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肥大细胞来源的白介素-17在胃癌病人中的预后意义及其机制探索 01月09日

【摘要】目的白细胞介素-17(IL-17)作为一种强大的促炎症因子,在肿瘤组织中普遍存在,有效抑制了机体的抗肿瘤免疫作用。本实验旨在探究IL-17在胃癌组织中的来源、分布、功能及其预后意义,并阐述其潜在机制。方法本研究纳入了2009年2月至2010年3月在我院确诊的112例胃癌病人,运用免疫荧光双染的方法来观察T细胞亚型、B细胞、巨噬细胞、肥大细胞与IL-17共表达的情况,以鉴定IL-17的细胞来 […]

【论文下载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读秀/超星/国研/龙源/博看等资源库】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非结构蛋白NSs抑制天然免疫及促进病毒增殖机制的研究 09月23日

【摘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evereFeverwithThrombocytopeniaSyndromeVirus,SFTSV)是近年由我国科学家分离发现的一株新病毒,属于布尼亚病毒科白蛉病毒属。SFTSV感染人体可引起一类急性传染性疾病,患者表现为发热伴血小板和白细胞减少,重症病例出现多脏器衰竭,临床称之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FeverwithThrombocytope […]

IL-35诱导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细胞免疫逃逸的作用及机制 08月04日

【摘要】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MyeloidLeukemia,AML)是最常见的成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机制复杂,基因突变、遗传物质异常以及免疫功能缺陷等因素均是造成AML完全发病的重要因素。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RegulatoryTCells,Tregs)是一群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特殊细胞亚群,其既可以通过细胞-细胞接触方式直接杀伤效应性免疫细胞,又可以通过 […]

骨桥蛋白不同转录本在乳腺癌发生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06月28日

【摘要】乳腺癌是影响女性身心健康的常见肿瘤,全球范围内每年有超过13.8万人发病,并有约45.8万患者死于乳腺癌,因此对乳腺癌的防治已成为重大公共卫生议题。目前,由于缺乏完善的筛查标准和治疗靶点,乳腺癌往往在晚期才被诊断,因此,乳腺癌的早期发现是提高疗效的关键。此外,三阴乳腺癌缺乏有效的治疗靶点,而多数ER+乳腺癌患者对辅助激素疗法产生抗性。因此,迫切需要新的治疗靶点以提高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并改善传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分层诊断及去甲基化分段治疗 06月21日

【摘要】第一部分Th22细胞和Th17细胞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的差异化表达及其调控机制研究研究背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克隆性造血干/祖细胞疾病,主要表现为病态造血和高风险性向急性白血病进展。在MDS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自身免疫介导的骨髓抑制及具有清除恶性克隆功能的免疫监视系统起重要作用。T淋巴细胞克隆性扩增,临床上免疫调节治疗效果可,均提示T辅助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参与构成M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