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集约型城镇化及其综合评价研究

中国集约型城镇化及其综合评价研究

作者:师大云端图书馆 时间:2015-06-06 分类:期刊论文 喜欢:3278
师大云端图书馆

【摘要】城镇化是一个国家或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经过程,是一次经济社会全面而深刻的转型与变革,是一种向全社会快速地普及现代发展文明的方式,不可逾越。尤其是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的高度关联性,使得世界各国都特别重视这—增长动力的演进,以期在城镇化进程中获得长足的进步。当今全球正处于城镇化发展的浪潮中,中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并没有固步自封,而是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全球化背景下这一浪潮的洗礼。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城镇化在波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了浓厚的“政治命令色彩”,也就是说当时的中国政府主导着以城镇人口比重测算的城镇化水平的升降。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着力建设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主体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愈发重要,这也使得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城镇化发展表现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并存的双重特征。仅仅从“自上而下”地发动城镇化这一层面考察,中国从政府角度发动城镇化的动机十分之强,也非常明显,这主要是源于城镇化与经济增长具有的正向依存关系。回顾中国政府近两次的城镇化发展战略的提出,可以发现它们均与经济危机的爆发有着较强的关联性。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的外向型经济受到严重影响,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小城镇、大战略”,以应对这一强烈地负面冲击;二十年后世界性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政府首先打出了“投资牌”,在“四万亿”的投资效应逐渐释放以后,中国经济再次陷入了增长乏力的困局,这使得中国政府又一次将关注点转向城镇化,在中共中央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新四化”发展战略中,城镇化一词再次出现。表面上看,这两次城镇化发展战略的提出似乎都是为了扩大国内需求与刺激经济增长,有着异曲同工之处。的确保增长都是这两次城镇化发展战略中不容置疑的要义,但是最近一次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还包含着另一层意蕴——转型,这是与“小城镇、大战略”最大的不同之处。2011年,中国的城镇人口比重已超过50%。从世界城镇化的实践经验来看,这不仅是“农村主导型”社会向“城镇主导型”社会的转折点,也是“城市病”集中爆发的转折点。中国政府也意识到过去多年城镇化粗放发展滋生的种种负面影响已到了不可回避的时期,希望通过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将经济转型与社会转型有机融合,再保经济增长的同时最大程度释放“改革红利”,实现经济的转型,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并同步提高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和质量。由此,我们不禁想问:“新型城镇化发展是作为战略提出的,那么如何实现这一战略呢?”本研究认为,集约型城镇化是践行新型城镇化的题中要义、加快新型城镇化实现的有效途径。那么,何为集约型城镇化呢?这个问题是在本研究的第三章中予以解决的。所谓集约型城镇化就是以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为基准,以科学发展观理论和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规划为指导,以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为基本原则,以人的无差别化综合发展为核心目标,以内生和外生的多元因素为动力,最终实现城镇经济精明增长、乡村传统型的社会向城镇现代型的社会转变、现代文明城乡全面共享的和谐状态。在集约型城镇化推进的过程中,城镇空间结构布局日益紧凑、人口规模渐次合理、产业集聚度逐渐提高、产业集约发展和支撑能力逐渐增强、资源利用日趋集约、生态环境不断美化。因而,新型城镇化与集约型城镇化相比较而言,前者是一种发展战略,后者则是在这一战略指导下形成的一种城镇化发展路径或模式。在中国处于改革大潮的时代背景下,开展集约型城镇化的研究工作有着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意义。从理论层面看,基于此角度的城镇化研究成果并不多,是对这一领域的一个补充;从实践视角看,集约型城镇化是全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是加快实现“四化”同步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全面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保障。有鉴于此,本文对中国的集约型城镇化展开了系统化的研究。本研究共分为九章,由基础分析、重点分析和总结分析三大部分组合构成,其中,重点分析共计六章的研究内容形成了总论-分论-总论的框架结构。基础分析部分由导论和文献综述两部分构成。第1章导论主要是简要阐述本研究的背景、意义、内容、重点与难点以及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第2章文献综述主要是针对现有的与城镇化发展相关的理论、城镇化的基本问题以及集约型城镇化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可以发现城镇化发展的理论基础是比较扎实的,以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为根本目标的集约型城镇化课题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且仍然存在需要深入研究的以下几个方面内容:一是,集约型城镇化的内涵是什么、需要处理哪几大关系;二是,集约型城镇化的动力架构是怎样的一个组成、运作机理是如何的;三是,集约型城镇化发展的水平如何测度和评价,中国城镇化发展的集约度如何;四是中国实现集约型城镇化发展的空间结构以及支撑体系又有哪些内容。重点分析部分由总-分-总框架结构的七章内容组成。重点分析的总论部分是本研究的第3章。这一章是最为重要的一章,是保障后续研究不至于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理论研究分析。在这一章中,通过城、市、镇、乡村以及集约、集中、集聚、紧凑等基本概念的分析,引出了集约型城镇化的内涵。本研究认为集约型城镇化既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城镇化,也不同于新型城镇化。一方面,集约型城镇化的内涵要大于外延小于一般意义上的城镇化,集约型城镇化更加注重城镇化的内涵发展与质量提升;另一方面,集约型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本质体现,新型城镇化更适合作为一个总体性战略,而集约型城镇化则是实施这一总体性战略的具体操作途径或模式。重点分析的分论部分则是本研究的第4至7章。第4章从影响城镇化发展的四个外生性因素和五个内生性因素开始分析,进而归纳总结出集约型城镇化发展的四大动力,即制度保障力、产业驱动力、资源支撑力与环境约束力。这四大动力并不是各自简单地对城镇化施加影响,而是通过交错复杂的相互联系,协同推动城镇化的集约发展,进而形成了推动集约型城镇化演进的、相互作用的四大动力机制:制度保障机制、产业驱动机制、资源支撑机制以及环境约束机制。分论部分的第5章是较为核心的一章,是对中国省域的集约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的定量研究。在该章中,本文构建了三层的集约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由集约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指数1个指标构成的综合层,由经济、人口、空间、社会、资源与环境共六个维度指标构成的维度层,由46个指标构成的基础层。基于这个指标体系,因子分析法和系统聚类分析法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的省域集约型城镇化呈现出差异化、梯度化、逆梯度化、不协调化的发展态势,并认为中国的集约型城镇化发展应该是多维的、综合的、区域协调的、可持续的一个过程。分论部分的第6章是比较重要的一章,主要针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的城镇化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展开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的实践历程可以发现,中国的城镇化发展表现出良好的态势,这一时期中国的城镇化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初期的平稳发展阶段和中期的快速发展阶段。在两个发展阶段中表现出了五个具体的特征:城镇化发展的增势强劲且持续、水平依然滞后、空间分散与集中共存、二元结构特征明显、区域发展差异显著。同时,本研究也发现,有五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在中国城镇化进程中暴露出来,并制约着中国城镇化的持续与健康发展。这也是在集约型城镇化发展实践过程中亟需解决的五大问题:制度创新产品输出滞后、产业发展支撑强度不高、公共产品供给规模不足、资源承载能力相对薄弱以及生态环境约束日益趋紧。分论部分的第7章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章,是使用了描述性统计和经验总结方法从国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的城镇化发展经验中,寻找有利于中国推进集约型城镇化启示的分析研究。在这一章中,本文选取了英国、美国、德国三个发达国家和墨西哥、印度、韩国三个发展中国作为案例,从它们的城镇化发展历程中总结出若干条宝贵的经验,并由此发掘了对中国推进集约型城镇化的启示。这些启示主要集中在空间布局、人口分布、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六个方面上。本研究的第8章是重点分析环节的又一个总论,这一章在第3至7章的基础上对中国集约型城镇化的发展进行了总体性的战略分析。该章从集约型城镇化发展的总体思路入手,阐述了推进集约型城镇化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以及核心要点;更进一步对集约型城镇化的空间结构、支撑体系以及政策路径进行了探讨。分析表明,中国的集约型城镇化要坚持人本城镇化为核心,要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打造合理的空间结构,即要形成科学合理的“扁塔状”的宏观科层城镇体系结构,要形成协调发展的“五个中心、四足鼎立”的中观城镇区域格局,要形成“集约化、功能完备”的微观城镇内部有机统一的系统;同时,也要完善支撑体系建设,既要选择合理产业、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强化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也要加强物质和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基础设施领域的支撑能力;另外,集约型城镇化这艘“巨轮”能否顺利航行,需要来自制度、规划、产业、资源、环境等领域的一系列措施予以保障的。总结分析部分是由最后一章的内容构成。第9章是研究的基本结论和后续展望。在该章中,我们对前文的各章研究进行梳理,从中总结出了几个基本的结论,如集约型城镇化的数理研究和微观机理研究需要加强、集约型城镇化是全面、综合、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过程、集约型城镇化是实现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有效途径、集约型城镇化是布局合理与支撑强化的演进过程以及集约型城镇化的评价需要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另外,对后续研究需要着力突破的几个要点和几个方向进行了阐述,如集约型城镇化的制度创新体系设计、最优城镇人口规模、城乡共享成果机制。在共计九章的研究内容中,经过审慎思考后,笔者认为本研究可能存在如下五个创新点:一是,本研究对集约型城镇化的内涵外延进行了全面再界定、再释义。尽管已有少量学者对集约型城镇化的内涵进行了解读,但他们对集约型城镇化的定义并没有同时涵盖经济、人口、空间、社会、资源、环境六个维度,只是集中于其中某一个或几个方面加以阐释,而且近年来中国城镇化发展的背景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些都要求我们重新释义集约型城镇化。因此,基于城镇化发展的新问题和新背景,参考已有学者的研究成果,笔者努力对集约型城镇化的内涵进行了全面的再界定。本研究认为,集约型城镇化是一个涉及经济、人口、空间、社会、资源、环境六个维度的和谐共生发展的过程,它要严格遵循城镇化发展的基本科学规律,要以科学发展观理论和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规划为指导,要以人的无差别化综合发展为核心目标,要以内生和外生的多元因素为动力,最终实现城镇经济的精明增长、乡村传统型社会向城镇现代型社会的转变、现代文明城乡全面共享的和谐状态。二是,本研究对集约型城镇化、一般意义上的城镇化和新型城镇化进行了区分。本研究认为,一般意义上的城镇化主要是指人口和产业向城镇的集中现象,而集约型城镇化不仅涉及人口和产业的内容,还包括了空间、社会、资源和环境等内容,集约型城镇化的内涵要大于、外延小于一般意义上的城镇化,相较于其它类型的城镇化,集约型城镇化处于统领地位。尽管,2012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新型城镇化是低碳、绿色、集约、智能的城镇化,”但是,我们认为,新型城镇化与集约型城镇化相比较,前者更适合作为一种城镇化的总体发展战略,后者则是在这一战略指导下形成的、能够很好地体现前者本质的一种城镇化发展路径或模式。三是,本研究挖掘了集约型城镇化的动力和动力机制。本研究认为,集约型城镇化发展拥有四个动力,即制度保障力、产业驱动力、资源(自然资源和非自然资源)支撑力与环境约束力,而且这四个动力并不是各自简单地对城镇化施加影响,而是通过交错复杂的相互联系,协同推动城镇化的集约发展:制度总揽全局为集约型城镇化发展保驾护航,三次产也的集约协调发展及其结构转换为集约型城镇化提供了基本动力,自然资源和非自然资源的集约、高效、充分利用则为集约型城镇化的提质扩容给予了坚实地支撑,生态环境约束则倒逼了制度设计、产业发展和资源使用的变革从旁策动集约型城镇化发展。另外,本研究认为,在四大动力协同推进推动集约型城镇化演进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四个机制,即制度保障机制、产业驱动机制、资源支撑机制以及环境约束机制。四是,本研究设计了集约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指标选取的原则,为了全面反映集约型城镇化的本质,本研究设计了一个具有三个层次的集约型城镇化发展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这三个层次分别是:由1个集约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指数构成的综合层,由经济维度、人口维度、空间维度、社会维度、资源维度、环境维度共6个维度指标构成维度层和由46个分项细类指标构成的基础层。五是,本研究对中国省域的集约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在完稿之际,作者对众多关于城镇化的相关研究资料的搜索和分析的结果表明依然鲜有学者开展这项工作,因此,本研究这一方面的工作具有一定的实际价值。从因子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方法下的综合评价结果中能够清晰地看到,中国省域的集约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表现出了四个显著的特征:省域的差异化、区域的梯度化、个别省(市)的逆梯度化、区域内外部的不协调化。另外,基于中国省域集约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结果,本研究认为:中国的集约型城镇化发展应该是多维全面综合的一个发展过程;中国的集约型城镇化发展应该是可持续的一个发展过程;中国的集约型城镇化发展应该是区域协调的一个发展过程。
【作者】李标;
【导师】丁任重;
【作者基本信息】西南财经大学,区域经济学,2014,博士
【关键词】集约型;城镇化;综合评价;因子分析;聚类分析;评价指数;

【参考文献】
[1]魏延平.子洲油田武家湾区油藏富集规律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专业学位),2012,硕士.
[2]张寒.基于图形化衬底的石墨烯定点制备及应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
[3]李德宝.专利申请审查及专利无效宣告程序中禁止反悔原则的适用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民商法学,2012,硕士.
[4]李兴龙.带变号Green函数三阶三点边值问题的正解[D].兰州理工大学,应用数学,2013,硕士.
[5]冯宜彬.Lp-空间中对凸体的若干问题研究[D].三峡大学,应用数学,2014,硕士.
[6]赵刚.美国加紧制定巡航导弹防御计划[J].飞航导弹.2002(11)
[7]许冰.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互动关系及就业政策研究[D].聊城大学,劳动经济学,2014,硕士.
[8]付一凡.脉冲微孔喷射法均匀球形微米级粒子的制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材料学,2013,硕士.
[9]李灿.基于标记位图的流分类算法及应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2012,硕士.
[10]余友谊.受损加筋板极限强度及可靠性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结构工程,2004,硕士.
[11]李琳.单元机组性能在线监测系统开发及电站运行数据的知识发现研究[D].东南大学,2005.
[12]王晓东,许占文.高效关联规则数据挖掘算法研究[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02,04:329-333.
[13]黄景.大孔径闪烁仪的改进测试及应用分析[D].安徽农业大学,气象学,2011,硕士.
[14]张众.小型语音识别系统的研究和开发[D].天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2004,硕士.
[15]张晓东.对品牌标志设计课程设计伦理意识的探索与思考[J].美术大观,2014,03:159.
[16]单云,张红琳,彭智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检测蔬菜中噻虫啉的含量[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4,06:1-5.
[17]李敏.生土复合墙结构抗震性能与设计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2013,硕士.
[18]梁玉梅.第一人称指示语在中国作者和英语母语作者英语社会科学类论文中的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2013,硕士.
[19]蒋海亮.环形弹簧力学性能分析[D].河北大学,固体力学,2014,硕士.
[20]汤威.竹质工程材力学性能及弹性模量测试方法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结构工程,2014,硕士.
[21]张旭.矽线石标准物质研制[D].吉林大学,化学工程,2013,硕士.
[22]柯锌历.乔治·布什和托尼·布莱尔对伊宣战演说的及物性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2013,硕士.
[23]王苏.联通张掖分公司竞争战略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工商管理,2013,硕士.
[24]杨刘涛.基于资源整合过程的资源禀赋对资源整合能力的关系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企业管理,2012,硕士.
[25]王继红.OPRO公司研发人员激励机制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工商管理,2014,硕士.
[26]吴竹林.硫酸钠侵蚀混凝土材料与结构的率效应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结构工程,2013,硕士.
[27]白净.如何规避导入CRM的风险[J].企业管理,2002,09:81-83.
[28]黄然.氧化铁和石墨烯复合氧化铁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
[29]汪中杰.基于灰色理论的土质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岩土工程,2014,硕士.
[30]廖杰.中小板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信号传递效应的实证研究[D].西南大学,金融学,2014,硕士.
[31]郎世俊.中国自动化学会1965年学术年会及第二届代表大会[J].自动化学报,1965,04:251.
[32]佟宗超.光伏发电微网控制策略研究[D].东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2013,硕士.
[33]王婷婷.排气消声器智能方案设计与智能评价[D].重庆大学,车辆工程,2014,硕士.
[34]陈畴镛,陆锦洪.基于数据挖掘方法的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12:79-84.
[35]李思博娜.基于“三元论”的寒地城市口袋公园规划设计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2013,硕士.
[36]王凤鑫.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发展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行政管理,2013,硕士.
[37]李雪,延凤平,谭思宇.基于PPLN晶体的可调谐太赫兹波辐射特性研究[J].光电子.激光,2013,12:2265-2269.
[38]王德胜.市场经济下的“三名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产业经济学,2003,硕士.
[39]周威平,钱智勇.试论学科馆员重点学科知识集成服务[J].情报资料工作,2005,06:88-90.
[40]乐生发.近代留学教育对中国大学教育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2014,硕士.
[41]席宇平.住房获得与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D].湖南师范大学,社会学,2014,硕士.
[42]张静.全国县级医院门诊分离大肠埃希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分子型别与流行病学研究[D].浙江大学,内科学,2014,硕士.
[43]张雷,刘惠玲,张博.超声强化臭氧降解三元驱采油污水聚丙烯酰胺机制研究[J].化工学报.
[44]巩智利.乙酰胆碱酯酶传感器的研制及其在农残检测中的应用[D].山东理工大学,2014.
[45]宋鉴清.丙型肝炎患者血清IL-6、IL-12与血清HCV病毒载量及ALT的相关性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临床检验诊断学,2004,硕士.
[46]范彦明.煤的显微组分富集物吸附甲烷微量放热特性的实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安全技术及工程,2014,硕士.
[47]姚念.针对不对称成本信息和时间敏感客户的契约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2012,硕士.
[48]周炎涛.PROLOG语言在数据挖掘Apriori算法中的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21:195-196.
[49]张娟.意象性在当代工笔画中的运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2013,硕士.
[50]汪正刚,孙晓东,张元健.切头飞剪的选型[J].一重技术.1999(03)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