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语为英语的留学生可能补语偏误分析 07月13日
【摘要】可能补语是汉语所特有的句法成分,是汉语日常交际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类语法。可能补语虽然结构容易掌握,但其语义复杂,语用限制条件较多。因此一直是二语教学研究中相对薄弱的一个环节。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本文以母语为英语的留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收集语料,针对母语为英语的留学生可能补语学习时出现的一些问题,从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入手,利用偏误分析法进行分析和讨论,归纳留学生可能补语使用的偏 […]
蒙古国学生否定副词“不”和“没”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 07月09日
【摘要】由于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蒙语属于阿尔泰语系,两者隶属于不同语系,因此蒙古国学习者在习得汉语语法过程中,出现较多语法偏误。笔者从蒙古国学生常用的教材(《汉语教程》《新实用汉语课本》)中,选取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十个常用语法项目,调查蒙古国民族大学一年级学生习得情况。经分析,否定副词“不”和“没”是蒙古国民族大学一年级学生使用偏误率最高的语法项目。为进一步探究原因,笔者运用调查问卷方法,对蒙古国 […]
浅析中韩文化差异对韩国人理解汉语惯用语的影响 06月17日
【摘要】中国与韩国作为友好的邻国,在文化礼仪,宗教信仰,思维认知等观念都具有很多的共同点,因此汉语和韩语中也有很多相似或相近的语言表达方式。汉语的惯用语大部分来自于民间,随着社会的进步新的汉语惯用语也在不断地产生,惯用语蕴涵了丰富的中国的文化与风俗习惯,非常富有民族特点,这就是惯用语的魅力所在;中韩两国的文化背景虽具有很多共同点,但相异之处还是数不胜数的,对相同概念,虽然其意义一样,却需要采用不同 […]
“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留学生使用“常常”、“往往”的偏误分析 06月11日
【摘要】现代汉语中,时间副词意义空灵、句法复杂。学习时,一般会涉及时间副词的语义、句法、语用以及认知结构等方面的内容。由于外国学习者缺乏对汉语基础知识的了解,并且对汉语时间系统认识不足,所以其学习时间副词的难度可想而知。“常常”和“往往”是一对近义副词,两者都表示行为、动作或情况经常发生。有时两者可以互相替换而原句义不变,有时即使两者可以替换,但替换后的句义与原句义相比变化较大。还有些情况是两者根 […]
蒙古国中学汉语初级学习者声韵调教学研究 05月29日
【摘要】本文以汉蒙的语音对比为前提,首先对比汉蒙两种语言相似和相异的音素,并设计语音测试用卷,通过语音测试软件对蒙古国索克赛克中学30名中学生发音情况进行分析。然后计算总结出蒙古国中学生汉语声、韵、调的偏误率和偏误成因。同时运用二语习得的相关理论,根据蒙古国中学汉语语音教学现状,找到蒙古国中学初级汉语语音教学的一般规律,最后为蒙古国中学语音教学提出合理的教学建议。汉语和蒙古语分属于不同的语系,二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