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34a对树突状细胞发育和功能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04月08日
【摘要】microRNAs(miRNAs)是一类长度约为22个核苷酸,参与基因转录后水平调控的非编码小分子RNA。近年来研究发现,miRNAs参与了众多的生物学过程,如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个体发育和疾病的发生发展。现有的研究表明MiRNAs同样参与了免疫系统的各种细胞的分化发育。为进一步探讨miRNAs在淋巴细胞发育和活化中的作用,通过建立miR-34a嵌合小鼠模型和miR-34a转基因小鼠模型 […]
水疱性口炎病毒VSV为载体的新型病毒性心肌炎疫苗的制备及免疫机制的初步研究 03月03日
【摘要】B3型柯萨奇病毒(coxsackievirusB3type,CVB3)感染可导致急性及慢性心肌炎和约50%扩张性心肌病的发生,是一常见、多发的心血管系统疾病,青壮年发病较高,因此预防CVB3的感染是控制病毒性心肌炎的关键。临床上目前还没有疫苗或有效的治疗药物防治病毒性心肌炎,因此研制新型、高效的疫苗对于预防病毒性心肌炎显得尤为紧迫。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利用水疱性口炎病毒VSV这个载体,制备 […]
MBP原核表达及其对树突状细胞表型和功能成熟的影响 02月05日
【摘要】背景和目的麦芽糖结合蛋白(maltosebindingprotein,MBP)是近年发现的免疫佐剂,它可提高重组亚单位疫苗的免疫原性。研究发现,MBP具有广泛的免疫活性,可激活NK细胞、巨噬细胞和Th1细胞;也可通过TLR4活化DC,产生前炎症因子参与免疫。由此提示MBP可作为免疫增强剂,单独作用时也可提高机体免疫应答。DC是功能最强的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 […]
高糖、高胰岛素对树突状细胞成熟及清道夫受体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 12月22日
【摘要】第一部分高糖和高浓度胰岛素对树突状细胞免疫成熟的影响目的:糖尿病是动脉粥样硬化(AS)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但其引起AS机制尚不明确。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s)是目前发现的功能最强的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APC),近年来研究发现DCs参与了AS的免疫炎症反应的过程。本部分探讨不同浓度葡萄糖和胰岛素对人单核源的树突状细胞(monocytederiveddendriticce […]
急性心肌梗死相关性肺部炎症反应的初步探讨 12月15日
【摘要】研究背景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上常见的急危重症,可诱导机体的炎症反应。这不仅出现在心脏本身,也出现在肺部,其急性期主要表现为炎症细胞和炎症因子在肺部浸润;然后逐渐出现胶原纤维的过量积聚。目前AMI对肺脏的影响研究较少。树突状细胞是功能最强和唯一能诱导机体初始免疫应答的抗原递呈细胞,能够启动和维持组织器官的炎症反应。成熟DCs递呈外来或自身抗原并激活T细胞,启动或维持炎症反应,但其在心肌梗死所致 […]
PKC信号通路在树突状细胞介导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中作用及机制探讨 12月14日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膳食结构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的提前到来,糖尿病在社会疾病谱中所占的比例正在逐年增长。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患冠心病的风险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6倍,血糖异常不仅是影响冠状动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还是影响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功能恢复的重要影响因素。糖尿病作为冠心病的等危证,其所引发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表现出一些特征性病变,如多支血管病变,病变部位斑块呈现弥漫性,病变以小血管为主、狭窄程度 […]
汉黄芩素对胃癌生长及细胞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 08月09日
【摘要】汉黄芩素(wogonin)是半枝莲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为一种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分子式为C16H12O5,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炎、镇静和广泛的抗肿瘤活性等作用。然而,汉黄芩素抗肿瘤活性的研究多集中于体外观察其对肿瘤的细胞毒活性,体内应用汉黄芩素是否具有抗胃癌活性、以及汉黄芩素在杀伤胃癌细胞的同时,对机体树突状细胞(DC)和T/NK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如何,期待深入研究。本文首先基于胃癌临床资料 […]
阿托伐他汀修饰的树突状细胞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的治疗研究 07月30日
【摘要】研究背景:人类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是引起神经肌肉麻痹的普遍原因,而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AIDP),其最常见的类型,为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主要累及外周神经系统(PNS),而发病机制主要由CD4+T细胞参与介导。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EAN)是公认的研究人类AIDP的动物模型,在易感动物中,通过外周神经系统中同种抗原的免疫(如BPM、PO等)可以诱导EAN的发生。树突 […]
微针介导的基于多重靶向于树突状细胞的抗肿瘤DNA疫苗纳米传递系统研究 07月30日
【摘要】肿瘤免疫治疗是一种新的肿瘤治疗手段,在预防肿瘤复发、转移、治疗肿瘤病灶等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DNA疫苗是很有发展前景的肿瘤治疗性疫苗,但常规的质粒DNA注射给药免疫效应不够理想,而且存在潜在的安全问题。研制具有强大免疫应答的DNA抗肿瘤疫苗给药系统与新型给药方法是药剂学研究人员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为此,本研究针对现有DNA抗肿瘤疫苗转染率低,免疫性能不强等问题,利用树突状细胞膜表面的受体, […]
An Architecture for an Integrated Innate and Adaptive Artificial Immune System Applied to Network Intrusion Detection 07月29日
【摘要】人体免疫系统(HIS)为解决复杂问题提供了一种既独特又具有吸引力的计算模型,因而引起了计算机领域科学家的极大兴趣。利用免疫学的基本理论和模型以及迄今为止所观察到的各种免疫功能去解决复杂问题,已经逐步发展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称之为人工免疫系统(AIS)。基于AIS的算法自从被发明以来已经成功应用到诸多领域,包括计算机安全,聚类与分类,优化问题以及机器人技术等。然而,尽管AIS在某些应用中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