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盛昌交响音乐史诗《东方慧光》的音乐学研究 09月15日
【摘要】姚盛昌的交响音乐史诗《东方慧光》完成于1993年,这部作品是20世纪中国新音乐史上第一部佛教题材的交响音乐作品。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这部作品以佛教为题材,以弘扬世界和平为主旨,对现今社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从音乐学的角度来看,用交响音乐来诠释佛教音乐,为中西音乐结合树立典范。因此,笔者通过分析和内涵阐释,进一步揭示《东方慧光》的艺术和思想价值:力图为当代作曲家创作研究提供一份详实、系统的文献 […]
佛教对明朝司法实践的影响探究 06月30日
【摘要】自从汉末传入中国以来,佛教在隋唐时期鼎盛发展。到明朝时,佛教受到当时社会环境和自身流变的影响,于衰微中起伏,同时,其世俗化进程进一步加强。统治者对佛教采取既推崇又限制的态度,一般民众的生活潜移默化地受佛教思想的影响。佛教广泛地发生影响,并且渗透到司法活动中,通过影响司法审判中主体的行为方式来发挥作用。司法官员在案件侦破、案件宣判和冤案平反过程中的行为,诉讼当事人接受判决、泄露自己行迹、承认 […]
皎然《诗式》中的“取境”观 12月27日
【摘要】《诗式》是唐代诗僧皎然有关诗歌创作理论的重要著作。而整部作品当中,“取境”观尤其承载着皎然独特的诗学思想。它一方面继承诗人王昌龄《诗格》中提到的“三境”理论,另一方面又在此基础上将“境”的内涵做出更加详尽的阐释,提出了自己对“境”的理解,不仅如此,他首次提到了“取境”之“取”的方法论问题,为“意境”理论在中国文论史上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诗式》完成于皎然晚年,文中较为完整地阐发了 […]
- 分类:硕士论文
- 标签: paperpass, paperpass官网, 中国知网免费入口, 佛教, 取境,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论文, 皎然, 诗式
- 喜欢:223
- 阅读全文
略谈灵隐寺网站建设汉译日翻译策略 06月25日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通过网页了解信息的使用者日趋增多,而佛教网站建设中包括多语种建设,如常用语言英、日、汉等,因翻译直接刊登在灵隐寺官网中,其翻译质量直接影响到各国佛教信众对中国佛教及灵隐寺的正确认识和理解,以及灵隐寺寺庙形象的构建等方面,因此非常重要。本论文以2012年受杭州灵隐寺委托所开展的网站建设汉译日资料为文本,通过对任务过程和译文案例的分析,论文提出本次翻译任务出现的难点和问题 […]
论契丹金属面具 04月13日
【摘要】辽代,是由草原马背民族—-契丹族建立的一个帝国,虽然存在时间仅二百多年,但是它所留下来的历史文化却是多姿多彩的。契丹金属面具,作为世界面具文化史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多方面反映和透射了辽代契丹族的民俗文化和发展历史。它不仅融合了宗教的特性在里面,而且也融合了西域异族的风土民情,加之本民族固有的丧葬习俗和祖灵崇拜意识的影响,最终形成契丹族独有的又相对比较盛行的奇特葬俗。本文着 […]
线在南北朝至隋唐佛教石窟造像中的艺术表现 01月29日
【摘要】中国佛教雕塑是中国雕塑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以中国南北朝时期到唐朝时期的石窟造像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到的各种历史文献、图片和实物上显示的点点滴滴的信息,从雕塑中线的艺术表现形式来对南北朝到唐朝的石窟造像的发展特点进行比较和梳理,试图从中寻找一条发展的轨迹,从而能更好的理解和欣赏佛教造像,更好的将这些元素利用到今天的创作中来。全文共分为四章,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章是线的概述。本 […]
论“格义”对佛学中国化的影响 02月09日
【摘要】本文从文化交流史和现今所有的历史文献两个角度出发对“格义”的含义进行了议定。本文主要的观点认为“格义”首先是一种文化交流和融合史上一种特有的现象,就其本质含义而言是指一种外来文化借助本土文化思想不断本土化的过程。当然这个过程的最终结果就是我们说的中国化,所以本文甚至认为佛学的中国化的过程就是佛学不断“格义”中土文化的过程。就本文所研究的范围而言,当然不可能涉及整个佛教史,所以本文选择的上限 […]
六到七世紀僧人輿政治 01月06日
【摘要】本文以六到七世纪僧傅中所表现的、僧人与政治的关系为研究封象,探索这一时期僧人与帝王、朝臣的关系,及其表现出的政治、宗教、屋史舆文化意羲。这一时期佛教舆政治的关系十分复杂,既表现在佛教与本土意识形态道教、儒学的矛盾中,也表现在这一时期,政治人物借用佛教意识形态为自己改朝换代寻找神学舆政治偷理学支持中,还表现在佛教发展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適应与重突中。在这一复杂的政治舆佛教关系中,交织着两条 […]
《续高僧传》研究 12月18日
【摘要】本文以佛教“三朝高僧传”中承上启下的《续高僧传》一书为研究对象,以陈垣、汤用彤、苏晋仁、陈士强等前辈学者的研究为基础,综合迄今为止中、日、英文学界对《续高僧传》的研究成果,对《续高僧传》的研究作了自己的尝试。文章分绪论和正文两部分,绪论包括研究综述和选题意义、研究思路与框架,正文分为两大部分展开,第一部分包括第一、二、三章,侧重文献研究,第二部分包括第四、五、六章,侧重内容研究。第一部分第 […]
唐代佛教兴衰研究 11月12日
【摘要】佛教产生于印度,最迟于东汉明帝时期传入内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快速发展,基于佛教思想意识体系完备,中国皇帝大力支持和寺院经济基础雄厚等原因,逐渐在中国广泛流传。隋代皇权鼎力支持,使佛教进一步发展。唐王朝繁荣强盛,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王朝。而佛教经过魏晋南北朝的发展,于此时走向全面兴盛。佛教对唐代的政治、经济、社会思想意识、法制、民族关系、文化艺术、生活习惯等方面均产生了深刻影响。唐代皇族大多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