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民国时期中国文学史中的新诗观 12月31日

【摘要】民国时期中国文学史中的新诗观,是指民国中国文学史的编写者在文学史书写中,所体现出来的对新诗的共时性和历时性的价值判断与评判倾向,以历史评价的形式所表现出来的意识形态立场以及关于诗歌形式的观念。首先,本文从新诗观的发生背景出发,探索文学史家们在新诗合法性危机中的评价焦虑下,在“非诗”的语境中,或出于个人学术目的,或为国文教学编写教本,对刚发生十年至三十年的新诗进行的当下观照,在不同思潮的影响 […]

【论文下载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读秀/超星/国研/龙源/博看等资源库】

鲍照、谢灵运思想与审美取向之异同 12月02日

【摘要】元嘉文学处在两晋文学向南北朝文学转关的重要时期,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而鲍照、谢灵运作为元嘉大家,其人及其作品更是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历代以来,对鲍照、谢灵运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果,然而把鲍照、谢灵运对比起来观照则基本上停留在对两人山水诗的比较上。因此,本文试图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两人的身世经历、个性入手,以两家的创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整体观照其思想和审美取 […]

《素问》的文学性研究 12月01日

【摘要】《素问》是《黄帝内经》的组成部分,共24卷81篇,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它保存了秦汉以前的《揆度》、《医经》、《上经》、《下经》、《金匮》等20多本古医书的经典理论,阐释了阴阳五行说、藏象说、天人感应说、经络说等多种医理,为后来中医理论的发展、创新奠定了基础。《素问》阐释医理的主要方式为“对问”,即通过黄帝与岐伯等人的对答,使医理昭然。且在对答的过程中,注意句子工整、逻辑严谨、观点 […]

黑土地上的坚守—蔡天心论 09月02日

【摘要】蔡天心作为跨越现当代两个文学时期的东北作家,以其独具特色的文学风格为我们创作了大量紧跟时代主题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本文主要从文本入手,结合其生平及时代背景,运用文本细读、社会历史研究、传记研究等方法挖掘其创作的思想流变,并抓住农村这一题材来审视蔡天心小说的乡土情怀及美学追求。力求从整体上对蔡天心的文学创作做出一个细致、深入的研究。绪论一方面梳理了前人对蔡天心的研究现状,另一方面从宏观上评价 […]

浅谈中小学美术教育中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07月29日

【摘要】随着新中国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社会激烈的竞争,能力已成为检验教育教学的最有力的目标标准,而创新能力同时又推动了社会经济文明的进步与发展,尤其是二十一世纪以后,新鲜事物的不断涌现,人们思想思维的不断拓展,对于创新有了更广泛的认识和运用,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一个民族的进步正是取决于教育,教育的重要目的是完善学生的各方面的素 […]

唐代文人园林的审美构成及文化意蕴 04月21日

【摘要】文人园林兴盛于唐代,乃是汉代以来造园艺术及其审美风格的标志性转折。不过,文人园林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从简单地模仿宫廷苑囿发展到和谐完整的自然式山水庭园;到了唐代,造园艺术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唐代文人造园艺术无论是其美学宗旨还是其艺术手法,都达到了圆熟的境界,凝聚成为高度完美的艺术典范。文人通过实践活动,以及对这种实践的反思,形成了系统而深刻的园林美学,反过来将这种美学更加纯熟、广泛 […]

论油画同其他绘画形式的跨界与融合 04月08日

【摘要】“跨界”(Crossover),这一说法在最近几年出现的频率非常之高,不同艺术领域和艺术形式之间的相互借鉴和相互渗透越来越密切和普遍。当今的艺术不再是单纯的一个形式,它不断地向更多领域延伸、拓展和重组。“跨界是思想的呼吸”,艺术观念转换的同时,艺术市场的导向也催化了艺术家的个人选择,这种观念和形式的结合打破了原有的艺术界限,同时也是艺术家不断发现自我、挑战自我、提升作品价值的过程。本文以跨 […]

论二胡演奏艺术的音乐美学特征 09月12日

【摘要】本文的立意在于探析二胡演奏艺术的音乐美学特征,以二胡演奏艺术为入手点,集合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乐曲的艺术表现,从音乐美学特征这一个方面探求和挖掘二胡演奏艺术中音乐美学表现的个性和共性特征以及它们的美学价值,挖掘二胡艺术的美感。通过对二胡演奏艺术的形式美和内容美两方面的剖析,来窥探二胡演奏的音乐美。本文首先表明了音乐美学的概念及其意义,其次站在二胡演奏的实践基础上,一方面二胡演奏的形式美包括 […]

中国古典美学“妙”范畴的研究 12月27日

【摘要】“妙”范畴是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审美范畴,在中国古典美学的历史历程中,有着丰富的内涵和闳深的意蕴。“妙”范畴的历史地位是任何范畴都无法替代和撼动的。本文将设“妙”为关键词,坚持用历史和逻辑、历时性与共时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以“妙”的渊源和流变为研究对象,诉诸于字源学、美学、文学、哲学、文化学等方面的知识和素材,寻绎“妙”范畴在中国历史文化背景下的发展逻辑和规律,以期更好地把握“妙”这 […]

阮音乐风格与茶文化初探 10月31日

【摘要】音乐与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以前,古人对“琴棋书画诗酒茶”是非常讲究和重视的,音乐与品茗,二者都是通过精神内涵、以及文化底蕴的传播,这两个审美主体,通过综合艺术的方式更好的了解这两种传统文化艺术的存在和发展。中国传统美学,作为古老的传统文化,在综合艺术的结合上,强调审美在现实中的感受和内心的感悟,是十分注重审美主体的,在人们通过理解、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传统艺术的同时,也对于审美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