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尼古丁降解菌Pseudomonas sp.HF-1在活性污泥中定植及其生态机理研究 06月25日

【摘要】本论文以烟草废水污染治理为目标,进行了高效尼古丁降解菌Pseudomonassp.HF-1生物强化反应器启动条件的优化,并对其运行稳定性进行了研究。此外,通过对比强化启动成功与失败的反应器,从群体生态学角度对菌株HF-1定植的机理进行了分析。本研究所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接种量对菌株HF-1在活性污泥中的定植影响最大,其中1.10mg/g(菌体干重/污泥干重)接种量最有利于菌株HF-1 […]

【论文下载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读秀/超星/国研/龙源/博看等资源库】

土地利用方式及施氮对中亚热带山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群落结构的影响 08月09日

【摘要】土壤微生物在维持地球生态系统平衡上起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人类对土地资源的不当利用,导致微生物群落发生明显变化。本研究以中亚热带细柄阿丁枫和米槠天然林、杉木人工林及桔园为研究对象,运用EL-PLFA方法探讨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及施氮措施对山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群落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土地利用方式显著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生物量及其结构组成。米槠和细柄阿丁枫天然林及杉木人工林不同土层土壤微生 […]

转Bt水稻对土壤动物群落结构与数量动态的影响研究 10月28日

【摘要】转Bt水稻的培育在为抵抗每年因水稻害虫危害造成的减产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的同时,其释放的外源Bt蛋白对土壤生态系统也存在一定风险。土壤生态系统是进行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重要场所,长期种植转Bt基因作物可能会使土壤中外源Bt毒素蛋白积累,进而会对土壤生物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近年来,随着转Bt基因作物商业化程度加快,转Bt水稻的土壤生态风险评价也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土壤跳虫,螨类,线虫为 […]

东海陆架表层沉积物微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研究 09月24日

【摘要】本研究采集了东海陆架三个站点(DH9,DH13,DH18)的12个沉积物样品,参照海底沉积物化学分析方法,获得了总碳(TotalCarbon,TC)、总氮(TotalNitrogen,TN)、总磷(TotalPhosphorus,TP)、总有机碳(TotalOrganicCarbon,TOC)、总无机碳(TotalInorganicCarbon,TIC)五个环境理化指标;通过构建克隆文库的 […]

温州瓯飞滩附近海域春季海洋生物物种多样性及群落特征研究 09月23日

【摘要】为研究瓯飞滩附近海域海洋生态状况及其年际变化情况,本文基于2011年春季与2013年春季对该海域海洋生态与游泳动物调查所获得数据资料,通过分析浮游生物、底栖生物与游泳动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以及其生物多样性等群落特征,对该海域海洋生境质量进行了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浮游生物2013年春季,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分别为63种与65种,生物多样性指数H’均值分别为2.34,2.66,整体生境 […]

石山口水库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及水环境分析 08月16日

【摘要】水体中浮游生物的种类组成和数量跟水体质量有密切的关系,在不同水体中浮游生物的群落结构不同,因此可根据水体中的浮游生物组成和数量进行水体质量的评价。石山口水库位于河南信阳罗山县境内,是用以农田灌溉、居民用水、水产养殖的国家大型水利工程。研究其水体中浮游生物组成、数量及其变化规律,可为评估水体质量、预防控制水体富营养化、实现水库渔业的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为了研究该水体内浮游生物的群落结构、物 […]

湖北星斗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群落结构与演替研究 05月14日

【摘要】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是亚热带山地森林植被的主体,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功能,星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是该类型森林植被的典型代表。本文运用植被生态学和植物资源学的基本理论、原理和方法,探讨了星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群落类型划分、群落物种组成、群落结构、生物多样性、生态位和群落演替等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等级聚类分析法和非度量多维标度排序法(NMS […]

太湖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特征和生态健康评价 10月28日

【摘要】太湖位于长江三角洲平原,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1980年以来,随着太湖流域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太湖富营养化程度日益加重,蓝藻水华爆发频繁,太湖生态健康状况不断下降。本研究根据2010年春~2012年秋,太湖32个样点的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和水环境变量的11次季节性(1月、4月、7月和10月)调查结果,分析目前太湖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组成和结构特点,季节和年际间的变化规律,并利用不同时间尺度的底 […]

池塘表层底泥反硝化菌丰度与群落结构的研究 08月30日

【摘要】池塘养殖中,氮是各种水生生物所需的基本常量元素之一,但池塘中氮素积累普遍过高,对水体及养殖对象产生了较大的危害。反硝化作用作为去氮重要途径之一,对养殖水体的氮素降解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各种生境中的微生物绝大多数不可培养,因而无法运用传统的培养方法对微生物群落结构及丰度进行深入而全面的研究。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为此类研究带来了突破口。为探究与养殖池塘水体氮素循环密切相关的反硝化菌群落结构与丰度 […]

草鱼池塘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与池塘环境关系的研究 08月29日

【摘要】本实验于2012年5月~10月对主养草鱼池塘进行了6次采样调查。实验的主要内容是研究主养草鱼池塘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密度、生物量等群落结构特征。并对浮游动物不同类群的生物量和密度与环境因子做了相关性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运用碳氮稳定性同位素分析了池塘的生态系统食物网结构以及营养级。通过浮游动物与池塘环境因子的关系能及时准确的了解养殖池塘水质情况,为合理制定养殖计划和管理提供可靠的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