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生物覆盖土对填埋气中H_2S的净化作用及机理研究 08月06日
【摘要】垃圾填埋处理过程产生的还原态硫化物是导致填埋场恶臭污染的主要原因,其中的H2S在还原态硫化物中占主导地位,是该类物质浓度和流量的敏感指标,因此,H2S减排对填埋场恶臭污染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填埋场覆盖土层是“填埋气(LandfillGas,LFG)-大气”体系的环境界面,当LFG通过覆盖土层进入大气时,其所含的H2S会在覆盖土层的物化和生物作用下被去除。生物覆盖土是一种类似腐殖质的物质,在C […]
生物碳对酸性土壤中有害金属植物毒性缓解及阻控机理 08月06日
【摘要】生物碳(Biochar)是生物质在缺氧或无氧条件下低温裂解制备的富碳固体。生物碳具有特殊的结构和性质,在酸性土壤改良和污染土壤修复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引起了国际土壤和环境领域的极大关注。论文介绍了生物碳的制备及结构特征,重点评述了生物碳在退化土壤改良和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中应用的研究进展。针对生物碳在酸性土壤改良中作用机理尚未阐明,生物碳对土壤中有毒金属Al和重金属毒性缓解和阻控作用的机理 […]
土壤磷素耦合的水田碳—氮库动态消长规律及其生态化学计量学调控潜能 08月06日
【摘要】农业生态系统是在短时间内受人为影响和调节的主要生态系统之一,对于土壤碳固定及温室气体的减排起着重要的作用。碳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动态特征变化与氮、磷等生源要素密切相关,因此,外源氮磷对土壤碳的“源”和“汇”效应有重要影响。磷肥过量施用造成长江中下游地区大量农田磷素流失和水体富营养化。因此,磷素对水稻田生态系统碳、氮和磷生物地球化学循环都有调控作用。本文以水田磷素长期定位试验为载体,研究了不同 […]
浙江省土壤有机碳估算及其尺度效应研究 08月06日
【摘要】作为陆地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有机碳库对于温室效应和全球变化具有重要的作用。精确估算土壤有机碳储量是当前全球变化研究中的热点之一,同时也是土壤质量评价、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国家粮食安全、全球碳循环模拟模型构建和全球气候变化等方面研究的重要基础。由于土壤存在很大的空间异质性,因而区域尺度土壤有机碳估算研究的结果有助于提高全球尺度的估算精度,同时亦可为区域的政策制定和农业的可持 […]
生物质炭对高度风化的酸性铁铝土碳氮磷循环及土壤质量的影响研究 08月06日
【摘要】铁铝土属高度风化的土壤,因地处热带、亚热带,它们具有巨大的生产潜力。然而,由于该类土壤的低pH、高交换性Al3+和缺乏有机质、养分等内在属性及人类对这些土壤的不合理管理,目前全球铁铝土的退化较为严重,肥力质量普遍较低。施用石灰、有机肥和化肥是改良这类土壤和获得作物高产的重要管理措施。中国因耕地资源紧缺,农业生产主要依赖集约经营,通过高量投入化肥及其它农用物资来获得高产,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 […]
基于多源数据和神经网络模型的森林资源蓄积量动态监测 08月06日
【摘要】以浙江省重点林业县级市(龙泉市)为研究区域,以森林资源蓄积量为监测指标,通过整合遥感影像、数字高程模型、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固定样地调查数据等多源数据,建立了涵盖地形、地貌、气候气象、土壤、林分结构特征及光谱特征的森林资源蓄积量预测自变量因子集。通过多项式拟合结合经验数据求取各自变量因子的隶属度,并应用改进的BP神经网络模型对森林资源蓄积量进行预测。研究结果可用于自然生长状态下的森林资源 […]
中国南方红土磁学特征、起源及其与成土过程关系研究 08月06日
【摘要】中国南方红土是热带、亚热带地区第四纪以来季风气候环境下的产物,是古环境演变与气候变迁的重要陆相沉积载体,蕴含着丰富的环境演替信息。目前关于红土的研究主要表现在对南方红土的物质来源、地层学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磁学特征的研究,对红土的成因、年代学、古气候学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但在我国南方红土的物质来源,成土机制,红土磁化率与古气候变迁的研究方面仍存在一些分歧。本研究在此背景下以长江流域第四纪 […]
表面活性剂对柠檬酸杆菌SA01和节杆菌SA02降解菲微界面行为的影响 08月06日
【摘要】环境中多环芳烃(PAHs)等有机污染物与表面活性剂共存,并在多介质界面上发生物理、化学及生物作用,了解表面活性剂对PAHs-微生物细胞界面行为的影响及微观机制,对深入认识表面活性剂对PAHs的迁移、转化及生物降解行为和发展高效修复技术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探讨了Tween80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对菲在G-菌Citrobactersp.SA01和G+菌Arthrobactersp […]
水肥耦合管理对稻田生源要素碳氮磷迁移转化的影响 08月06日
【摘要】农业生态系统生源要素碳、氮、磷的迁移转化过程与归宿及其循环的净结果(即“源”或“汇”)密切影响着健康生态系统的维持及其生态功能的发挥。目前,农田面源氮磷养分流失对水环境恶化(如富营养化)有着十分显著的贡献。在我国,化肥的过量施用及不合理的水肥管理方式导致的水肥利用率不高是造成农田氮磷大量流失的主要原因。本研究于2010和2011年在太湖苕溪流域集约化水稻种植区开展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两种灌 […]
沉水植物对砷的富集特征及机理研究 08月06日
【摘要】近些年,水体砷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其治理已成为国内外共同面临的难题。植物修复技术是目前最有前景的土壤或水体污染修复技术,是土壤学、植物学、环境科学等领域的重要研究前沿之一。沉水植物处于食物链的底端且对水体中的砷有较好的富集作用。研究沉水植物对砷的富集特征及机理,将为发展廉价、高效、环境友好的水体砷污染植物修复技术提供合适的物种资源,为保障人、动物健康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撑。本论文在对常见沉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