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红蜡蚧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研究 06月30日

【摘要】红蜡蚧(CeroplastesrubensMaskell)属于半翅目(Hemiptera)蚧总科(Coccoidea)蚧科(Coccidae)蜡蚧属(Ceroplastes)。红蜡蚧固定在枸骨(IlexcornutaLindl.)枝条、叶片上,刺吸汁液为害,虫体微小,体被蜡壳,并分泌蜡质,诱发煤污病,致使植株长势衰弱,严重时导致植株整株枯死,严重影响其观赏价值。本文研究了红蜡蚧初孵若虫的形 […]

【论文下载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读秀/超星/国研/龙源/博看等资源库】

北山羊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体系的建立及特性分析 01月24日

【摘要】北山羊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本研究将获取的北山羊肌肉组织采用组织块法培养,进行了原代培养、传代培养、冷冻与复苏,建立了北山羊肌肉组织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培养体系,对所培养细胞部分的生物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在4种不同的培养基中、5种不同血清浓度梯度下细胞的生长状态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北山羊肌肉组织成纤维细胞在体外培养的过程中,正常生长,其组织块在接种5d后,可观察到有梭形细胞出现,并从组织块 […]

梨火疫病菌luxI基因的功能分析及群体感应信号分子的鉴定 09月18日

【摘要】梨火疫病菌Erwiniaamylovora是一种具有毁灭性的植物病原细菌,能够侵染梨、苹果和其他蔷薇科植物引起火疫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最早是在1780年美国的东北部发现了梨火疫病害,自从1900年以来,该病已经广泛分布于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迄今为止,我国尚未发现梨火疫病。细菌群体感应调节系统(QuorumSensing,QS)是近20年来微生物研究领域中最重要的进展之一。群体感应是细 […]

牛虻和家蝇螺原体的生物学特性及蜜蜂螺原体致病相关因子的探索 09月06日

【摘要】螺原体(spiroplasma)是一类无细胞壁、形态呈螺旋状的原核生物,以昆虫和植物为主要宿主,大多数与宿主互生,少数对动植物具有致病性。国外研究人员从虻蝇类昆虫体内分离到大量的螺原体,这类昆虫体内具有丰富的螺原体资源。而国内有关昆虫螺原体的研究很少。本研究的目标首先是调查我国虻蝇类昆虫体内螺原体的存在情况,初步了解螺原体的生物多样性和地理多样性。此外,螺原体引起的蜜蜂爬蜂病在我国发生普遍 […]

褐飞虱眼色分化机制初探及对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分析 09月04日

【摘要】复眼是昆虫接收信号和与外界沟通的重要感觉器官之一,对昆虫的取食、避敌和求偶等行为具有重要作用。复眼中的色素能够选择性吸收和反射自然界的光,使复眼呈现各种不同的颜色,这是昆虫重要的生物学特征之一在室内长期饲养的野生品系中偶尔可见眼色变化个体。目前,已有报道称在双翅目、膜翅目、鳞翅目和半翅目的40多种昆虫中发现了自然眼色的改变,变化后的眼色包括红色、白色、杏黄色和紫色等。其中,红色和白色最为常 […]

鸡滑液囊支原体的分离鉴定及部分生物学特性研究 08月15日

【摘要】鸡滑液囊支原体(Mycoplasmasynoviae,MS)可引起鸡滑液囊炎,该病是鸡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病,以侵害关节的滑液囊膜及腱鞘为主,引起关节渗出性滑膜炎、腱鞘炎及跗关节和脚垫肿胀。鸡群感染该病可导致明显的跛行,生长发育迟缓及酮体降级等,并且与呼吸道疾病有关。与鸡毒支原体(Mycoplasmagallisepticum,MG)一样,鸡滑液囊支原体感染已遍及全球。在我国,无论是商品肉 […]

肝母细胞瘤的分子病理学特点和临床病理学意义的研究 03月03日

【摘要】研究背景:肝母细胞瘤(hepatoblastoma,HB)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人群中的发病率不足百万分之一,但却是儿童最常见的肝脏恶性肿瘤,占全部儿童恶性肿瘤的1%,占儿童肝脏恶性肿瘤的90%。由于发病率较低,研究较少,尽管有研究表明HB组织中存在一系列的基因变异,但HB的发生的分子机制还不是很明确。目前,国内外较少有单中心大样本HB临床病理和分子病理特点的研究。我科从1984年1月1日 […]

嗜水气单胞菌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及基因组学研究 10月24日

【摘要】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hila)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病原,其致病菌株能引起动物暴发性出血病和人类肠胃炎等疾病,对水产养殖业以及动物和人类的健康构成威胁。但现今随着抗生素的大量使用,许多菌株出现了多重耐药性,这给该病的防控带来一定的挑战。噬菌体作为一种细菌病毒,具有高效裂解细菌的特性。因此研究嗜水气单胞菌噬菌体对控制此类细菌感染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试验从地下水和污染河流 […]

稻曲病菌T-DNA插入突变体A880-1、B1015侧翼相关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08月08日

【摘要】本研究基于启动子捕获技术,运用农杆菌介导转化法(AtMT)构建稻曲病菌突变体库,获得T-DNA插入突变体9800余株。其中A库中突变体个数为5600余株,其野生菌株为70-22;B库中突变体个数为4200余株,其野生菌株为P1。通过荧光显微观察,筛选获得T-DNA插入在稻曲病菌启动子下游区域的突变体10株。其中A库6株,分别为A880、A2000、A2331、A4829、A5248和A52 […]

紫茎泽兰褐斑病的诊断鉴定及病原菌的主要生物学特性研究 05月10日

【摘要】紫茎泽兰(EupatoriumadenophorumSpreng)原产于南美洲的墨西哥至哥斯达黎加一带,自20世纪40年代传入我国云南省,现已在我国云南、广西、贵州、重庆等西南大部分地区广泛分布,成为当地一种难以根除的恶性杂草,严重危害的了当地的农牧业生产及生态平衡。我国对紫茎泽兰的防治方法主要有化学防治、人工及物理防除和生物防治,其中生物防治被认为是一种对环境安全且可持续性高的防治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