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松辽盆地乾153-59井区三维地质建模和数值模拟 10月09日

【摘要】乾153-59井区隶属于松辽盆地的乾安油田,面积约4.83Km2。该井区经过数年的开采已经进入中高含水阶段,存在单井产量低、剩余油分布不明的问题。论文综合应用地质、地球物理、钻井和试油试采等资料,通过开展油藏地质特征再认识、地质储量计算、三维地质建模和数值模拟研究,实现了剩余油分布预测,取得了以下成果:利用测井资料,确定井区为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物源方向为西南方向。广泛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河 […]

【论文下载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读秀/超星/国研/龙源/博看等资源库】

松辽盆地肇25-58井区葡萄花油层开发方案调整 10月09日

【摘要】肇25-58井区隶属于松辽盆地大庆肇州油田,位于黑龙江省大庆市肇州县境内,面积47.8Km2。葡萄花油层是典型的低渗透油藏,随着开发的不断深入,生产矛盾突出,论文在对该区地质特征进行再认识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开发特征,进行了开发效果评价,提出了开发调整方案。取得的认识成果主要有:1.利用测井资料,在小层重新划分与对比的基础上,确定葡萄花油层表现为一套完整的水退-水进旋回;PI5主要发育水下分 […]

松辽盆地乾102区块高台子油层有利区预测 12月25日

【摘要】乾102区块位于松辽盆地长岭凹陷乾安油田西南部,面积约9.65km2。区块已进入开发早期阶段,由于油藏地质特征认识不清楚,导致有利区块预测欠准确。论文采用地震资料解释、相干数据体解释、地震属性储层预测等技术,以高台子主力油层39、40小层为研究对象,重点开展了构造解释、沉积微相分析和砂体预测研究等工作,最终实现有利区预测,并提出评价井位部署建议。主要取得如下成果与认识:1.采用构造解释技术 […]

松辽盆地肇47-48井区储层评价 12月08日

【摘要】肇47-48井区隶属于松辽盆地大庆肇州油田,目前葡萄花油层由于储层特征认识不深入,导致开发中含水上升快、效率低。论文充分利用地质、地球物理及测井资料,重点开展砂体展布、储层特性和流动单元研究,最终实现储层评价,为油田开发提供基础性研究成果。获得以下主要成果:1、利用测井和录井资料,对葡萄花油层进行小层划分与对比。在建立研究区精细层序地层格架基础上,进行测井相分析,识别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 […]

松辽盆地嫩江组下部高频湖平面变化及其与有机质丰度的关系 11月26日

【摘要】松辽盆地嫩江组下部沉积期发生了大规模的湖侵事件,沉积了一套优质烃源岩,保存有丰富的古环境、古气候信息和地质事件记录,迄今为止对该时期的湖平面变化尚缺乏精细和完整的刻画。论文基于松辽盆地西部斜坡区J79井,对姚家组顶部至嫩江组二段下部近百米岩心进行了详细观察与精细描述。并且利用松科1井嫩江组岩心、吉林地区地表剖面等资料,通过沉积学,有机地化等手段恢复嫩江组下部湖平面变化情况及该时期沉积环境与 […]

齐家—古龙凹陷高台子油层储层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质量的影响 10月05日

【摘要】本文针对齐家-古龙凹陷高台子油层,采用偏光显微镜进行薄片观察,统计骨架碎屑成分及其含量,碎屑颗粒粒度及其分布,从而确定岩石类型和结构;利用偏光显微镜和阴极发光系统查明自生矿物期次主要自生矿物类型及其形成时间,明确成岩共生序列;在有机地化资料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岩石薄片镜下鉴定特征,明确储层成岩阶段;通过铸体薄片观察和图像分析系统对储层孔隙类型和孔隙结构进行描述,结合孔渗资料分析确定储集空间及 […]

松辽盆地—大三江盆地晚白垩世构造反转作用对比及其成因联系 12月25日

【摘要】晚白垩世亚洲东部陆缘属于安第斯型主动大陆边缘,中国东北地区以发育区域性陆内挤压变形为典型特征,表现为黑龙江省东部的大三江盆地现今为由三江、勃利、鸡西、虎林等数个孤立的中、新生代沉积盆地组成的残余盆地群,向西到松辽盆地挤压作用变弱,在盆地内普遍发育了挤压褶皱和逆冲变形。前人对东北地区各个盆地的构造变形序列、盆地原型、沉积充填过程及动力学机制等方面开展了较为深入的工作,并且取得了显著的研究进展 […]

松辽盆地萨北三区沉积微相特征及对储层压裂效果影响研究 11月03日

【摘要】本文应用沉积学、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以及单一砂体识别原理为指导,利用岩心资料、钻井资料、测井资料和岩石化验分析资料,以“旋回对比,分级控制”的划分方法,对比油层组划分,建立地层格架,从油组、砂岩组、油层逐级对地层进行划分,确定各级各小层的划分标志,制定小层分层标准,识别出8个一级标准层和7个二级标准层,将萨北三区西部萨尔图、葡萄花油层和高台子油层划分67个沉积单元砂层。确定河流—三角洲沉积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