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SFlt-1、PLGF和sEng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探讨 05月22日

【摘要】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是妊娠期特有的严重威胁母婴健康的常见疾病,是近年来导致孕产妇、胎儿及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对于子痫前期的病因及发病机理有了进一步的研究,但其确切病因及发病机理至今尚未明确,给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带来困难。鉴于子痫前期患者的症状随着胎盘的娩出而迅速缓解或痊愈,目前比较公认的学说是胎盘浅着床或缺陷胎盘机制。但很多学者认为是母体、胎盘、胎儿等众多因素 […]

【论文下载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读秀/超星/国研/龙源/博看等资源库】

1,3-二氯-2-丙醇对小鼠脂质代谢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10月25日

【摘要】氯丙醇是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一类食品污染物。其中1,3-DCP(1,3-二氯-2-丙醇1,3-dichloro-2-propanol)是研究得最多和最常见的食品氯丙醇污染物之一。它是食品中的脂质与氯离子在加工、烹饪和贮藏过程中发生反应而形成的。1,3-DCP具有遗传毒性、致癌性、致畸性、生殖毒性、肝毒性、肾毒性、内分泌毒性、血细胞毒性和皮肤黏膜毒性。国内外对1,3-DCP毒性的研究,多是较 […]

不同品种鸭AdipoR1基因表达规律及调控机制的研究 12月07日

【摘要】AdipoR1基因是骨骼肌中表达丰度最高且与球状脂联素亲和力最强的细胞因子,主要介导球状脂联素参与糖类和脂质代谢,维持机体稳态,与体内脂肪累积呈负相关,与胰岛素抗性、抗动脉粥样硬化等免疫反应直接或间接相关。AdipoR1基因在组织中表达的高低直接决定脂联素基因在相关组织中发挥生理功能的作用强度。miRNAs是一类来源于染色体非编码区大小为20nt左右的小RNA分子,其作用是在转录后水平上对 […]

稳定的缺氧诱导因子对慢性肾脏病贫血的治疗效果及其调控相关靶基因机制的初探 01月15日

【摘要】第一部分PHD抑制剂治疗非透析CKD患者贫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估目的:贫血是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常见的并发症,静脉注射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存在一定的使用限制及不良反应。这部分研究的目的是通过随机对照、双盲的临床试验评估口服脯氨酸羟化酶(PHD)抑制剂在非透析CKD患者中改善贫血的疗效及其安全性,并观察治疗过程中其他实验室参数的变化情况。方法:筛选15名非透析CKD患者进行PHD抑制剂的随机 […]

亚麻籽油对吉富罗非鱼生长、体组成、脂质代谢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12月16日

【摘要】鱼油是水产饲料的优质脂肪源,因资源和价格问题致使其应用受限。因此,寻找替代脂肪源成为当今水产饲料研究的热点。亚麻籽作为全球十大油料作物之一,我国亚麻籽油年产量约11万吨。亚麻籽油因富含亚麻酸(18:3n-3)而倍受水产动物营养学家的关注。已有研究表明,在水产饲料中合理利用亚麻籽油是可行的。然而,关于日粮中亚麻籽油如何影响鱼类生长和脂肪酸性质方面的信息却很少。为此,本试验以罗非鱼为研究对象, […]

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DNA甲基化调控育性机理研究 10月29日

【摘要】鉴于杂交小麦比纯系品种具有更高的产量和更好地适应逆境能力,杂交小麦一直被众多育种家所关注。化杀剂诱导的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是目前杂交小麦生产利用的重要不育系统之一。尤其是,化杀剂诱导的雄性不育具有快速和灵活的特点,并且,杂交种子生产不需要育性恢复系。此外,利用化杀剂的来组配小麦强优势组合,几乎可以使用任何纯系为母本。因此,采用生理型雄性不育是克服现有小麦产量增长瓶颈的最好途径之一。SQ-1是 […]

稻瘟病菌SNF1途径和细胞自噬蛋白MoAtg14的功能分析 10月18日

【摘要】稻瘟病菌(Magnaportheoryzae)是引起水稻病害稻瘟病的病原真菌,严重威胁着世界水稻产量和粮食安全。目前它及其宿主水稻的基因组测序均已完成,同时结合不断涌现的新技术使稻瘟病菌-水稻互作系统成为病原菌-宿主植物互作机制研究的模式系统。稻瘟病菌具有典型的侵染循环,从分生孢子萌发到侵染菌丝形成整个初级侵染阶段都处在没有外界营养的环境中,因此维持细胞能量稳态十分关键。SNF1途径和细胞 […]

PCSK9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08月10日

【摘要】枯草溶菌素转化酶9(proproteinconvrtasesubtilisin/kexin9,PCSK9)是2003年发现的一个脂质代谢调节蛋白,属于前蛋白酶家族中的第九个成员。研究表明PCSK9可通过促进肝细胞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wdensitylipoproteinreceptor,LDLR)降解,调节肝脏脂质代谢,影响血浆LDL-C水平。PCSK9已经成为降脂药物研发及动脉粥样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