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危蕨类植物粗梗水蕨的交配系统研究 08月05日
【摘要】粗梗水蕨(Ceratopterispteridoides)隶属水蕨科(Parkeriaceae)水蕨属(Ceratopteris),是一年生的同型孢子蕨类植物(2n=78),在我国多分布在湖南、湖北、安徽、江苏、广西、云南等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粗梗水蕨(C.pteridoides)用途广泛,其嫩叶可以食用,还可作为药用和园林观赏植物。粗梗水蕨还被视为研究植物性别决定以及分子生物学、配子体形态 […]
我国华南地区大熊猫系统演化与遗传多样性的古DNA研究 12月29日
【摘要】生命的起源与演化问题在自然科学领域一直备受关注,古生物学家、进化生物学家依据发现的动植物化石或亚化石遗体或遗迹,来探寻它们的演化与灭绝的原因。但是,由于化石记录的不完整,建立在比较解剖学和形态分类学基础上的传统化石分析方法在研究中越来越难以解决生物演化方面的问题。通过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古生物遗体或遗迹中古DNA的研究,为揭示古生物演化提供了有力的分子生物学证据,同时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方 […]
结核分枝杆菌北京型家族菌株的微进化与遗传多样性研究 11月23日
【摘要】结核病(tuberculosis,TB)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性疾病。WHO的统计数字显示,2011年全球共有新发结核病例数870万,包括31万耐多药结核病例(Multi-drugresistanttuberculosis,MDR-TB),因结核病死亡的病例数高达140万。中国是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病例总数居全球第二,耐药病例数世界第一。结核分枝杆菌北京型家族菌株(下称北京菌株) […]
中国北方普通杏和西伯利亚杏遗传多样性研究 11月13日
【摘要】我国是世界栽培杏的起源中心之一。西伯利亚杏(PrunussibiricaL.)和普通杏(PrunusarmeniacaL.)在我国北方地区有广泛分布,是水土保持林和经济林栽培的主要树种。西伯利亚杏生产的苦杏仁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但早春低温冻害、产量低下、良种匮乏等严重制约了杏仁产业的发展。伊犁河谷野杏是栽培杏的起源中心之一,在世界杏的起源与驯化上占有特殊地位。开展普通杏和西伯利亚杏遗传多样 […]
野生二粒小麦的遗传多样性及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基因的克隆与进化分析 11月12日
【摘要】野生二粒小麦(TriticumdicoccoidesL.,2n=4x=28,AABB)是普通小麦(TriticumaestivumL.,2n=6x=42,AABBDD)二级基因资源库,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和许多优良的有益基因。由于普通小麦的遗传背景日益趋同,对外界的适应能力急剧下降,并且我国小麦品种的综合加工品质较低。为丰富小麦的遗传背景,增强小麦的品质,亟需挖掘和利用新的基因资源。本研究 […]
角倍蚜的生态适应性研究 11月10日
【摘要】昆虫是所有生物中种类、数量最多的一个群体,是世界上最繁盛的动物类群,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在长期的历史进化过程中,由于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和两性交配等实现基因重组,使得昆虫进化出一些能力以及反应的遗传策略与不同的环境条件相适应,并逐步演化出适应环境的身体构造和生活习性,使自身能够在自然环境中更好的生存与繁衍。角倍蚜SchlechtendaliachinensisBell是一种致瘿蚜 […]
家鸡SSR和MHC位点的进化关系及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10月30日
【摘要】DNA分子多态性为鉴定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提供了重要信息。在研究各种家养动物的群体内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间遗传关系和结构中,微卫星DNA标记(SSR)是应用最为广泛的遗传标记之一。迄今为止,有许多研究应用这些中性基因座对来自全世界各大洲和不同生产、管理及历史背景的家鸡群体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进行了评估和分析,发现群体遗传结构与它们的地理分布基本一致,而遗传多样性水平则与其管理背景相关 […]
美国冬小麦核心种质赤霉病抗性鉴定及赤霉病抗性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10月29日
【摘要】赤霉病(Fusariumheadblight,FHB)是世界湿润半湿润地区小麦主要病害之一,危害性和破坏力极大。由于禾谷镰孢菌(FusariumgraminearumSchw.)感染后易产生脱氧瓜蒌镰菌醇等毒素导致籽粒感染赤霉病,造成作物大面积减产并损害品质,危害人和牲畜的健康。目前已有相应的农田措施和生物杀菌剂配合使用,但效果不理想。种植赤霉病抗性品种是控制赤霉病最行之有效的措施。最近几 […]
籼稻杂种优势群分析与谷壳硅含量QTL qHUS6.1的精细定位 10月27日
【摘要】利用384个SNP对737份来源广泛的现代优良籼稻品种或广泛用于籼稻育种的优良亲本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基于模型的遗传结构分析表明此群体分为两个大群或六个亚群;有超过一半的供试材料(51.8%)被划分为“混合型”,表明由于育种过程中发生的种质交流与渗透以及有限资源的重复利用,世界各水稻种植区水稻种质遗传背景日趋复杂;基于遗传距离的聚类分析表明,来自于拉丁美洲的材料聚成一个单独的生态群,尽管与 […]
杧果畸形病病原遗传多样性及其与杧果互作机制研究 10月22日
【摘要】由镰刀菌引起的杧果畸形病是杧果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迄今为止未发现抗病品种及根治杧果畸形病的有效方法。因而进行病原菌种群分析及其与寄主互作机制的研究,挖掘寄主耐抗病的有效基因,无疑会为抗病育种工作奠定理论基础。本研究通过营养亲和群和ISSR技术分析了我国杧果畸形病病原菌的遗传多样性,通过生理生化测定、转录组学信息分析探索了杧果与Fusariummangiferae的互作机制,主要取得以下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