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站中的自我呈现与自尊的关系 04月03日
【摘要】社交网站中的自我呈现是个体在社交网站中,通过控制信息呈现的内容和方式来影响他人对自己印象的形成和改变的过程。已有研究运用问卷法、访谈法、内容分析法和实验法探讨了社交网站中自我呈现的策略、影响因素及其对个体的影响。个体因素(人口统计学差异、人格、动机、自我效能感)和观众因素都会影响个体在社交网站中的自我呈现行为;同时,社交网站中的自我呈现对自我同一性、自尊和心理幸福感也有积极的影响。本研究对 […]
癌症晚期患者家属减压支持小组工作方案设计 03月01日
【摘要】癌症是每个人的梦魇,也是幸福家庭的“噩梦”。癌症晚期患者不仅要承受身体上的痛苦,还要面对死亡的恐惧。作为癌症晚期患者的家属,一方面要为患者筹集巨额的治疗经费,另一方面又时刻担心亲人的离去。癌症晚期患者家属不仅承担巨大的生活压力,还承受着身体和心灵的双重打击。现代心理学认为,个体在遭遇不幸或悲伤时,首先会表现出震惊的态度,紧接着就是否认。当个体的矛盾心理渐渐过去,开始慢慢的正视这个消息的时候 […]
伤残人群社会工作中的困惑思考 01月13日
【摘要】在当今社会,我国的伤残人群仍然是值得引起学者们特别关注的一类庞大的弱势群体。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对我国伤残人群现存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深入研究,指出了其存在的缺陷,并认为这些缺陷会直接导致伤残人群的社会生活风险上升。笔者提出对于伤残人群来说,社会保障体制是否完善,社会支持网络结构是否完整以及社会工作事业是否顺利进行,都对其社会权益产生着直接的影响。社会支持网络结构与伤残人群获得社会支持密切相 […]
女硕士研究生缓解就业压力过程中的社会支持研究 10月11日
【摘要】随着硕士研究生队伍的不断壮大,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形势也日益严峻,有些高校或地区的硕士研究生的就业率甚至低于本科生。而女硕士研究生作为集女性、知识、青年为一体的特殊性群体,因为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就业形势更是不容乐观。女硕士研究生是女性群体中的精英,接受良好的教育,各方面的素质都比较高,是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可以说,其就业既关系到自身的发展,又关系到我国精英人才优势的发挥,甚至我国安定和谐的 […]
大学生手机依赖与社会支持及人格特质的关系研究 09月22日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及手机产品的不断更新换代,手机也已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这在给人们带来更便利的生活和无穷欢乐的同时,也逐渐带来了无法忽视的严重问题,手机的过度使用对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造成了严重的消极影响。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后备人才,也已经受到手机依赖的困扰,已有研究表明,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过分热衷于手机的休闲娱乐、通讯、社交等功能,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学习。因此,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的 […]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08月10日
【摘要】新生代农民工又称为第二代农民工、青年农民工,是指在20世纪80年代后出生在农村,年满十六岁以上,于20世纪90年代后外出打工或经商的农村青年。目前已是农民工群体的新生中坚力量,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注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关系社会安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命题。目前,对新生代农民工主观幸福感的量化研究较少,本研究对新生代农民工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探讨,将揭示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支 […]
社会支持视角下社会工作者职业困境研究 07月31日
【摘要】进入21世纪,我国的社会工作本土化、专业化、职业化进程得到进一步发展。近几年,在我国不断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同时,出现了社会工作人才大量流失的情况,这与当前我国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发展现状有着紧密关联。本文以深圳市学校社会工作者为例,以社会支持理论为基础,试图通过了解当前深圳市学校社会工作者职业发展困境、社会支持情况及其不足,为其构建一个更为完善的社会支持网络,以摆脱当前其面临较为严峻的 […]
个案工作对女性“再婚”生活适应危机的介入研究 03月22日
【摘要】本文主要以山西省朔州市JZ村丧偶女性的“再婚”家庭为研究对象,通过追踪式参与观察、深入访谈及典型案例再现等研究方法,持续收集资料,对中年丧偶女性普遍存在的心理、行为及社交方面的问题进行相应的呈现;同时深刻地发现,在中年丧偶女性的“再婚”家庭中,至今存在并不断演变着诸多的“适应危机”,主要表现为:基本的经济困窘、家庭收入支配纠纷、新增的生理负担、再婚心理调适、亲子关系紧张、多重社会排斥等等。 […]
女性农民工社会支持网络的结构分析 05月23日
【摘要】农民工群体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在建造美丽城市的同时却在遭受不平等的待遇,女性群体尤为严重,因此加强女性农民工社会支持网络,对于不断解决社会矛盾、化解群众问题、实现社会公正,促进女性群体更好融入城市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另外对于推动社会互动、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本等理论的发展完善。本文在文献查阅的基础上,更新研究方法,尝试以社会网络为视角致力于对农民工社会支持网络的结构特征、构成要素、内容分类、价 […]
工作-家庭冲突对职业倦怠的影响 06月30日
【摘要】职业倦怠最早是工业文明社会下的产物,在西方已有近40多年的研究历史,在我国也有了近30年的研究。近年来,在我国经济急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人们面临着来自家庭、工作等各方面越来越多的压力,这使得职业倦怠正逐渐成为职场中的普遍现象。职业倦怠对个人的身心健康以及组织的绩效都有一定程度的危害,甚至随着职业倦怠的增多和扩散式发展,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都会有一定的负面效应,因此对职业倦怠及其缓解方法的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