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至民初纳兰词批评研究 12月13日
【摘要】纳兰性德可以说是清代文学星系中一方璀璨夺目的存在,他的创作涉及诗、词、文、赋诸多领域,这其中又以词最具特色。纳兰以纯抒“性灵”为创作旨归,纳兰词以“情”为主的特点成为历代批评家之共识。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纳兰词在经历过早期的广泛流传后,陷入了一段时间的沉寂,后在嘉庆道光年间开始流行,逐渐成为清词论家们热衷探讨的对象,在清代特别是晚清以来的众多批评文本中都有涉及纳兰性德其人其词。清代初期是纳 […]
王先霈圆形批评论研究 12月13日
【摘要】圆形批评论是王先霈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来的文学批评观,其倡导建设辩证的、感悟与理性融合的、适合文学审美特性的文学批评。虽然其已在国内学术界引发了较大的影响,但其学术价值还没有充分地发掘出来。有鉴于此,本文的主旨即以他的圆形批评论为中心,通过探寻其理论渊源,解读其理论特征以及其意义、价值和问题来阐释这一文学批评理论。从而凸显其在我国当代文学批评理论建设中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全文分为五部分 […]
厉鹗文学思想研究 12月13日
【摘要】厉鹗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其论著非常丰富。目前学术界对于厉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立足于厉鹗诗作的具体分析,研究厉鹗诗歌的特点;二、全面把握厉鹗词学思想的基础之上,考察厉鹗词作的审美风格,三、理清浙派的发展脉络,探求厉鹗与浙派的关系。对于厉鹗文学思想的研究,则有较大的空间。厉鹗对文学问题的思考主要体现在他的词论和诗论中,虽然厉鹗没有完整的文学批评论著,但散见于他的序跋文章以及论词 […]
雅斯贝尔斯悲剧理论研究 12月13日
【摘要】作为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主要代表,雅斯贝尔斯在继承克尔凯郭尔、尼采以及胡塞尔哲学的基础上,提出了生存哲学的理论框架。雅斯贝尔斯对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进行了改造,将人的生存提到哲学的基础地位,建构了别具一格的哲学体系,提出了“生存”、“临界境遇”、“密码”、“超越”、“大全”等一系列独特的生存哲学范畴。作为雅斯贝尔斯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雅斯贝尔斯的悲剧理论是其“密码”论的重要一维。在继承亚里 […]
论谢榛的诗歌意象批评 12月12日
【摘要】“意象批评”是我国古代文论中极富民族品格、民族特色的一种批评方法。谢榛的诗学论著《四溟诗话》诗学思想丰富而精深,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其在批评文体、话语方式和语言风格诸方面所秉具的理论品质和诗性特征,比较集中地体现在他所采用的这种以譬喻言说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意象批评”上。以“意象批评”为切入点和研究对象,从原材料出发,对谢榛的诗学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学批评方法的特殊价值进行探 […]
论虹影与杜拉斯小说的自传式书写 12月12日
【摘要】虹影是中国当代文坛上一位独具特色的女性作家。她的自传体小说《饥饿的女儿》一经发表就引起广泛争议,《好儿女花》作为《饥饿的女儿》后续,为虹影小说的自传式书写进行了补充。无独有偶,杜拉斯这位享誉国际的作家,以《情人》斩获法国“龚古尔”文学奖,后又发表《来自中国北方的情人》(又名《中国北方的情人》),再次对自身的成长体验、情爱经历进行了回忆的书写。虹影与杜拉斯,其自传式书写的小说成为最具代表性的 […]
陈染与法国文学 12月12日
【摘要】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版图上一位不容忽视的女性作家,陈染在自己近三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始终致力于书写女性的生命体验,形成了具有鲜明辨识度的艺术特点。事实上,陈染作品中文学风格的形成既受益于长久以来域外文学对其不断的滋养,又同其自身在接受影响之后的主动创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在近年来的陈染研究中,域外文学与陈染创作之间的相互关联并未得到学界充分的重视。因此,本文尝试以具体的作品分析为切入点,选取法 […]
佛性情怀观照艺术与人生 12月12日
【摘要】自佛教传入中国以来,其在中国文学史和艺术史上产生了长久的影响,并一直深受作家和艺术家的欢迎。很多艺术家与文学家或在个人人生坎坷的境况之下,想借宗教的外衣掩护自己,以慰藉自己的灵魂;或离群独居,隐世悟道,借以逃避黑暗现实。正因如此,信仰佛教则常常被人误认为人生观消极避世。在我看来,这只是一种对佛家思想的一种错误理解,而真正的作家和艺术家,能够把佛学思想和人生观与艺术观处理的很融洽,丰子恺就是 […]
《诗镌》、《新月》、《诗刊》与新月诗派的发生与流变 12月12日
【摘要】新月诗派是现代中国新诗史中一个重要文学流派,对新诗的艺术进步作出过重要贡献。新月诗人们心怀着对诗歌艺术的满腔热血,孜孜以求于提升诗歌艺术魅力,创立了较符合新诗发展创作规律的理论;同时他们用丰富的创作实绩来实践着自己的理论。这些理论和创作上的实践纠正了早期新诗创作的混乱局面,巩固了新诗在文坛的地位,促进了新诗艺术水准的提高,对新诗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对新月诗派的总体纵向性研究有着重要 […]
论阎连科对工业化语境中农村农民的关注 12月12日
【摘要】阎连科作为当代文坛豫军的重要一员,自觉继承现代中国乡土小说的传统,将目光始终投向那个生养自己的土地,他用自己质朴的文笔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工业化语境下农村农民的众生相。同时,阎连科凭借自身对现实主义文学的痴迷与坚守,为我们呈现了在现实主义精神基础上糅合了巴赫金狂欢化与对话体叙事风格而形成的独特文体特征。对此,本文从如下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章主要分析阎连科对农村工业化进程中的二元对立境况的书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