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B基因、Kras基因和P53基因的异常与iMEF细胞成骨分化障碍及骨肉瘤发生的关系 08月14日
【摘要】研究背景和目的骨肉瘤是一种起源于骨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占原发恶性骨肿瘤的20%,约70%-80%的患者发病年龄在10-25岁,年发病率约为(1-3)/100万人。典型的骨肉瘤好发于长管状骨干骺端,通常预后不佳。患者起病时无典型临床症状,仅为局部疼痛和肿胀,有时伴关节功能障碍,极少数以病理性骨折就诊,容易与外伤或生长痛混淆,恶性程度高,早期有可能发生肺转移,约有10-20%的病人在诊断时发现 […]
C/EBPα调控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和分化在寻常型银屑病皮损形成中的作用 08月13日
【摘要】银屑病(Psoriasis)又称“牛皮癣”,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有遗传背景的与免疫反应异常有关的红斑鳞屑性皮肤病,国内发病率约0.123%-0.470%。银屑病最早于公元前三百多年由苏格拉底首先报道,是人类认识的最古老的疾病之一,其易复发、难治愈,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影响程度与心肌梗死、高血压及2型糖尿病相当,甚至约15.9%的银屑病患者曾有过轻生的想法。然而,银屑病确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 […]
氧糖剥夺/再灌注星形胶质细胞HMGB1对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08月12日
【摘要】脑血管病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致死率、致残率高,对人类健康产生严重危害。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又占绝大多数,而脑缺血/再灌注造成的神经元损伤又是导致神经功能缺损的主要原因,因此促进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神经再生对其治疗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大量的研究发现,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损伤的局部会出现神经干细胞的自发增殖,但导致其自发增殖的原因尚未明确。研究表明脑缺血损伤的局部常常伴随星形胶质细胞的反应性增 […]
miR-7-5p靶向REGγ抑制人乳腺癌细胞增殖及促进细胞凋亡研究 08月11日
【摘要】第一章REGγ在人乳腺癌细胞株和组织中的表达目的:探讨蛋白酶体激活因子3(Proteasomeactivatorsubunit3,REGγ/PSME3/PA28γ/Ki抗原)在人乳腺癌细胞系和人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和immunoblot检测REGγ在人乳腺癌细胞系中表达情况;采用immunoblot检测REGγ在人乳腺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采用O […]
c-Abl在上皮性卵巢肿瘤中的表达及其恶性行为作用机制的初步探讨 08月11日
【摘要】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三大恶性肿瘤包括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恶性肿瘤,发病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卵巢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位居前两位之后,但其死亡率却高居第一。由病理学检查确诊,卵巢恶性肿瘤中约有85%~90%为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上皮性卵巢癌(Epithelialovariancancer,EOC)死亡率高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卵巢隐匿于盆腔深部,检查时不易及时发现病变卵巢;2)绝大多数EOC […]
整合素αvβ6在结肠癌与甲状腺癌中的作用研究 08月11日
【摘要】第一部分整合素αvβ6在结肠癌细胞化疗耐药中的作用研究研究背景结直肠癌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居第三位,致死率居第四位的恶性消化道肿瘤。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和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步上升。目前,手术切除仍然是治疗结直肠癌的主要方式。然而,在可切除的结直肠癌患者中,大约50%患者将会复发,其中绝大部分患者失去再治愈的机会。目前研究认为,Ⅲ期结直肠癌病人术后需全身辅助化 […]
TRPV4在TGF-β1诱导HSC增殖中的作用及miR-203的调控研究 08月04日
【摘要】肝纤维化(hepaticfibrosis,HF)是肝脏对各种病因所致的慢性损伤产生的修复反应,以胶原为主的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ECM)在肝内大量沉积为其主要特征。肝纤维化持续发展最终可形成肝硬化甚至转化成原发性肝细胞癌,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世界性问题。然而对于肝纤维化迄今仍没有发现满意的治疗药物和方法,阐明肝纤维化形成中相关的分子机制,对减少肝硬化及原发性肝 […]
酸敏感离子通道1a在肝纤维化星状细胞中的表达、作用及机制研究 08月04日
【摘要】酸敏感离子通道(acid-sensingionchannels,ASICs)是一类由胞外酸激活的阳离子通道,开放的通道对Na+、Ca2+有通透性,进而引起细胞一系列生理病理变化。目前为止,已发现4个基因编码的7个ASICs亚基(ASIC1a、ASIC1b、ASIC1b2、ASIC2a、ASIC2b、ASIC3、ASIC4),均属于DEG/ENaC家族成员。近年来ASICs研究备受关注,其不 […]
癌基因DEK对结直肠癌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08月01日
【摘要】研究背景:结直肠癌是消化道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根治术后5年生存率约65%。已知增殖和转移是其主要的致死原因,因此,明确结直肠癌发生的分子机制、寻找能够有效评估患者预后的分子标志物是延长结直肠癌患者生存期的关键。癌基因DEK是一个新发现的DNA拓扑结构调节因子,位于染色体6p22.3,为高度保守的可磷酸化的核蛋白,由位于核常染色质的375个氨基酸组成,优先表达于增殖活跃的恶性细胞,在每个核内 […]
黄药子抑制胃癌生长转移的实验研究 07月30日
【摘要】胃癌是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2008年全球新发胃癌患者近99万例,占全部新发癌症病例8%,死亡近74万,占全部死亡病例10%。目前,在世界范围内GC占肿瘤死亡率的第2位,仅次于肺癌。流行病学调查统计,我国胃癌的发病率2000年居第三位,2004~2007年上升至第二位。2010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报告,我国胃癌年死亡率为23.10/10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多。胃癌已成为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