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玛莎·施瓦茨作品中后现代主义面孔 09月03日

【摘要】当代中国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正处在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国民生活水平、文化层次都显著提高。相比经济,景观设计行业起步较晚,刚经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景观行业发展并不健全;在社会趋同化倾向越来越明显的今天,信息交流越来越简便,世界优秀景观作品成为可以共享的资源,国内景观界开始出现一些“拿来主义者”——对国外作品完全的复制、摘抄,这些情况使得中国出现了大量千篇一律、构图呆板、缺乏创新力的 […]

【论文下载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读秀/超星/国研/龙源/博看等资源库】

越汉植物词隐喻对比较研究 08月22日

【摘要】隐喻是通过一种事物来理解、体验另一种事物的认知思维方式。隐喻植根于民族文化并明显地体现在思维和语言层面。本研究的内容主要涉及与植物范畴相关的植物词隐喻,包括书面隐喻和日常交际的口头隐喻。植物隐喻的形成基于人们对植物的生长习性和植物器官在植物机体中的特征、功能、形状、位置等属性的熟悉和体验。其形成过程就是双向性的,即将植物的各方面特征投射到人或事物的目标概念域上,或从其他概念反过来投射到植物 […]

俄语一词多义的认知研究 07月01日

【摘要】俄语语言中具有一个普遍的现象:一个词汇可以具有几种不同的意义,即一词多义。我们将这种性质称为多义性或多义现象。古今中外,许多语言学家致力于多义性的研究。伴随词汇的认知科学和认知语言学的诞生,许多语言学现象在认知的维度下获得了全新的阐释,俄语一词多义现象的研究也不例外。近年来,一些硕士学位论文中出现了从认知角度分析词汇多义现象,其中以对颜色词、动词的认知分析为主。诚然,多义现象不仅仅出现在不 […]

文本、隐喻与音乐作品诠释研究 06月30日

【摘要】本文主要解决以下问题:以文本为中心的音乐诠释路向是否可行?如果可行应该采用什么样的策略?论文的重点是以文本为中心对音乐作品进行诠释,这一诠释路向的理论资源来自法国哲学家保罗·利柯的文本诠释学。与过去以作曲家原意或接受者主观理解为中心的诠释路向相比,文本本身也是音乐作品诠释的一个重要向度。音乐作品一经乐谱和音响固定就成了文本,文本主要是作为意义而存在的,因此脱离了当时的具体语境,与作曲家、创 […]

论阎连科小说的疾病书写 06月26日

【摘要】阎连科是当代文坛上很有个性的一位作家。他自七十年代创作伊始到九十年代成名作的发表,经过一番左奔右突地文学道路探索,最终成为当代文坛上不可忽视的存在。阎连科的作品总能深入到人的精神领域并引发思考,他将笔端深深地扎在“耙耧山脉”,苦难、贫穷、愚昧的文本叙述之外是对整个民族生存状态的关切,之中贯穿着大量的疾病描写并呈现出隐喻内涵。因此,笔者试图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挖掘出阎连科文本中的疾病类型以及隐 […]

道德概念黑白隐喻表征的心理现实性 06月25日

【摘要】隐喻是在全世界各种文化中都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在体验哲学及具身认知研究思潮的影响下,从认知机制角度出发对概念隐喻现象进行分析和探讨构成了当前心理学研究的重要主题。本研究首先回顾了概念隐喻理论的发展缘起,梳理了当前西方心理学关于概念隐喻理论的研究,评析了概念隐喻实证研究中存在的关键性问题。之后,重点介绍了各种文化和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白好黑坏”隐喻,并基于概念隐喻理论提出,黑白色范畴与道德范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