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tDNA全基因组探究中国近海乌贼科的系统发生关系 09月27日
【摘要】本研究首次测定了乌贼科四种乌贼,包括虎斑乌贼(Sepiapharaonis)、刺乌贼(Sepiaaculeata)、拟目乌贼(Sepialycidas)以及无针乌贼(Sepiellainermis)的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对四种乌贼功能基因了进行注释,并分析了其结构与特征,并对四种乌贼进行比较基因组学研究,最后利用四种构树方法分析10种乌贼的系统发生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虎斑乌贼线粒体 […]
禽源大肠杆菌烈性噬菌体的分离鉴定及功能基因组学分析 07月30日
【摘要】为了分离纯化禽源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噬菌体并测定其性质,将近4000份鸭粪样品来源于安徽和县某两个规模化鸭场及南京某市场某鸭场的鸭粪样品离心、过滤后提取上清液,采用点滴法和双层琼脂法对致病性大肠杆菌噬菌体进行鉴定、纯化并保存,结果共分离鉴定了136株大肠埃希菌烈性噬菌体,并对其中的四十余株进行了生物特性学分析,包括透射电镜观察,宿主谱测定等,对其中的HX01,NJ01进行了基因组提取并全基因 […]
针纽类(纽形动物门)线粒体基因组比较研究 08月28日
【摘要】纽形动物门大约有1275种,是蠕虫状的两侧对称动物,又称缎带蠕虫,最重要的特征是具有特殊吻的吻腔。最近的显微结构和分子生物学研究都把纽虫归于冠轮动物类群,而不是无体腔动物。纽形动物的系统发育关系至今仍然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研究的结果依据不同的分子标记和分析方法不同而不同。线粒体基因组具有进化速率快、缺少重组等优势已经作为可靠的分子标记被广泛应用到比较基因组学以及谱系基因组学的研究中。迄今报 […]
微卫星序列在生物体基因组中的组成与比较分析 06月01日
【摘要】微卫星序列最初是由于能引发多种人类神经性疾病而“享誉盛名”,后来被作为分子标记广泛应用于生物学领域。然而,无论是实验生物学,还是计算生物学,对微卫星序列的相关研究主要是针对基因组较大的生物,如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病毒是一类微小的生命体,在自然环境中无法存活,靠寄生在活细胞内延续生命。目前,病毒中微卫星序列的相关报道相当有限。本论文利用现有的基因组和核酸序列公共数据库资源,借助数学的、统计学 […]
文昌鱼microRNA及其合成代谢相关蛋白的识别、鉴定及比较基因组分析 05月29日
【摘要】文昌鱼是现存与脊椎动物亲缘关系较近的物种,被誉为研究脊椎动物起源和进化的“活化石”。microRNA(简称miRNA)是一类与转录后基因沉默相关的长度为21-25nt内源性的非编码小RNA,在精细调控基因表达及生物生长发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文昌鱼miRNA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数据库中报道的文昌鱼miRNA数量仍然有限。因此,本论文进一步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系统开展了文昌鱼miRNA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