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线粒体融合蛋白2在胃癌中的抗肿瘤效应 01月14日

【摘要】研究背景胃癌是世界上癌症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西太平洋地区的胃癌发病率是最高的,据最近的调查结果显示47%全球新发病例在中国,而且90%都属于进展期胃癌。目前单一的手术治疗难以保证很好的预后,化疗有一定的疗效,但是寻找新的治疗途径依然十分重要。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是一种潜在的靶向分子,近年来不少研究者都证明了其在多种恶性肿瘤细胞中的抑癌效应,但是目前还没有在胃癌领域进行研究。研究目 […]

【论文下载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读秀/超星/国研/龙源/博看等资源库】

肥大细胞来源的白介素-17在胃癌病人中的预后意义及其机制探索 01月09日

【摘要】目的白细胞介素-17(IL-17)作为一种强大的促炎症因子,在肿瘤组织中普遍存在,有效抑制了机体的抗肿瘤免疫作用。本实验旨在探究IL-17在胃癌组织中的来源、分布、功能及其预后意义,并阐述其潜在机制。方法本研究纳入了2009年2月至2010年3月在我院确诊的112例胃癌病人,运用免疫荧光双染的方法来观察T细胞亚型、B细胞、巨噬细胞、肥大细胞与IL-17共表达的情况,以鉴定IL-17的细胞来 […]

胃癌相关成纤维细胞影响胃癌细胞对顺铂敏感性的初步研究 01月08日

【摘要】胃癌是我国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男女人口死亡率远高于欧美发达国家。化疗是治疗局部晚期和转移性胃癌的主要方法。然而迄今为止,以5-FU、顺铂和紫杉醇为基础的各种联合化疗方案的总体有效率只有20-40%,大部分病人迟早会经历化疗失败。原发或继发性耐药是导致胃癌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从以往的研究中我们发现,体外实验大部分化疗药物可以轻易地诱导胃癌细胞系的凋亡,然而一旦移至体内,药物疗效即“ […]

去乙酰毛花苷对胃癌细胞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研究 01月06日

【摘要】目的:研究去乙酰毛花苷(Deslanoside)对胃癌细胞增殖的抑制效果及其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的效应,初步探索其抗肿瘤作用的机制,为其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方法:应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去乙酰毛花苷作用于胃癌细胞前后形态学的变化;通过MTS法测定去乙酰毛花苷对胃癌细胞SGC7901和MKN28的生长抑制作用;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变化和凋亡情况;利用WesternBlot检测 […]

胃癌中Akt2及HER2蛋白阳性表达的意义及临床病理特征研究 01月05日

【摘要】目的胃癌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对于晚期胃癌患者,往往采取胃癌根治术治疗。由于胃及周围淋巴血管的解剖关系较为复杂,在手术治疗时容易挤压到肿瘤及周围组织,治疗难度大,其5年生存率仅为10%。胃癌的的产生、发展、浸润及转移与癌细胞相关基因的异常表达及扩增有密切联系,而分子靶向治疗因其可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进而控制胃癌发展而受到临床广泛关注。然而临床目前仍未发现诊断胃癌恶性程度及评价 […]

九谷酵汁诱导人胃癌细胞凋亡及作用机制研究 12月17日

【摘要】胃癌(Gastriccarcinoma,GC)作为一种恶性肿瘤,其细胞生长和组织结构、细胞分化形态、组织发生和分子发生机制是高度异化的。目前,由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Organization,WHO)认可的胃癌分类为五种:乳头状腺癌,管状及粘液腺癌,低粘附性胃癌(带或不带印戒细胞)和其他混合型胃癌。这些分型源于不同的临床表现和分子机制,同时也应用于不同的流行病学环境。研究发现 […]

ω-3脂肪酸对存在营养风险胃癌病人术后炎症反应的影响 12月05日

【摘要】目的:探讨ω-3脂肪酸对存在营养风险胃癌患者术后炎症因子、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的调节作用,以及对患者营养状态及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06至2014-01期间入院的、NRS-2002≥3的胃癌病人,共4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6)和实验组(n=21)。从术前3天至术后5天,除常规营养支持治疗外,实验组病人在静脉营养制剂中加入ω-3PUFAs0.2g/kg/d。入院时及术后 […]

胃癌组织中Snail和MGAT5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02月08日

【摘要】第一部分:胃癌组织中Snail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Snail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Westernblot、RT-PCR、Real-timePCR和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分化程度的胃癌细胞中Snail和干细胞标记物的表达。选取胃腺癌病例103例,收集胃癌组织以及与之配对的正常胃粘膜组织石蜡标本,制作组织芯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 […]

miR-146a在胃癌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 01月26日

【摘要】目的:研究microRNA-146a(miR-146a)在胃癌中的作用,并探讨与其作用相关的靶基因。方法:qRT-PCR检测60例胃癌组织和对应癌旁组织miR-146a的表达,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同时,qRT-PCR检测人胃癌细胞株MKN-45、SGC-7901、MGC-803和HGC-27miR-146a的表达情况。运用慢病毒颗粒过表达MKN-45和SGC-7901细胞 […]

CK染色检测胃癌淋巴结微转移和孤立转移肿瘤细胞灶的优势和意义 01月20日

【摘要】目的:通过HE染色、抗广谱角蛋白(CK)、上皮膜抗原(EMA)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检测胃癌淋巴结转移,比较辅以CK、EMA检测后对胃癌不同分型及不同分级分期检出率的影响,研究淋巴结微转移及孤立转移肿瘤细胞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连续切片方法,分别对52例肠型胃癌患者741枚淋巴结、47例弥漫型胃癌患者657枚淋巴结进行HE、CK和EMA染色。结果:经CK染色后淋巴结阳性检出率较HE染色40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