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东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环境效应分析 11月30日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历了经济的飞速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吸引外资的国家之一。外国直接投资规模的扩大在使我国生产和消费增长的同时,也对我国的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如何在利用外资和保护环境之间寻求平衡,影响着我国今后可持续发展进程。因此对于我国外国直接投资的环境效应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阅读和整理了相关的文献后,发现现有的关于外国直接投资的环境效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外国直接投 […]
工业化进程的区域环境效应差异性分析 10月31日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迅猛,主要依赖自然环境,对于我国在这30多年的工业化发展水平不同步,可能的原因很多,例如地理环境的优劣程度(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交通运输的方便性,经济发展程度等各个方面。依据各区域现有的自然环境发展工业化,进入工业化进程的基础都是依赖于各省的自然环境,这一点是一致的。那么在现有环境约束下,对于处在同一个工业发展阶段的各区域对环境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这是个令人深思 […]
节能减排约束下浙江省“十二五”能源结构优化调整研究 11月07日
【摘要】浙江省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而且能源95%以上都需要从外省或者国外调入,能源安全和能源消费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日趋凸显。大力发展核能、太阳能、风能等清洁新能源,改变现有的能源结构,不仅能够缓解能源消耗所带来的环境压力,还可以减轻浙江省能源消耗对外省的依赖和掣肘程度。能源结构优化调整之后减轻了节能、污染物排放和碳排放的压力,但能源成本的上升对经济增长、就业造成冲击。本文通过对能源结构的战略调整 […]
坝上高原生态环境建设的农业环境效应及其方略 05月26日
【摘要】研究区康保县位于河北省坝上高原,属北方农牧交错带中段,是京津冀地区的天然生态屏障。自2000年以来,该县开展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有了明显的变化,对当地及京津冀地区的生态环境有直接的影响。本文在从宏观综合考察与微观监测与测定两个层面,分析综合经过10多年大规模生态环境建设所产生的农业环境效应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生态环境建设方略。全文主要内容如下:一、通过统计数据分析 […]
贵州中部洞穴系统微量元素变化特征及其环境效应 03月14日
【摘要】全球气候变暖与变冷争议无处不在,全球气候变化日渐成为当今人类最为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与人类的生存环境密切相关。岩溶作用对全球变化的反应迅速敏捷,岩溶作用保留了多方面全球变化特别是环境变化和气候变化的信息。其中洞穴沉积物由于其分辨率高,连续记录,高精度定年成为古气候和古环境研究的重要地质载体,记录了丰富的古气候和古环境信息,拥有诸多代用指标。目前,δ18O应用较为广泛和成熟,微量元素研究由于 […]
旱地高产高效玉米栽培体系水氮管理及调控 10月26日
【摘要】旱地约占我国国土总面积的70%,旱作农田面积约为5亿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50%,旱作农业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至关重要。玉米是旱作地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是受有限水资源的影响,玉米产量始终维持在较低水平,产量潜力没有充分挖掘。另外,过量施肥问题在旱作玉米生产中较为普遍,导致氮肥利用效率降低,氮素损失量增加,引起环境风险。本文针对旱作玉米生产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提出3个基本假设:(1)黄土高原 […]
水稻重金属积累的品种与环境效应及调控技术研究 10月18日
【摘要】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全球性的环境与农产品安全生产问题。重金属被吸收后积累在作物的可食用部位,通过食物链富集威胁人类健康。水稻作为全世界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人类摄取重金属的主要来源。培育重金属低积累水稻品种、调控植株重金属吸收与转运、控制与降低籽粒重金属积累,是实现重金属中/轻度污染农田粮食安全生产的有效途径。而筛选低积累水稻种质、明确重金属积累与耐性的机理是培育低重金属积累品种的基础。本 […]
农业生物种间互惠的生态系统功能 10月14日
【摘要】生物种间的正相互作用(即种间互惠)是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即“生物多样性与系统生产力呈正相关”的重要机理。与自然生态系统不同,农业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简化,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被忽略,现代农业高的生产力常常需要高投入来维持。能否和如何通过利用生物多样性以增强现代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并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是农业生态学需要回答的问题。传统的稻田养鱼是农业利用生物多样性的成功案例之一。近年来,世界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