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Mg-Si-Cu合金凝固与时效过程中微观结构演变的定量表征

Al-Mg-Si-Cu合金凝固与时效过程中微观结构演变的定量表征

作者:师大云端图书馆 时间:2015-11-18 分类:毕业论文 喜欢:4330
师大云端图书馆

【摘要】摘要:6XXX系列Al-Mg-Si合金由于其优异的抗腐蚀性、良好的可加工性以及时效硬化后的高比强度,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及建筑等领域。其极低的回收使用成本和对燃油经济性的突出贡献使Al-Mg-Si合金在能源与资源逐渐耗竭的背景下尤为重要。近年来的研究发现Cu元素的添加能提高Al-Mg-Si合金的时效硬化效果,但其原因目前还未准确阐明。材料的力学性能是由其微观结构决定的,因此本研究旨在从微观结构角度,研究Cu元素对铝合金析出过程微观结构演变的影响。本研究主要采用透射电子显微术,结合扫描电子显微术、三维原子探针、硬度测试及X射线衍射等表征技术来研究材料微观结构。首先对两个分别不含Cu及含0.1wt.%Cu的6005合金在时效硬化过程中的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发现了微量Cu元素添加对时效析出序列的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对一个6111Al-Mg-Si-Cu合金在凝固、固溶、时效早中晚期全过程中的显微结构及力学性能演变进行了详尽的研究,并对Cu在整个材料制备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做了系统地阐述。本工作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比较两个6005合金,发现微量Cu元素的添加显著地改变合金在150℃时效硬化过程中的析出序列。在含Cu合金中发现了一种沿{111}Al面生长的片状G.P.区。由于Cu的添加,合金欠时效阶段的析出速率明显加快。而过时效阶段由于含Cu的板条状Q’及Q相的生成,吸收了Mg和Si溶质元素,从而减少了脆性p和Si颗粒的生成,导致其硬度高于经相同热处理的无Cu合金。(2)在6111合金的凝固过程中,除基体相a-A1外,先后生成了1.14土0.06vo1.%的具有树枝晶结构的含Cu的Q相颗粒和0.65土0.33vo1.%的狭长叶片状Si颗粒。研究发现均匀分布的Q相颗粒倾向于沿凝固方向生长,与基体之间存在一种新的不存在于时效结构中的取向关系。而Si颗粒倾向于在晶界处富集,并通过在内部形成孪晶的方式来降低其形核能。Q相颗粒在固溶过程中能迅速溶解,有利于在时效过程中形成均匀的晶内结构,而Si颗粒在晶界处的聚集则导致了过时效阶段Si析出相在晶界处的重新出现以及无析出区(Precipitate-freezones)的形成。此外,通过对凝固过程进行基于Scheil模型的热力学模拟,得到了与实验测定值相吻合的各相体积分数,各相的凝固行为也得到合理的解释。(3)6111合金在175℃的时效析出序列为:过饱和固溶体→原子团簇→G.P.区→β”+C→Q+Si。研究发现Cu存在于除Si相以外的整个析出序列中。本工作第一次发现了Al-Mg-Si-Cu合金欠时效阶段的G.P.区具有体心四方晶格,晶胞参数为a=b=0.296nm,c=0.405nm,与基体的晶格错配度为3.09%。在峰时效阶段及稍后阶段,合金中主要存在β”析出相,并有少量C析出相。通过高角环形暗场-扫描透射显微技术,观察到Cu存在于β”和C的结构当中。其中Cu占据β”单胞中的Si3和Mg1位置,并优先占据每对Si3原子中的其中个位置。通过三维原子探针技术得出的β”相成分为28.6at.%Al-38.7at.%Mg-26.5at.%Si-5.17at.%Cu,该成分表明含Cu合金中的β”相的Mg1和Si3位置主要被A1和Cu替代,这一结果对Al-Mg-Si-Cu合金成分设计有重大指导作用。研究还发现C相和基体间存在上下两种不同的界面,上界面的原子排列为fc.c.型,晶格错配度很小,下界面近似b.c.c.型,晶格错配度很大,这种界面结构有利于增强析出硬化效应。(4)本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做出了以下创新:建立了一种精确模拟A1合金中的含12种等效取向的析出相的复杂衍射谱的方法并成功应用与Ni-Ti形状记忆合金等体系;通过三维原子探针与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图片的结合第一次定量测量了欠时效6111合金中原子团簇及G.P.区的体积分数;结合会聚束电子衍射及明场像图片等精确测定了6111合金时效过程中板条状/棒状Q相纳米粒子的体积分数;建立了一套测定各种尺度析出相体积分数的系统方法,由此对6111合金制备全过程中各尺度析出物的体积分数演变进行了定量表征,为A1合金设计与显微结构模拟提供了宝贵的实验参考数据。
【作者】李凯;
【导师】杜勇;宋旼;D.Schryvers;
【作者基本信息】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2014,博士
【关键词】铝合金;铜添加;析出相;相转变;凝固;TEM;HAADF-STEM;3DAP;

【参考文献】
[1]许多.《同声传译中的推理和预期》(第五章)翻译报告[D].四川外国语大学,翻译(专业学位),2013,硕士.
[2]姜秀娟.几种新型荧光分子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其识别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无机化学,2014,博士.
[3]王广生.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设计及弱磁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电气工程,2012,硕士.
[4]范肖洁.古琴音乐对音乐院校大学生情绪影响的实证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学,2013,硕士.
[5]赵明智.昆明龙胆的质量标准与部分药效学的初步研究[D].云南中医学院,中药学,2012,硕士.
[6]崔光磊.特厚煤层采动裂隙场演化与地面钻井产气规律[D].中国矿业大学,安全技术及工程,2014,硕士.
[7]赵晓斐.抗肿瘤药物调控非小细胞肺癌细胞中DR5表达的分子机制[D].山东大学,细胞生物学,2014,博士.
[8]付拴俊.下承式刚性吊杆三铰钢拱桥受力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2014,硕士.
[9]秦晓平.基于不对称移相控制技术的电弧炉整流器参数计算[J].冶金自动化,2012,05:15-19.
[10]柴峻伟.论“神入”历史教学方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D].华中师范大学,学科教学,2013,硕士.
[11]毛丽超.尼莫地平缓释片的研究[D].吉林大学,药物化学,2013,硕士.
[12]叶方政.上官隧道施工监测信息分析与安全综合评价[D].华中科技大学,岩土工程,2013,硕士.
[13]郑柏杰.基于划分的聚类算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5.
[14]贾芳芳.六元氮杂芳环桥连1,2,4-膦杂吡唑多齿配体及其Cu~(Ⅰ,Ⅱ)、Fe~(Ⅱ)Ag~Ⅰ配合物的合成与结构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化学,2013,硕士.
[15]姬艳洁.市场潜力、国际贸易对地区间工资差距影响的实证分析[D].西北大学,国际贸易学,2014,硕士.
[16]王康顺.基于ALOHA的RFID防碰撞算法的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14,硕士.
[17]钱骁.数字化超声探伤外置盒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2004,硕士.
[18]王一娴,叶尊忠,斯城燕,应义斌.适配体生物传感器在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J].分析化学,2012,04:634-642.
[19]蒋春跃,李鹏陶,潘浩宇.尼龙69的热降解动力学研究[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13,01:13-16.
[20]刘汉水,余夙,童少平,马淳安.电化学氧化和臭氧化预处理酸性化工废水的效能研究[J].电化学,2013,05:472-476.
[21]李贵生.中国传统民法的核心价值[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律史,2014,硕士.
[22]刘宁.章丘市水网建设规划[D].山东大学,水利工程(专业学位),2012,硕士.
[23]吕银.外源微生物诱导家蚕幼虫血液黑化以及黑色素代谢中间产物分析[D].西南大学,生物工程(专业学位),2014,硕士.
[24]吕芳芳.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证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2013,硕士.
[25]朱立新.儿童文学作品中动物开口说话现象的接受状况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英语语言文学,2013,硕士.
[26]贾文斌.基于聚集诱导发光增强丙烯腈类衍生物的合成,表征及光学性质[D].安徽大学,化学工程,2014,硕士.
[27]刘玉萍.磁性稀土荧光多功能纳米颗粒的合成及细胞成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2013,硕士.
[28]杨新卫.团购网站营销策略研究[D].云南大学,工商管理,2012,硕士.
[29]呼兰.经济转型国家养老保险的指标分析[D].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社会保障,2013,硕士.
[30]周贵,刘峰.基于排队论的列调SIP代理服务器性能分析[J].计算机工程,2014,08:233-236+241.
[31]许小清.常系数的反应对流扩散时滞系统的边界控制[D].西南大学,运筹学与控制论,2014,硕士.
[32]邢艳芳.豚草和三裂叶豚草在吉林省内的分布及解剖结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植物学,2012,硕士.
[33]李娅男.D-柠檬烯纳米乳的制备与应用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2013,硕士.
[34]杨文君.基于有向图的数据流模式发现算法研究[D].燕山大学,计算机技术,2014,硕士.
[35]范玉刚,李平,宋执环.基于特征样本的KPCA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J].控制与决策,2005,12:1415-1418+1422.
[36]王晓飞.氟康唑和小檗碱的真菌胞内含量及协同抗耐药机制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中药学,2013,硕士.
[37]杨明珍.人保X分公司的BSC绩效管理研究[D].河北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学位),2014,硕士.
[38]任昭晶.基于局域均值分解的机械故障诊断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2014,硕士.
[39]王微.高速滑动电接触表面瞬态高温测量与分析研究[D].燕山大学,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2014,硕士.
[40]王刚,吕栋腾.混凝土搅拌站的无线通信设计[J].轻工科技,2014,10:72-73+77.
[41]郭志磊.3-吲哚甲基醇与α-氨基醛的不对称烷基化反应研究[D].西南大学,有机化学,2014,硕士.
[42]韩士连.历史情境下的古希腊罗马雕刻艺术[D].扬州大学,美术学,2012,硕士.
[43]刘鸿杨.交际教学法在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D].广西师范大学,学科教学,2013,硕士.
[44]赵艳辉.基于消费者的品牌个性塑造[D].吉林大学,2004.
[45]商萌萌.泥鳅冻干粉保肝及抗肝纤维化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生药学,2013,硕士.
[46]宁璐.X波段Butler矩阵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2014,硕士.
[47]封常学.国际工程索赔管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
[48]李安琪.一种解决WCDMA导频污染方法的研究[D].吉林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2013,硕士.
[49]刘振晓.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反担保措施的优化研究[D].山东大学,工业工程(专业学位),2012,硕士.
[50]于纯纯.基于芘的有机染料的设计合成及其敏化太阳能电池的性能研究[D].安徽大学,分析化学,2013,硕士.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