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性别视角下女性意识在民族唱法中的体现 01月28日
【摘要】民族唱法作为中国三大唱法之一,极具中国传统音乐的特色、但却又饱受争议,如唱法的争议、命名的争议、演唱者表演单一的争议,以及最为人熟知的“千人一声”。随着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声乐作为专业学习内容,并登上各种类型的晚会以及比赛的舞台,这一现象背后的意识形态也日益凸显。女性参与民族唱法与民族唱法的争议性问题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女性意识在其中也起到极大的影响。女性意识的提出是随着西方女权主义的发展而 […]
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角度看中国女性译者作品中的女性主义意识 10月06日
【摘要】西方女性主义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与翻译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有效的结合,产生了大量丰富并值得关注的翻译成果,应运而生的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为翻译理论和实践提供了全新探索空间和视角。该理论从一系列的现代理论,如文化学、解构主义和文学批评等中汲取了养料,力图重构传统翻译理论中“忠实”标准,重新解读原作和译作及作者和译者之间的关系,带有浓重的政治色彩。女性主义翻译者们将翻译策略和方法作为政治武器,试图颠覆男 […]
唐代女性诗歌之女性意识研究 07月23日
【摘要】唐代在我国古代文学发展历程中是十分重要的一个阶段,也是诗歌创作的高度繁荣和兴盛时期。在男性诗歌创作高涨和繁盛的同时,受到经济发展、思想宗教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唐代也涌现出了一大批女性诗人,这些女诗人凭借其独特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方式,创作了一批体现唐代女性风格和时代特征的佳作。这些女性诗歌作品与《诗经》的富有原始性和汉魏六朝柔弱依附的女性创作不同,在诗歌题材和情感表达上都彰显了唐朝特有的女性意识 […]
- 分类:硕士论文
- 标签: word参考文献标注, 中国知网免费入口, 唐代, 女性意识, 女性诗歌,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论文, 局限性, 论文格式范文网
- 喜欢:207
- 阅读全文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小说中女性形象研究 12月27日
【摘要】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是当代文坛最具权威的拉美作家之一,他的创作以结构的新颖见长,被许多评论家称为结构主义大师,2010年瑞典皇家文学院颁发给他诺贝尔文学奖,以表彰他“对权力结构的制图般的描绘和对个人反抗的精致描写”。综观他长篇小说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淡去“中心”男性人物形象后,作品中剥落出的女性形象也颇为丰富,极具表现力和张力。本文主要从女性视角的角度出发,运用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理论以及心理 […]
克里利家族三代女性发展 09月01日
【摘要】考林·麦卡洛(ColleenMcCullough)是当代澳大利亚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她也是当代澳洲作家在海外取得成功的代表人物。她的代表作《荆棘鸟》(1971)描写了澳洲殖民早期克里利家族三代女性的发展史,同时也是澳洲女性从殖民早期到现代社会的发展历史解读。本文以新历史主义为视角,结合历史分析和文本细读,分析各个时期影响女性命运抉择的历史因素,探索《荆棘鸟》中三代女性意识发展。论文包括绪 […]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女性意识研究 05月09日
【摘要】自20世纪80年代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传入我国以来,这种女性主义理论就被广泛接受并应用于中国当代的文学批评实践,对我国当代女性小说的创作和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研究方法的改进,带给我们一种全新的批评方式和理论视角。中国当代女性作家的小说创作,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与时代精神的接轨,表征着中国当代女性作家对人性的深层探索,表明了女性意识的发展已经上升到了一种新的高度。本文尝试从女性意识的内涵与理 […]
论萧红“越轨笔致”下的《马伯乐》 12月12日
【摘要】《马伯乐》作为萧红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往往被排斥于萧红重要作品行列。作为一部具有国民性批判主题及关于抗战主题的小说,它的存在似乎不应被忽视,但仅以此来进行分析解读其价值远远不够。《马伯乐》在看似纯粹的讽刺艺术背后蕴含着相当庞杂的思想观念,萧红仿佛要将她半生逃亡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在文本中进行连结展示。这种努力是通过她独有的“越轨笔致”即女性意识将其串联起来。本文以探寻“越轨笔致”为出发点 […]
女性意识与翟永明的诗歌创作 12月02日
【摘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在中国诗坛兴起了一股后来被称作“女性诗歌”热的不大不小的文学思潮,而这股文学思潮的兴起正是以翟永明所创作的《女人》组诗的问世为标志。其后的三四年间,中国诗坛泉涌般出现了一大批具有鲜明的“女性意识”的女诗人。诗评家唐晓渡先生在其题为《女性诗歌:从黑夜到白昼》的文章中评论《女人》组诗,称正是《女人》组诗的诞生,“启示了一种新的诗歌意识”,这种诗歌意识即是后来为学界普遍使用 […]
英美澳三国小知女性形象的比较研究 10月04日
【摘要】西方文学中的小知女性是具有最广泛代表性的西方知识女性。所谓小知,是“小知识分子”的简称。而“小知女性”,主要指的是西方文学作品中出现的一些小知识分子女性形象。女性的崛起首先表现为小知女性的崛起,因此,研究小知女性形象就抓住了西方女性文学研究的牛鼻子。小知女性的涵义是指接受过一定的知识教育、自由的人格塑造、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的小知识分子女性。她们具备了知识分子的一般特征,但因其女性的独特身份 […]
城市空间的书写、身份认同的困惑与女性意识的独特表达 10月01日
【摘要】许鞍华无疑是香港影圈乃至华语影坛中一位重要的女性导演,在其三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许鞍华的电影在传统与现代、边缘与主流、本土与全球、艺术与商业之间不断协商并取得了很好的平衡。作为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香港导演,许鞍华的电影体现出了一种浓厚的香港情怀和香港意识,在“香港电影”的概念变得疑云密布的当下,这份独有的港味显得尤为可贵。另一方面,许鞍华电影中的人道主义精神又使其超越了香港,在呈现出鲜明的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