稳态产生负向调节作用来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包括:(1)评价血清CCL17水平与冠心病的相关性,(2)评价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表达CCL17水平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并评估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和阿托伐他汀对于PBMCCCL17表达的影响,(3)评价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 […]
以CLA-1为靶标的微生物来源抗动脉粥样硬化活性化合物的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及分子机制研究 06月10日
【摘要】心血管疾病在发达国家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而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多种严重心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20%-40%的心血管事件。要进一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危害,在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同时必须从预防和逆转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新的治疗靶点出发来寻找具有新型作用机制的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