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X2在膀胱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初步分子机制研究 11月08日
【摘要】在世界范围内,膀胱癌在美国是第七位最常发生的肿瘤,每年大约有13,000人因此死亡,在中国居泌尿生殖系统肿瘤发生率的第一位。膀胱尿路上皮癌作为最常见的膀胱癌亚型占所有膀胱癌的90%以上。尽管膀胱尿路上皮癌发生发展期间其诊断策略和生物分子标记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多于30%的膀胱尿路上皮癌病人复发,并最终进展为浸润型。因而,寻找和鉴定新的诊断或治疗膀胱癌病人的分子标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肾素(前体)受体在H9c2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11月08日
【摘要】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已余百年,虽已取得迅猛卓著进展,但其治疗仍是心血管医生面临的严峻挑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急性心梗再灌注治疗的主要措施,且安全有效。但冠脉再通后常会出现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amicReperfusionInjury,IRI),临床表现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再通,梗死心肌再灌注后段时间,有的患者却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心源性猝死等系列病情反而恶化的表 […]
白藜芦醇短时定期治疗对膀胱癌的抑制作用及其主要分子靶点 11月07日
【摘要】背景与目的膀胱癌是最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3~4倍,好发年龄为50~70岁,发病高峰为65岁。随着年龄的增长,膀胱癌的发病率逐渐升高。世界范围内,2008年新诊断的膀胱癌患者约为386000例。每年因膀胱癌死亡的人数达130000之多。据信,膀胱癌患者每年的治疗费用居所有肿瘤之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膀胱癌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公众健康问题。膀胱癌是指发生在膀胱 […]
岩藻糖化寡糖Lewis Y抗原及其合成酶FUT4的表达与胃癌幽门螺杆菌相关性的研究 11月07日
【摘要】I.背景胃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癌症相关的疾病中,胃癌是导致男性死亡的第三大死因;也是女性死亡的第五大原因。胃癌在发展中国家中高发,占世界发病率的三分之二,这些国家包括日本,中国,南美,东欧,以及中东地区等。在中国,胃癌的发病率较高,占全世界的所有胃癌病例的42%。幽门螺杆菌(且pylori)是导致慢性胃炎、胃溃疡和胃癌的主要因素之一。H.pylori属于革兰氏阴性需氧菌,属于 […]
人参皂甙Rg3治疗食管癌分子机制的实验性研究 11月04日
【摘要】人参皂甙Rg3是从人参中提取的中药单体,研究表明人参皂甙Rg3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浸润和转移等作用,Rg3抗肿瘤机理的研究是目前中草药抗肿瘤研究的热点之一。本研究主要包括:(1)利用MTT法、流式细胞术测定人参皂甙Rg3对人食道癌EC9706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采用免疫组化、RT-PCR和Westen-blot等方法分析人参皂甙Rg3对细胞周期蛋白p21、p27、c-Myc、PCNA和 […]
杜鹃素对氧化应激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 11月03日
【摘要】目的:杜鹃素是存在于植物中的一种主要二氢黄酮化合物,是中药“满山红”(兴安杜鹃RhododendrondauricumL.)的主要止咳祛痰活性物质,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杜鹃素还具有抗菌、抗炎、免疫抑制及血管平滑肌增值抑制作用。杜鹃素与存在于柑橘类水果中的橙皮素、柚皮素同属二氢黄酮化合物,且具有相似的化学结构特征,但是后者在抗氧化及细胞损伤保护方面研究较多,而杜鹃素抗氧化和细胞保护作用研究目前 […]
抗肿瘤活性化合物呋喃二烯的骨髄抑制毒性及其初步机制研究 11月03日
【摘要】目的制备W/O/W型呋喃二烯复乳,解决呋喃二烯水溶性低、动物难以给药的问题,并评价其对S-180荷瘤小鼠的抗肿瘤活性和初步毒性作用;对呋喃二烯在小鼠体内的毒性靶器官进行确证并进行初步机制研究;研究呋喃二烯诱导SP2\0细胞凋亡的机制和信号传导通路;评价呋喃二烯复乳在大鼠体内的动力学特征、组织分布以及毒性靶器官中的蓄积;最终探讨呋喃二烯在动物体内的毒性作用、毒性靶器官、毒性靶器官中的药物蓄积 […]
新疆双峰驼乳抑癌活性蛋白组分的筛选及其作用机制 10月27日
【摘要】新疆是中国双峰驼主要的分布区,占全国52%。驼乳具有抗疲劳、缓解肾衰竭的作用,并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和免疫增强作用,在新疆的少数民族传统医学中,很早就有以骆驼乳作为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辅助治疗手段的记载,但其抗肿瘤活性成分与作用机理尚不明确。本研究以新疆双峰驼乳为研究对象,采用硫酸铵分级沉淀对驼乳清进行初步分离,MTT法筛选新疆双峰驼乳抑癌组分和敏感肿瘤细胞株;利用倒置光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 […]
猪BCL-G促凋亡作用及其与JAB1或MELK的相互作用 10月25日
【摘要】细胞凋亡是细胞发生程序性死亡的过程,在正常生理和病理条件下都非常重要。细胞凋亡最重要的信号通路有两条,即外源性和内源性细胞凋亡途径。BCL-2基因家族是一类调节内源性细胞凋亡途径的关键基因。BCL-G基因是BCL-2基因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参与人类系统性红斑狼疮、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等疾病的发生过程,近年来在人类和小鼠等物种被广泛研究。然而,猪BCL-G(pBCL-G)基因的功能迄今没有研究报 […]
苦马豆素诱导山羊胎盘滋养层细胞凋亡的信号转导通路研究 10月25日
【摘要】疯草(locoweed)是豆科黄芪属(Astragalus)和棘豆属(Oxytropis)有毒植物的总称,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动物采食后会导致严重的疯草病(locoism),极大地危害了草原畜牧业的发展。研究发现,疯草中的主要有毒成分是苦马豆素(1,2,8-trihyroxyindolizidine,swainsonine,SW)。妊娠山羊采食含有SW的植物后,引起胎盘发育迟缓、充血,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