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城乡养老文化比较研究 06月18日

【摘要】从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开始,老年人口的数量就一直在不断增加。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加之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老年人口在我国人口中所占的比重也就越来越突出。这也意味着我国的老龄化程度将会越来越严重,我国未来将面临严重的养老问题。所以,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关注养老问题不仅有理论上的意义,也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本文立足于国内外学术界对养老文化的研究,通过对不同学者研究成果的研读,以求对这 […]

【论文下载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读秀/超星/国研/龙源/博看等资源库】

《体验汉语商务篇》与《经理人汉语商务篇》的比较研究 06月08日

【摘要】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间的商贸往来日益增多,商务汉语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在其教学实践中,教材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材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因此对商务汉语教材的研究与改进也变得极为重要。本文旨在根据商务汉语的特点及其定位,对两部商务汉语教材——《体验汉语商务篇》和《经理人汉语商务篇》的编写方案、词汇、语法、课文以及练习方面逐一进行比较分析。词汇部分与课文部分用统计法将两书中 […]

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英汉新词比较研究 05月31日

【摘要】近年来,认知语言学发展迅猛。研究语言本身已不再是很多学者的兴趣之所在,他们转而关注语言的社会维度,研究语言变异,认知语言学的社会转向油然而生。新词是语言中最敏锐的部分,是见证社会发展变化的风向标。新词是指日常生活中新出现的词汇或者被赋予了新意义的旧词汇,用来反映新现象、新概念、新发明等。自1980年以来,科学技术在这个信息时代飞速发展。同时,中国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给全社会带来了巨大变化。 […]

卷草纹样在现代女装高级定制中的应用及比较研究 10月30日

【摘要】航海时代、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逐步拉近了中国与世界先进文化之间的距离,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同时严重冲击着中国传统“纹”化与审美观念。卷草纹样作为中国传统“纹”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代表性纹样在现代设计中的严重缺席促使保护卷草纹样这一历史性的文化瑰宝成为设计者重要的历史使命。据相关调研发现,前人对卷草纹样的演变发展以及平面设计、家具设计等领域都有相关的研究,而卷草纹样在女装高级定制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资料相 […]

中国近代文人画与欧洲现代派绘画比较研究 10月30日

【摘要】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处于内忧外患的历史时期。文人画作为中国绘画的典型形态发展到此时被激进的有识之士一阵口诛笔伐。正当传统文人画似要步入穷途之时,新一代文人画家继承并发扬了这一传统,锲而不舍地追求“带有文人之性质”的近代文人画。与此同时,在欧洲画坛孕育的巨大变革也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席卷了整个西方社会。现代派绘画以偏离传统写实风格的形态,宣示了画家主观精神的决定性作用。欧洲画家们再也不满足 […]

儒家与基督教“孝”文化比较研究 10月30日

【摘要】“孝”作为人类代际之间的一种基本普世价值观、一种重要的伦理理念、一种美好的道德情感、一种强制的行为规范,受到世界上各个民族在不同时期的广泛认定与推崇。这些共通性铸就了不同文明间相互理解与对话的基石。在共通性基础上,不同文明的起源与发展演绎的方向却大相径庭,又给“孝”范畴带来显著的文化与本质的差异。“孝”文化在明显趋同性基础上的所产生的根源差异,遂成为中西文化对比所研讨的核心问题。中华文明尺 […]

春秋战国时期三晋学者世界观比较研究 03月22日

【摘要】春秋战国时期的三晋思想文化是中国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三晋这片热土上,活跃着一批中国思想文化的先驱,有春秋时期的董狐、史墨、师旷等早期史官,还有战国时期法家的李悝、商鞅、韩非,名家的惠施、公孙龙,纵横家苏秦、张仪,儒家的子夏、荀子,兵家的吴起、尉缭,杂家的尸佼等等。关于他们思想论著的个案研究,学术界向来十分丰富。本文旨在从思想家的世界观角度对三晋学者群体性的思想特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 […]

用周恩来精神培育大学生比较研究 03月22日

【摘要】周恩来精神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融合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共产党人优秀品质完美结合的典范。周恩来精神不仅是我们党、我们国家、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而且是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是我们当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最好的素材、最生动的素材和最有价值的素材。引导大学生立志学习周恩来精神,自觉践行周恩来精神,坚定理想信念,能够像周恩来那样把自己的人生追求 […]

文明古国的戏剧比较研究 10月31日

【摘要】卡塔卡利是印度重要的戏剧形式之一,京剧是中国重要的戏剧形式之一,同为两大文明古国,同为两大戏剧艺术,它们承载着各自民族的历史特征与审美选择,虽然文化背景截然不同、社会意识、社会行为风格迥异,但是,二者在起源、成熟、兴盛、表现等等方面,却展现出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文章主要选择了文明古国中的本土戏剧艺术兴盛原因角度,将二者进行了比较观察,旨在探究不同地域空间艺术文化形式在社会认知体系中的存在价 […]

中缅“象脚鼓”乐器文化比较研究 10月31日

【摘要】中国傣族与缅甸掸族是两个同源的跨界民族,两个民族都是由汉代百越中的一支滇越为发展源头,并在公元之初或1世纪时,从珠江西迁至中国云南省中部。公元8世纪一部分又逐步迁徙到缅甸地区繁衍生息。作为同源的跨界民族,傣族与掸族在生产、生活、信仰和文化等方面均有着紧密的血缘关系。从生产上看,两者都属于农耕民族,无论从我国傣族居住地,还是在缅甸掸族的居住区,都可以得到众多详实的田野依据。从生活上看,两者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