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卟啉光敏剂的合成、生物活性筛选与构效关系研究 07月06日

【摘要】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Therapy,PDT)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物理化学治疗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光敏剂在特定波长光源的激发下进行能量跃迁,随后将能量转移给生物体内的氧,后者形成单线态氧、自由基或自由基离子等,它们作用于靶细胞,引起细胞死亡或凋亡。PDT以有效、可协同性、重复性和相对成本低等优点引起广泛关注。光敏剂是PDT治疗的关键,针对目前临床常用光敏剂存在的细胞摄取量 […]

【论文下载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读秀/超星/国研/龙源/博看等资源库】

中波紫外线对角质形成细胞自噬和氧化应激影响的初步研究 07月06日

【摘要】自噬是真核细胞的一种具有自我保护功能的生理现象,主要帮助细胞适应各种不良刺激,是细胞维持内环境的自稳并且实现自我更新的基本途径。紫外线辐射可以使皮肤角质形成细胞产生活性氧片段(Reactiveoxygenspecies,ROS),进一步使组织和细胞发生脂质过氧化以及DNA的损害。本课题研究了中波紫外线(Ultraviolet-B,UVB)对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Keratinocyte,KC […]

CXCL12-CXCR7轴在胰腺癌迁移侵袭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07月06日

【摘要】研究背景胰腺癌已被公认为预后极差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接近发病率。美国癌症协会对美国肿瘤发病率及死亡率的统计结果表明,胰腺癌占全部肿瘤死亡原因的第四位,其发病率有逐年升高趋势,过去10年间,胰腺癌的发病率增高了15%左右,但其5年生存率依然在5%以下。由于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难以早期诊断,往往发现时已有淋巴和血运转移,失去根治性治疗机会。其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发现时已处于进展期,很多患者在确 […]

HIV-1广谱中和抗体PGT135的结构和识别的抗原表位研究 07月06日

【摘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分为HIV-1与HIV-2。绝大多数HIV感染是由HIV-1造成的,并且90%以上的HIV-1感染者会在10-12年内发展成为艾滋病。HIV-1极易在感染过程中发生突变,逃逸人体免疫系统的监控,通过疫苗诱导HIV-1广谱中和抗体的产生是很困难的,因此设计保护性HIV-1疫苗一直是人类的梦想。尽管抗病毒药物在治疗 […]

人工关节用超低磨损聚乙烯生物相容性、摩擦学性能与磨屑表征研究 07月06日

【摘要】研究背景及目的人工关节置换术是治疗中晚期严重髋、膝骨关节病的主要手段,可以有效缓解关节疼痛、改善畸形和重建关节功能,但其使用寿命往往受到假体松动的制约。人工关节摩擦磨损产生的磨屑尤其是聚乙烯磨屑,极易引起生物学反应,继发假体周围骨溶解并最终导致假体无菌性松动,成为限制假体使用寿命的最主要因素。如何提高假体材料尤其是聚乙烯部件的耐磨损性能成为人工关节材料研究的热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ltr […]

溶瘤病毒GLV-1h151增加胰腺癌放疗敏感性的作用研究 07月06日

【摘要】研究背景胰腺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5年生存率低于5%,是恶性程度最高和预后最差的肿瘤之一。80%胰腺癌患者在诊断时已经处于晚期,肿瘤已包绕血管或者发生远处转移。同时由于其自身生物学特征,胰腺癌对放疗和化疗不敏感,有耐受性。因此研究新的治疗方案或者增加胰腺癌对放疗或者化疗的敏感性,是改善胰腺癌患者预后、延长生存时间的重要策略之一溶瘤病毒治疗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肿瘤治疗方法。目前多种溶瘤病毒 […]

烟曲霉和念珠菌属体外药敏实验相关研究 07月06日

【摘要】第一章烟曲霉生物膜体外模型构建及其药物敏感性研究第一节烟曲霉生物膜体外模型构建及结构观察目的通过构建体外烟曲霉生物膜模型来研究生物膜的形成和结构特点。方法在预先放置细胞爬片的24孔组织培养板中进行烟曲霉生物膜构建(使用烟曲霉标准菌株AF293)。在不同的培养时间(O、2、4、6、8、10、12、16、24、48、72h)取出细胞爬片,进行FUN-1荧光染色。然后通过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C […]

结核分枝杆菌广谱胁迫蛋白Rv2624c的功能研究 07月06日

【摘要】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tuberculosis,Mtb)是导致结核病的病原菌。全球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感染结核分枝杆菌,每年约有两百万人死于结核病,因此结核病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据估计,人类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只有10%的感染能够转化为活动性肺结核;在其余90%的感染中,细菌在宿主肺部存留维持代谢休眠状态而进入潜伏感染期。结核分枝杆菌的潜伏感染在结核病发病机理中 […]

生殖道支原体流行病学研究及BALB/c小鼠下生殖道感染模型建立 07月06日

【摘要】支原体是一类缺乏细胞壁、基因组较小的原核微生物。目前已被证实对人类有致病性的6种支原体中,3种为生殖道支原体:分别为生殖支原体(Mycoplasmagenitalium,Mg)、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urealyticum,Uu)和人型支原体(Mycoplasmahominis,Mh)。生殖道支原体主要吸附于泌尿生殖道上皮及精子等细胞表面,可导致非淋菌性尿道炎(Non-gonoc […]

葡聚糖包裹的纳米氟磷灰石示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07月06日

【摘要】研究目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arrowmesenchymalstemcells,BMSCs)作为临床骨组织工程最常用的种子细胞,已被广泛研究,其标记及示踪问题也颇受大家关注,常用的有机染料如CM-DIL和EGFP等存在荧光寿命短,体内不稳定及潜在的细胞致癌性等不足。水热法合成的掺杂镧系元素氟磷灰石(FHA:Tb3+/Eu3+,Tb/Eu-FHA)纳米粒子的粒度均匀,稳定性好,荧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