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水票制:节水型社会治理机制的创新 02月02日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工业的高耗水与强污染迅猛发展,区域性的农业生产与生活用水频遭“水荒”。在现阶段,传统的治水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严峻的水资源危机对国家治理能力提出了挑战。十八大首次明确提出“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强调要将生态文明放在突出位置,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总布局。为此,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行节水型社会建设,发挥制度机制建设的核心作用,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 […]

【论文下载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读秀/超星/国研/龙源/博看等资源库】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1月07日

【摘要】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对审计提出了全新的更高要求。经济责任审计作为我国特有的审计类型,是国家治理的重要途径之一。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是经济责任审计的关键环节,科学合理地设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是审计评价的基础性步骤。但是,目前没有科学统一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来 […]

网络群体性事件研究 02月01日

【摘要】互联网的广泛覆盖和深度嵌入正在掀起一场史无前例的传播革命。在中国,网民借助网络参与政治,通过以网络为平台或中介的舆论和行动影响现实,这种政治参与对传统政治参与的方式构成了巨大的颠覆,其内在诉求特征、运作方式及动力机制等都呈现出迥异的特质,传播技术革命所造就的崭新时空环境与社会转型的特殊语境交织叠加,使国家治理面临新的环境。网络群体性事件是社会转型和新媒体迅猛发展两种力量交互作用的产物,它在 […]

中国社会网络中的动态媒介过程:关系、结构与意义 01月27日

【摘要】本文将中国社会中的“媒介生产主体”看作是一个动态的社会过程,建构且构成地考察其历史、结构与权力,尝试从国家治理、社会网分析以及知识-权力生产的角度丰富对其与国家制度、社会结构、公民权力与社会信任之间联系的阐释层面。以往的研究往往将国家制度作为传媒系统的一个背景或者硬性框架,强调既定的纪律、管控与约束,但忽略了中国语境下“传媒系统作为国家治理体系中的一部分”的基础逻辑起点;以往的研究强调传媒 […]

财政制度、经济增长与国家治理 10月24日

【摘要】从中等收入国家迈向高收入国家是当前中国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实现中国崛起的必要条件。总结各国在这一阶段发展的经验教训,我们发现,在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让经济发展的成果被公民共享而非被利益集团“掠夺”是跨域这个阶段的关键。因此,当前中国向高收入国家迈进过程中,保证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和实现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就成为了政策制定者们必须面对的挑战。而如果将观察视角放置到中国古近代历史,那么怎样应对这 […]

当代中国国家治理 10月16日

【摘要】如何治理国家是国家产生以来最重要的政治现象之一。但在国家产生初期,出于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需要,“统治”代替了“治理”,国家治理等同于国家统治,国家治理的本质也就发生了异化,即以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为根本,以控制、镇压被统治阶级为主要手段,以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为价值取向。但是,社会发展有着自己特定的规律,治理理论的兴起激发起人们的政治参与意识。随着公民政治参与意识日益增强,利益诉求渐趋 […]

国民政府监察院分区监察制度研究(1935-1949) 09月14日

【摘要】本文属于制度史研究的范畴。本文的主要研究思路是,将监察院分区监察制度放到近代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历史大背景下加以考察,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视角进行分析。此前学术界对监察院的研究,往往侧重于制度规定的探讨,从而忽视了制度设计与实际运作的差异。因此,本文将采取宏观考察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实证性研究。在研究中,以历史学的方法为主导,同时结合行政监察学的理论,并借鉴政治学、法学、管 […]

国家审计、政府治理效率与地方经济发展 06月07日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保持了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正如吴敬琏教授(2008)所云:“三十年来,GDP增长了14倍,年均增长速度接近10%;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纯收入增长了6.7倍,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减少到2006年的2148万(季谭,2008)。”就增长速度而言,自现代以来,目前还没有任何一个大国能在30年间保持每年将近10%的增长,日本的高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