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广东惠州嶂背畲族村教育现状调查与发展研究 05月28日

【摘要】本文采用历史人类学的方法,通过文献搜集,在梳理畲族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的基础上,立足于当代社会多元文化的现实情况,选取博罗县横河镇嶂背畲族村的教育情况作为观察对象,进行田野调查,分析当地畲族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并对现今畲族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思考和建议,旨在通过对一个畲族村落教育情况的观察与描述,探讨畲族教育与畲族传统文化间的内在联系,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一些新思路。 […]

【论文下载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读秀/超星/国研/龙源/博看等资源库】

危机与错位—田纳西·威廉斯戏剧中的“错位者”形象分析 05月23日

【摘要】田纳西·威廉斯是二十世纪下半叶美国戏剧的领军人物,亦是美国南方文学作家群中最有代表性的剧作家。他的大部分作品都以美国南方为背景,并将笔触对准美国南方中下层社会中的那些不得志的小人物。他塑造了一系列与主流社会人群格格不入的“错位者”,这些错位的人物大多敏感而脆弱,他们有的被社会和家庭所抛弃,有的自我放逐,有的自我封闭,有的是逃避现实。这些处于“错位”的人物形象无法融合于主流社会的原因虽然是多 […]

巍山彝族打歌音乐行为的分析与研究 05月12日

【摘要】大理巍山是云南境内彝族聚居的核心地域,在历史变迁与特定的生存环境下,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人生观念和极具自身特质的音乐文化以及叙述方式,当地彝人在共生的环境里用智慧去缔造并传递着自己的文化。打歌作为歌、舞、乐三位一体的独特民俗艺术不仅造就了此地族群的民族性格与文化,也向人们展示了其生存环境及其对古老信仰的恪守。他们以其特有的音乐方式来进行声音与身体动作的组合,通过身体的行为表达来记录自己的日常生 […]

从功能对等理论看葛浩文对《生死疲劳》的翻译 10月23日

【摘要】莫言是中国当代最优秀的当代作家之一,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可谓名至实归。这是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又一成功典范,其中译者的作用功不可没。莫言作品的英译皆出自资深汉学家葛浩文之手,除此之外,他还翻译了30多位中国当代作家的小说50余部,为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该译者被称为“中国文学的接生婆”。莫言的代表作之一《生死疲劳》也是他所有作品中获得国际大奖最多的一部作品,尤其受到国外文学界的 […]

蒙古国蒙语禁忌语及其文化研究 09月20日

【摘要】禁忌语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每一个民族的语言里都有自己的禁忌语,它存在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些禁忌语在人们的日常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蒙古国的蒙语禁忌语不仅是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文化现象,也与蒙古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自然环境、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民族心理、审美观念、价值取向等密切相关,从中可以体现出蒙古民族的生活方式、社会习俗以及不同于汉民族的世界观。本文在蒙语禁忌语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 […]

世界城市的文化科技融合研究及对北京的启示 06月09日

【摘要】文化科技融合不仅为传统文化产业注入了活力,更带来了新的文化业态,创造了新的文化形式,由此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论文论述了文化、科技以及文化科技从概念层面以及实践层面的融合模式。探究世界城市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现状及模式,借鉴英国伦敦政府主导型模式、美国纽约市场导向型模式、日本东京产业导向型模式等世界城市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模式。本文着重介绍了世界城市文化科技融合的经济效应分析,主要从促 […]

《瑶华传》研究 03月13日

【摘要】《瑶华传》是诞生于清代嘉庆年间的一部颇具特色的长篇章回小说。小说以主人公瑶华修道成仙为线索,融神魔、历史、世情、英雄传奇于一体,具有广博的生活容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小说对传统的狐女题材有所继承又有所发挥,使作品显得新颖别致。儒释道三教文化对小说的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狐文化在中国古代源远流长,在不同时期都有不同的特点。狐女形象在古代小说中屡见不鲜,也体现了不同时期的社会风貌。《瑶华传》中的 […]

关于英汉翻译中词义不对应的对应策略的实践报告 03月01日

【摘要】本文作者在翻译实践中,特别是在翻译”VoraciousNewsReaders”和”Thetranslator’sguidetoChinglish”的过程中发现,某些词语在翻译成目标语后,其所表达的含义与源语的实际语义不符,有时甚至相反。作者将这种“源语-目标语语义偏离”的现象称之为“不对应”,而相对应的词语或短语则称之为“不对应”的对应词,也 […]

观音文化与陶瓷观音造型浅析 02月01日

【摘要】观音形象自东汉末年随着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遍及宗教、音乐、舞蹈、绘画、雕塑乃至陶瓷艺术。在观音文化的不断传承与发展中,观音文化已经形成了带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佛教艺术形式,并被推崇为特有的观音现象进行研究讨论。与此同时,观音文化的不断发展壮大,也推动了陶瓷观音的创新与发展。陶瓷观音萌芽于汉代,发展于隋唐,兴盛于宋元,精进于明清,创新于当代。不同时期及不同地域的陶瓷观音有着各自不 […]

论后现代艺术思潮对中国现代陶艺发展近30年产生的影响 01月17日

【摘要】现代陶艺是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在陶艺领域的一个反映,其重艺术家个人情感的表达、重泥性艺术语言的特色,与印象派、立体派、抽象艺术等是前后呼应的,它主要受抽象表现主义影响产生,西方陶艺界普遍把1954年由陶艺家彼得.沃克斯带领的“奥蒂斯陶艺革命”作为现代陶艺的开端,现代陶艺在美国兴起以后,不断发展,风靡全球。中国的现代陶艺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国门的打开由西方传入的,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