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柿竹园柴山3000t/d井下带式输送系统设计研究 09月08日

【摘要】柿竹园柴山钼铋钨多金属矿,井下矿石生产能力3000t/d,提升高度179m。设计合理、安全可靠的开拓运输系统,是本矿山安全高效生产,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不同矿山矿体赋存状态及现场条件不同,所适用的开拓运输方式也不一样。目前,井下矿石运输方式有:罐笼提升运输,箕斗提升运输,斜井串车提升运输,无轨运输,胶带运输等运输方式。随着带式输送机向长距离、大运量和高带速的发展,带式输送机零部件质 […]

【论文下载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读秀/超星/国研/龙源/博看等资源库】

鄂尔多斯地块及其周缘地区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研究 09月08日

【摘要】鄂尔多斯地块及其周缘地区是我国大陆主要的地震活动带,地震频繁,大地震灾害严重,该地区位于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碰撞挤压而强烈隆升的青藏高原与受西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而发生岩石圈剧烈破坏的华北地块之间,其活动构造既有青藏高原外缘挤压碰撞特点,也存在华北地块伸展构造特征。本文利用鄂尔多斯地块及其周缘地区的338套地震台记录的107768个远震P波走时资料,采用多级快速行进算法及子空间反演算法的层析成 […]

“三下”矿体开采全尾砂胶结充填体强度研究 09月08日

【摘要】“三下”矿体安全开采一直是采矿界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充填采矿法因其独特的优势,在“三下”开采矿山得到重视并不断发展起来,但是对充填体强度方面的研究一般只停留在充填材料试验方面,而充填体强度与采场稳定性、地表沉降等相关研究较少。本论文以河南杨家湾铁锌矿二期采矿工程作为研究背景,该矿山属于典型的“三下”矿山,矿体位于公路与河床下,矿体及围岩稳固性较差,截至2012年底开采造成地表3处塌陷,地表 […]

长距离供电大电流监控系统设计 09月08日

【摘要】由于大型建筑、轨道交通系统和煤矿井下综采面的规模不断增大,作为电网中最底层和最庞大的低压供电系统,不断的扩大其供电距离。在长距离供电系统中,由于供电线路很长,阻抗较大,从而供电线路末端短路电流很小。电网主要负载电动机启动产生数倍于额定电流的大电流冲击,其值甚至大于供电线路末端短路电流,电流幅值保护法难以区分。传统的保护在合闸起动时通过提高保护整定值或者增加保护动作延时来防止保护误动,但这两 […]

一种用于难凝尾砂的水淬渣基胶结材料研究 09月07日

【摘要】安徽某矿山由于尾砂性质特殊,普通水泥与尾砂胶结效果不佳,不能满足矿山生产需要,急需开发一种对该尾砂胶结效果优良且成本低廉的胶结剂。本文首先通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实验,研究了该矿尾砂的基本特性,取得一些必要的基础参数。该矿尾砂较细,平均粒径为83.25微米,且矿石中含有难凝结的滑石等组分,导致普通水泥对其胶结效果不佳。本着便于生产,就地取材原则,通过实地考察,选取该矿附近某矿渣微粉厂生产的矿渣微 […]

强岩溶大水矿山帷幕模拟与参数优化 09月07日

【摘要】矿区地面注浆帷幕截流技术,经过40多年的实践、发展,已步入实用阶段。然而在帷幕设计和参数选取中仍主要采用水利水电的规范或是以往工程的经验,帷幕参数的理论研究比较少,特别是帷幕体的厚度和帷幕体渗透性方面。本文以地下水三维平台Modflow为工具,结合具体矿山,建立地下水三维模型,并以该模型为平台,开展了矿区地面帷幕的模拟与参数优化工作。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地下水动力学,岩溶介质概化与流 […]

絮凝剂在充填系统立式砂仓中的应用研究 09月07日

【摘要】安徽开发矿业公司目前的两个充填站(2号、3号充填站),采用立式砂仓进行沉降、造浆、放砂来完成井下的充填作业。在砂仓沉砂过程中溢流浓度过高,带走大量的细颗粒级尾砂,造成了充填效率及尾砂利用率低等负面效应。为了解决尾砂沉降速度慢,溢流浓度高的问题,本文运用絮凝剂沉降理论,通过大量的试验和理论计算,提出在立式砂仓中添加絮凝剂溶液来加速尾砂沉降,并对絮凝剂的添加类型、絮凝剂溶液浓度、絮凝剂添加量、 […]

金属矿山急倾斜薄矿体开采岩层移动及地表影响研究 09月07日

【摘要】金属矿山的地下开采对地表及地表建筑物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考虑因素较多,对于开采急倾斜薄矿体的金属矿山,开采过程中岩层及地表移动变形的分析过程较为复杂。本文以金属矿山急倾斜薄矿体地下开采为研究背景,针对此类矿山的岩层及地表移动变形特征,以及江东金矿1#、3#矿体开采的实际工程特点,通过使用有限差分法软件FLAC3D进行矿山开采计算模型对比分析、研究区域内矿山的数值模拟计算结果结合工程现场调 […]

非接触式岩移智能监测系统的开发研究 09月07日

【摘要】我国矿山数量与开采量均居世界前列,受开采技术条件所限,采用空场法开采的矿山,不可避免地形成了大量采空区。虽然部分空区得到了充填等手段治理,但随着采出矿量的显著增加,危险采空区体积仍较大,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故对采空区围岩及上覆岩层移动规律的监测十分必要。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岩移监测大多为静态的,仍为人工测量。一方面间断数据无法实时反映岩体移动的规律和发展趋势,同时也无法监测采空区围岩的突变 […]

自然崩落法矿岩可崩性系统化评价及崩落规律研究 09月07日

【摘要】自然崩落法在开采相对比较破碎的低品位矿体时具有独特的优势,与其他类型采矿方法相比,其具有高强度低成本的特点,因而多年来国内外不少矿山都进行过此种采矿方法的试验和实践,积累了不少经验并形成了相应的理论体系。自然崩落法的研究和实际应用中所涉及的因素和方面众多,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也很多,本文以“黄山铜镍矿30#厚大矿体(530m以上)自然崩落法开采技术研究”为背景,针对矿山具体特点,在大量的前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