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马克思实践观的生态意蕴及其对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意义 03月22日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的增长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生态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处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我国也不可避免地要面对这一问题。那么,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源是什么?人们应该如何去应对和解决人类当前所遭受的生态危机困扰,以及如何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呢?这是亟待解答的问题。本文以对马克思实践观的解读为基础,通过发掘其所含的生态意蕴,对这些问题作了探索性的回答。本文讨论的具体内容为:第一 […]

【论文下载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读秀/超星/国研/龙源/博看等资源库】

马克思“实践的空间”思想及现实意义研究 03月22日

【摘要】“空间”问题一直以来是一个学术研究争议比较大的问题,直至近些年,我国学者才开始了对此问题的热切关注。在我国,由于长期以来的传统研究在探讨马克思的时空观时所造成的重“时间”而轻“空间”的倾向,致使后人产生了“空间”思想在马克思那里究竟是否缺失的疑惑。当然,这种疑惑的产生不仅与传统研究阐发的局限有关,而且还与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有密切联系。因为,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那里,并未形成理论化、系统化的“ […]

马克思的物化理论及其当代意义研究 03月22日

【摘要】物化理论是马克思整个思想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马克思在探索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创建唯物史观的过程中,形成了其深刻的现代社会批判理论,而物化理论则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因此,对马克思物化理论的理解有必要将其放到马克思现代社会批判理论中来进行,这是准确把握马克思物化理论当代意义的重要前提。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三个层面的内容。(一)马克思物化理论的形成。马克思的物化理论是在批判继承前人优秀理 […]

马克思政治社会化思想研究 01月16日

【摘要】政治社会化与政治社会相伴相生。从古至今,政治社会化能否顺利进行以及进行的效果如何,影响着国家的稳定与发展、关系到政治体系的存亡。虽然“政治社会化”的概念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但从思想史的角度看,政治社会化的真正研究始于政治理论的初创时期。在西方,无论是古希腊时期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还是近代的马基雅维利、洛克、卢梭,其理论中都有许多政治社会化方面的论述和深刻的见解。马克思虽然并没有在 […]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城市观 12月05日

【摘要】城镇化①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也是推动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深入研究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城市理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城市发展的规律,总结城市化的经验与教训,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城市观,指导我国的城镇发展,探索适合我国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将理论与实际结合,依据我国具体国情,在借鉴其它国家城镇化经验的基础上,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促进城镇化的健康发展。这对保持我国 […]

马克思哲学变革的逻辑进程 11月29日

【摘要】马克思哲学变革是对现实问题和时代课题的哲学求解。在这个逐步推进而又不断深化的过程中,通过对社会现实越发彻底的前提批判,马克思逐步追溯到了造成现实问题的矛盾及其根源,由此契合并切中了现时代的轴心。因此,要充分领略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和实质,就必须深入到马克思哲学变革的思想脉络中去。本文自觉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立场和方法,对马克思哲学变革的逻辑进程作出了如下研究。马克思哲学变革有着自身不可或缺的 […]

马克思哲学中的感性概念 11月18日

【摘要】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其实质是要将哲学的任务从理性自由转变为感性解放。实际上,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的“新唯物主义”关于感性的思想,其旨趣就是感性解放,这个旨趣可以说贯穿了马克思的整个思想: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它被表述为“共产主义”在《共产党宣言》中,它被表述为以“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为前提的“一切人的自由发展”;在《资本论》中,它被表述为“自 […]

异化与抵抗:西方马克思主义身体话语研究 11月17日

【摘要】在当代文艺理论界对于西方形形色色的身体话语研究上,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是否具有身体话语,以及具有何种类型的身体话语,并没有得到认真的挖掘和认识。实际上,在阿多诺、本雅明、马尔库塞、伊格尔顿、列斐伏尔等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的著作中,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关于身体话语的论述。这就为我们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身体话语提供了事实存在和逻辑可能性。之所以从身体话语角度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缘由主要在于三个问题域: […]

五四时期吹响的社会主义“集结号” 10月26日

【摘要】社会主义源于16世纪的英国。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所带来的周期性经济、政治危机不断显现,社会主义“幽灵”开始在欧洲徘徊,形成了各种社会主义思潮,如空想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基尔特主义、马克思主义,等等。鸦片战争后的中国,求存图变成为主旋律。虽历经洋务运动、百日维新、辛亥革命,但仍未改变中国外受列强掠夺、内有军阀割据的现状。到五四时期,中国人更热切地盼望彻底改变国家命运,也更为急切地寻找出路 […]

马克思正义思想及其当代观照 10月26日

【摘要】资本在成就中国,资本在祸害中国;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社会公平与经济效率的矛盾愈来愈尖锐,表现为公平对于效率的严重滞后。经济的快速增长,全体人民都分享到了经济增长的成果,但是分享的程度大为不同,高收入阶层更多地分享了经济增长的成果。并且社会的各个领域、种种现象让人们的所闻所见所感充斥着强烈的不公平感,引起了各阶层关注和不满。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已成为当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