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督教对安徒生童话的影响 12月14日

【摘要】安徒生的童话故事在中国的传播已有百年历史,但笔者认为他的童话故事于中国读者而言只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人”。限于时代政治大环境的影响,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于安徒生童话的研究是有偏差的,刻意忽略了许多值得探讨研究的地方。随着改革开放时代的进步,被忽略的安徒生童话与宗教神学关系的研究也逐渐展开了。也正是因为安徒生及其童话与基督教之间有密切的联系,才使得他的童话不仅仅是以儿童为读者,也是以成人为读 […]

【论文下载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读秀/超星/国研/龙源/博看等资源库】

印尼语与汉语语音对比研究 12月14日

【摘要】语音教学一直是第二语言教学的一个基础部分和重点部分。这几年学汉语的印尼学生越来越多,但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能说好汉语的却不多。语音的标准与否是语言学习的检测标准之一,为解决语音发音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汉语与印尼语语音音素的异同,让印尼学生利用相同点提高学习汉语的效率,同时注意一些不同点,找到自己的不足进行纠正弥补,从而能够更好地学习汉语。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印尼语辅音音素、印尼语元音音素、印尼 […]

论清代李商隐诗歌艺术批评 12月13日

【摘要】李商隐是中国古代极具艺术独创性的诗人及骈文家,但在宋以前他更多是以文称世,直至北宋初西昆派出现,李商隐的诗歌才得以被广泛推崇。即便如此,宋元明三代对李商隐诗歌的研究仍然处于低落时期,明清之际,江左文人变革诗歌价值观念,主张以“变”的审美观进行诗歌批评,这才使得李商隐诗歌进入了更多学者的研究范围。清代时期,对李商隐诗歌的艺术批评出现了一个高峰期,此时期李商隐诗歌的研究者剧增,并达到了前所未有 […]

叶朗“美在意象”说研究 12月13日

【摘要】从20世纪初开始,中国现代美学就处于一种开放性过程,中西思想会冲结合,传统美学努力寻求现代转型。叶朗融合传统美学和现代美学,寻找东方美学和西方美学的契合点,以一种文化大综合的视野,将“意象”这一中国传统审美范畴提升到了美之本体的地位,明确提出“美在意象”。叶朗之“美在意象”,既充分吸收了中国古典美学重体验的感性直观思维方式和“天人合一”、以“道”“气”为世界及人之本源的哲学源泉,又从西方现 […]

清至民初纳兰词批评研究 12月13日

【摘要】纳兰性德可以说是清代文学星系中一方璀璨夺目的存在,他的创作涉及诗、词、文、赋诸多领域,这其中又以词最具特色。纳兰以纯抒“性灵”为创作旨归,纳兰词以“情”为主的特点成为历代批评家之共识。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纳兰词在经历过早期的广泛流传后,陷入了一段时间的沉寂,后在嘉庆道光年间开始流行,逐渐成为清词论家们热衷探讨的对象,在清代特别是晚清以来的众多批评文本中都有涉及纳兰性德其人其词。清代初期是纳 […]

王先霈圆形批评论研究 12月13日

【摘要】圆形批评论是王先霈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来的文学批评观,其倡导建设辩证的、感悟与理性融合的、适合文学审美特性的文学批评。虽然其已在国内学术界引发了较大的影响,但其学术价值还没有充分地发掘出来。有鉴于此,本文的主旨即以他的圆形批评论为中心,通过探寻其理论渊源,解读其理论特征以及其意义、价值和问题来阐释这一文学批评理论。从而凸显其在我国当代文学批评理论建设中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全文分为五部分 […]

厉鹗文学思想研究 12月13日

【摘要】厉鹗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其论著非常丰富。目前学术界对于厉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立足于厉鹗诗作的具体分析,研究厉鹗诗歌的特点;二、全面把握厉鹗词学思想的基础之上,考察厉鹗词作的审美风格,三、理清浙派的发展脉络,探求厉鹗与浙派的关系。对于厉鹗文学思想的研究,则有较大的空间。厉鹗对文学问题的思考主要体现在他的词论和诗论中,虽然厉鹗没有完整的文学批评论著,但散见于他的序跋文章以及论词 […]

雅斯贝尔斯悲剧理论研究 12月13日

【摘要】作为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主要代表,雅斯贝尔斯在继承克尔凯郭尔、尼采以及胡塞尔哲学的基础上,提出了生存哲学的理论框架。雅斯贝尔斯对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进行了改造,将人的生存提到哲学的基础地位,建构了别具一格的哲学体系,提出了“生存”、“临界境遇”、“密码”、“超越”、“大全”等一系列独特的生存哲学范畴。作为雅斯贝尔斯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雅斯贝尔斯的悲剧理论是其“密码”论的重要一维。在继承亚里 […]

论谢榛的诗歌意象批评 12月12日

【摘要】“意象批评”是我国古代文论中极富民族品格、民族特色的一种批评方法。谢榛的诗学论著《四溟诗话》诗学思想丰富而精深,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其在批评文体、话语方式和语言风格诸方面所秉具的理论品质和诗性特征,比较集中地体现在他所采用的这种以譬喻言说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意象批评”上。以“意象批评”为切入点和研究对象,从原材料出发,对谢榛的诗学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学批评方法的特殊价值进行探 […]

论虹影与杜拉斯小说的自传式书写 12月12日

【摘要】虹影是中国当代文坛上一位独具特色的女性作家。她的自传体小说《饥饿的女儿》一经发表就引起广泛争议,《好儿女花》作为《饥饿的女儿》后续,为虹影小说的自传式书写进行了补充。无独有偶,杜拉斯这位享誉国际的作家,以《情人》斩获法国“龚古尔”文学奖,后又发表《来自中国北方的情人》(又名《中国北方的情人》),再次对自身的成长体验、情爱经历进行了回忆的书写。虹影与杜拉斯,其自传式书写的小说成为最具代表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