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和血管紧张素Ⅱ表达水平与临床意义 10月30日
【摘要】目的:测定3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beta1,TGF-β1)和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表达水平,并将其与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E,IgE)水平及肺功能进行相关分析,探讨TGF-β1及AngⅡ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在支气管哮喘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支气管哮喘组病人38例,以酶联免 […]
长风社区中老年人群肝脏脂肪含量与代谢相关疾病关联研究 02月05日
【摘要】背景和目的传统的超声方法无法准确的测量肝脏脂肪含量(liverfatcontent,LFC),而新的磁共振波普(magneticresonancespectroscopy,MRS)测量肝脏脂肪含量的方法由于其昂贵的价格及技术限制无法大规模的应用。我们利用超声直方图法测定肝肾回声比值计算肝脏脂肪含量,来评价上海长风社区中老年人群脂肪肝(fattyliverdisease,FLD)的患病率、分 […]
新型ARB洗脱支架防治支架再狭窄的实验研究及ILKAPs克隆与功能研究 12月27日
【摘要】背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方法,但术后再狭窄问题有待解决。新生内膜过度生长是再狭窄的主要原因,与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过度增殖及分泌细胞外基质有关。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ARB)能抑制内膜增殖,可能是一种新的药物选择。药物涂层支架(DES)是目前治疗PCI后再狭窄的主要方法,常用DES包括雷帕霉素涂层支架(SES)和紫杉醇涂层支架(PES)。两类支架并不能完 […]
“咸入肾”理论与从肾论治盐敏感性高血压的实验研究 12月19日
【摘要】目的1.建立高盐高脂饮食诱导的盐敏感性高血压大鼠模型,并观察模型大鼠是否存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以及是否伴有胰岛素抵抗等状态;2.研究补肾中药对盐敏感性高血压模型大鼠血压以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和肾功能等指标的影响,了解其是否能降低模型大鼠血压、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以及对肾功能是否有改善作用;3.研究补肾中药对盐敏感性高血压模型大鼠伴有的胰岛素抵抗、促炎、促凝状态等的影响,观 […]
CD40/CD40L系统在脑梗塞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11月22日
【摘要】研究背景:脑梗塞(cerebralinfarction,CI)又名缺血性脑卒中,主要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和血栓形成,使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导致急性局灶性脑供血不足而引起的疾病。CI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并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大量证据表明AS是CI的主要病理基础。多种分子和信号途径参与了CI的病理生理过程。CD40/CD40L信号参与调控免疫 […]
人DDAH1新转录本的发现及其表达调节研究 11月20日
【摘要】研究背景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是人体内极为重要的信号分子之一,在维持血管内皮功能和心血管内稳态中发挥着关键作用。NO可通过直接舒张血管,或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血小板聚集和粘附、以及炎症细胞的浸润等多种机制发挥心血管保护作用。人体内的NO由L-精氨酸经一氧化氮合酶(NitricOxideSynthase,NOS)催化生成。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symmetricDime […]
- 分类:毕业论文
- 标签: DDAH1基因转录本, mba论文答辩ppt模板, 中国知网免费入口, 二甲基精氨酸水解酶,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原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 客户关系管理参考文献, 开题报告ppt模板, 急性心肌梗死(AMI), 急性缺血性中风(AIS), 肿瘤坏死因子-α, 血管紧张素Ⅱ, 辛伐他汀, 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 高糖
- 喜欢:4356
- 阅读全文
谷胱甘肽S-转移酶pi调控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分子机制研究 09月24日
【摘要】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smoothmusclecells,VSMC)迁移到内膜并增殖是内膜增生性疾病和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机制。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诱导VSMC过度增殖,肥大和迁移,在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血管重构中发挥关键作用。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3(signaltransducerandactivatoroftranscription3,S […]
Connexin43、MMP-2和TIMP-2在心室颤动发生维持与转复中的表达变化及作用研究 08月02日
【摘要】研究背景心室颤动(简称室颤)是心源性猝死最常见的原因。近年来,随着电生理标测技术的进步和对心脏颤动的激动特点研究的深入,对室颤机制的认识有了很大进展,但快速心律失常要维持存在,折返激动仍是其最主要的机制。构成折返环的条件包括:①解剖上客观存在折返环;②单向传导阻滞;③传导速度和不应期的不一致。在这3个基本条件中,可兴奋组织的不应期是由单个细胞的电活动决定的,而单个细胞的兴奋要扩布到相邻的细 […]
蛋白激酶D1(PKD1)调控的信号通路在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中作用机制研究 07月31日
【摘要】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类疾病,已成为我国城市居民死亡原因的首位,占全部死亡总数的25%。其中肺癌的发病在全球都呈现迅速上升趋势,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居恶性肿瘤首位。过去30年间,我国肺癌死亡率上升了465%,成为上升速度最快的癌症,并已成为我国首位恶性肿瘤死亡原因。相关研究显示,目前我国肺癌发病率每年增长26.9%,肺癌的发病和死亡已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吸烟、空气污染被认为与肺癌的发 […]
芩丹胶囊及其有效成分槲皮素逆转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室肥厚的实验研究 06月30日
【摘要】研究背景高血压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心血管疾病之一,心室肥厚是高血压病常见的并发症,是心脏猝死和其他心血管事件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主要病理表现包括心肌细胞肥大、心肌间质细胞增生、细胞外基质的堆积,探讨高血压心室肥厚的发生机制对防治高血压靶器官损害、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proliferater-activatedrecepto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