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卡森·麦卡勒斯小说中的“他者”和其积极意义 06月13日
【摘要】卡森.麦卡勒斯是美国文学史上极富盛名的作家之一,更是美国南方文学史上的重要代表人物。她出名甚早,二十岁初就出版了《心是孤独的猎手》。从那之后《金色眼镜里的映像》、《婚礼的成员》、《伤心咖啡馆之歌》和《没有指针的钟》陆续出版。批评家们主要将视角投注于一群生活在怪诞世界里的畸形人,他们生存在爱意衰竭的土地,生活封闭而又孤独,另外评论家关注的主要主题就是异族通婚,性别混乱或者是暴力血腥。因此,他 […]
论社会环境与青少年健康发展 06月13日
【摘要】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希望。他们的健康发展与否不仅影响和制约着其科学文化素质的发展,而且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青少年的成长发展与社会环境状况息息相关。近来年,我国社会经济不断繁荣发展,社会进步带来的新思想新观念在丰富青少年的精神世界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和消极因素,对青少年的 […]
论美国新品格教育及其对我国小学道德教育的启示 06月13日
【摘要】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道德相对主义、价值澄清模式在美国学校教育实践中的盛行,使得青少年道德急剧恶化,为了扭转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失败现状,新品格教育应运而生。新品格教育通过对学校道德教育实践的批判与反思,在传统品格教育的基础上融合了其他各派德育模式的优点,形成了实践性和操作性较强的德育模式,得到了美国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并迅速在美国学校重新流行。虽然当前我国小学道德教育取得了一系列 […]
从布迪厄社会学角度看鲁迅小说集《故事新编》译者的惯习 06月13日
【摘要】本文以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的社会学理论为框架,研究鲁迅小说集《故事新编》杨宪益夫妇和蓝诗玲两个译本中体现的译者惯习,以及影响惯习形成与发展的场域和资本等社会文化变量。本文旨在通过译本对比研究,分析译者翻译策略,体现布迪厄社会学理论框架与翻译理论研究进行跨学科结合的可行性。本文从微观与宏观两个层面对《故事新编》两译者的惯习、场域和资本进行研究。微观层面是通过收集原文本中的文化专有项,结 […]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实证研究 06月13日
【摘要】社会化进程不断推进的形势下,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各方面的交往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成员从民族地区走出来,散居于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之间,从而使民族间的交往程度更加明显。面对频繁的交流,消除民族间的隔阂与误会,减少不必要的麻烦与冲突,要求青年一代大学生必须树立正确的民族观。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既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升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警惕民族分离主义对我 […]
Pr_2InNdO_7、MoO_3/TiO_2和Bi_2S_3/BiOBr光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性能 06月13日
【摘要】人类对资源过度的开发和利用,极大的破坏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因此,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全球世界各国关注的一个主要问题。近年来,光催化技术作为一种“绿色”技术,环境污染可以用光催化技术进行处理,光催化技术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价值,正是因为光催化技术的优点,其受到了广大科研工作者的极大的关注,而且光催化技术逐渐成为了科研工作者研究的热点之一。到目前为止,TiO2、ZnO、W03等金属氧化物,这些光催化 […]
影视表演中表情语言的研究 06月12日
【摘要】人类的表情语言是人们表达个人情绪、展示心理活动的重要媒介。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电影事业快速发展,摄影机作为电影电视拍摄的重要工具,通过镜头演员的表演特别是面部的表情更加细致地被放大展现在观众面前,完全打破了很长时间以来舞台表演只能在站在台上欣赏的局限,进而对演员面部表情的表演引发了更多的关注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表情语言的运用例如眨眼、挑眉以及抿嘴等各种表情语言的运用都会对一个 […]
管勇绘画中的图像符号探析 06月12日
【摘要】经过政治波普、玩世现实主义、艳俗艺术等潮流之后,中国当代艺术发生了很大变化。绘画语言中符号化、图像化倾向愈加明显。受到王广义、张晓刚、方力钧等“明星艺术家”的影响,一些艺术家“找到”了所谓成功捷径——形式化的、有眼球效应的特殊符号,这种简单的模仿缺乏应有的思考深度,产生了许多空洞的、无效的、泛滥的、无语义指向的绘画作品。当然,已有些年轻艺术家在按照自己的意识观念进行实践性探索,并取得了令人 […]
论行动目的在角色塑造中的作用 06月12日
【摘要】“心理学”虽然是研究社会中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根据这一学科的基本原理,具体到戏剧人物角色表演创造中,角色的心里意识、矛盾的阐释、从动作到行为的有效控制的表演,都构成了表演者创造角色走向成功的表演规律和完成角色创造。所谓表演的真实,就是在探索人物角色心理活动、理解人物的心理活动和表演角色的行动和行为得演的恰当,演的有逻辑性,演的让人清晰易懂。人不可能一直在潜意识和灵感下创作,这个世界 […]
大学生群体对微博谣言的认知和行为状况的调查 06月12日
【摘要】几千年来,谣言作为一种困扰社会的传播现象,因具有可以造成社会恐慌的危害性而备受关注。在大众传播媒介出现之前,谣言主要通过人际方式传播;在大众传播媒介,特别是互联网普及之后,谣言开始借助新媒体的力量,提升了传播和扩散的速度,扩大了影响力和影响范围。微博谣言,是指以网络互联设备为终端媒介、以微博为传播平台、通过网络途径散布的后被证实为虚假信息的微博信息。微博谣言没有特定的受众,每一个用户的随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