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物质基碳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03月22日

【摘要】地球上的能源可以被储存、转换或以不同的方式被利用。能源资源可以分为两种:1.不可再生资源(例如煤炭、原油、油页岩、天然沥青、超重油和天然气等);2.可再生资源(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和生物能等)。随着全球工业的迅速发展,大量的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不断被消耗,造成资源的短缺,随之而来的就是大量的CO2、SO2等有害气体的排放,引发“温室效应”,造成环境污染。因此我们必须寻找一种新的能源来减 […]

【论文下载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读秀/超星/国研/龙源/博看等资源库】

硼酸基功能化磁性纳米颗粒的制备、表征及应用 12月27日

【摘要】本文论证了油酸分子在Fe304磁性纳米颗粒表面的吸附状态,并且首次采用两亲性小分子4-乙烯基苯硼酸在单层油酸包覆的Fe304磁性纳米颗粒的自组装和原位聚合的方法成功制备了硼酸基功能化磁性纳米颗粒,还对其应用进行了初步的研究。首先,以化学共沉淀法为基础得到了单层油酸包覆的Fe304磁性纳米颗粒。通过FT-IR、TGA、XPS等分析并论证了油酸分子在Fe304磁性纳米颗粒表面的吸附状态。油酸分 […]

改性温敏水凝胶对疏水性有机污染物的吸附去除 12月27日

【摘要】疏水性有机污染物(HOCs)广泛存在于废水中,多数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效应,会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永久性危害。由于HOCs的低水溶性高亲脂性,常规的物化方法对其处理效果通常较差,其生物可降解性低且具有毒害,会导致废水生化处理工艺难以稳定运行和达标排放,而吸附法虽有良好的去除效果,但其选择性差且再生困难,难以实现大规模应用。温敏水凝胶由于其独特的温度敏感性,具有再生容易和选择性吸附等特 […]

含氮官能团改性炭干凝胶用于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研究 12月27日

【摘要】近年来炭干凝胶及其改性材料在化工及环境保护领域被广泛应用。本论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浸渍法分别制备了两种含氮官能团改性炭干凝胶,并以重金属离子为处理对象,研究了含氮官能团改性炭干凝胶材料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行为和作用机理。采用扫描电镜、比表面积分析仪、元素分析仪等手段对两种改性炭干凝胶的表面理化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三聚氰胺掺杂炭干凝胶的比表面积在530.0m2/g到573.3m2/g之间 […]

超大孔聚丙烯酰胺晶胶微球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12月27日

【摘要】晶胶介质以其特有的孔径达数微米甚至数百微米的超大孔结构,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晶胶介质的研究也日益深入。基于这种方法下产生的连续床晶胶层析方法是用具有超大孔的晶胶作为分离介质,可在高流速下从复杂料液中直接分离生物物质,实现了将离心分离、过滤、浓缩和产物捕集等几个分离步骤集成一步。晶胶微球则是基于晶胶溶剂致孔方法制备得到的超大孔聚合物微球材料,由于其特有的结构,在催化载体、固定化、吸附以及 […]

β-环糊精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12月27日

【摘要】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由化学物质导致的淡水污染问题是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不但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还危害人体的健康。因此,处理污水的方法和材料成为环保领域的主旋律。与传统材料相比,纳米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吸附性强等优点,是纳米科学领域中最前沿的研究方向之一。与此同时,纳米材料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不易分散、难于回收等。具有功能性的复合纳米材料的产生满足了人们的需求,它通过不同质的 […]

印染污泥—木屑混合制备活性炭及其对刚果红吸附性能的研究 10月31日

【摘要】印染企业的污水需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才能够达标排放,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大量印染污泥。近年来印染行业已迅速发展为我国支柱产业,印染污泥的产量也逐年增加。印染污泥的的污染特性与印染废水的种类、处理工艺等密切相关。印染废水性质的多样化导致印染污泥水质十分复杂,这使得印染污泥的处理处置十分困难。因此,为印染污泥寻求有效的处理处置及综合利用方法,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寻求污泥资源 […]

重金属(Cu、Zn、Cd)元素在红壤中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10月31日

【摘要】土壤重金属污染已经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吸附是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积累的重要过程之一,决定了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的移动性、毒性和生物有效性。开展重金属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吸附研究能有效预测重金属的环境效应,可以为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因此,本研究选择红壤和重金属Cu、Zn、Cd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静态批量平衡的方法,研究多个环境因素(水土比、温度、重金属离子的浓度)对Cu、Zn、C […]

低浓度鼠李糖脂作用下铜绿假单胞杆菌在玻璃珠介质中的吸附和传输 10月31日

【摘要】近些年来,各种途径排放的有机物污染物使得土壤污染越来越严重,并进一步污染地下水,严重影响人类的身心健康。而在生物表面活性剂作用下的微生物修复得到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本研究以铜绿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aeruginosaATCC9027)作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低浓度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单糖脂(monorhamnolipid)对铜绿假单胞杆菌在亲水性或疏水性表面吸附 […]

鼠李糖脂对铜绿假单胞菌ATCC 9027表面疏水性及其降解不同形式正十六烷的影响 10月31日

【摘要】生物降解技术是被石油烃类有机物污染的水体、土壤等环境修复常用的手段,而生物表面活性剂因能够有效的提高石油烃生物降解效率被广泛的应用于该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生物表面活性剂可以通过改变菌体细胞表面性质或改善憎水性烷烃的表观溶解度这两个机理来改善微生物菌体与疏水性有机化合物的接触面积,从而促进这些污染物的生物降解。但关于生物表面活性剂对菌体细胞表面性质及疏水性烷烃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不十分清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