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透明树脂在陶艺创作中的应用 02月01日
【摘要】在人们日益进步的审美需求和艺术市场不断变革的当代,陶瓷艺术急需焕发新的生机。陶瓷艺术由于其材料的单一,导致其表现形式具有局限性,因此新材料与陶瓷的结合应用是陶瓷艺术的新趋势。透明树脂是一种出现时间尚短的新型材料,以其突出的透明度和简单的成型方式不断在多方面代替着玻璃材料的位置。透明材料的应用拓展了陶瓷作品的形式美感,丰富了其造型、装饰、空间等诸多方面。本文意在探讨透明树脂材料在陶瓷作品中运 […]
陶瓷艺术创作中波普艺术的研究 01月27日
【摘要】由于受到了西方艺术的强烈冲击和碰撞,多元化的陶瓷装饰题材和表现形式应运而生。波普艺术的引入使得陶瓷艺术的传统主要表现形式在观念上打开了新的疆域。正因为波普艺术的介入使得当代陶瓷艺术创作理念得到提高。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日常生活质量的提高,时尚流行文化、商业文化也基本笼罩了我们的生活,这使得陶瓷创作中的波普现象显得尤为突出。在现代陶瓷艺术中,陶瓷设计、陶瓷雕塑和陶瓷绘画里的波普元素屡见不鲜。通 […]
改革开放后景德镇古彩瓷创作发展研究 01月21日
【摘要】“工匠八方来,器成天下走”景德镇自古以来的开放性吸纳了许多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正是这些陶瓷人才为景德镇带来了勃勃生气,使景德镇的制瓷业不断发展壮大,从而产生了丰富多彩的陶瓷类别。古彩瓷因其艳丽分明的色彩和刚劲有力的线条而独树一帜,备受瞩目。古彩瓷是景德镇当代陶瓷彩绘艺术中最传统的类型,为景德镇独创,从鼎盛的康熙时期到雍正时期的衰微,甚至几近失传,再至清末民国时期,因仿古热而兴起的古彩瓷,它 […]
浅谈手稿的表现力在我油画创作中的应用 06月04日
【摘要】本课题以手稿为原点,表现力为方向,简要描述了它们的概念及手稿的五种特性即私密性、可读性、随意性、随时性、独立性。随即概述了手稿的两种绘制方法,明暗法和线条法,并分别总结了二者的绘制特点及视觉感受,进而导出我首先在学习手稿时的出发点,然后是我对于这两种方法的实践及感受。最后是我通过学习手稿的艺术,总结出最让我受益的四点,手稿的未完成感、手稿的简括洗练感、手稿的绘画感、手稿的未知感。基于这四点 […]
卡通元素融入现代中国画创作的探索与研究 06月03日
【摘要】卡通是通过简练的笔墨高度概括形象的绘画,运用幽默、夸张、简洁的表现形式传达创作人的态度、情感。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文化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都有了很大改变。越来越多的艺术家,特别是青年艺术家有着对视觉冲击的向往和新的审美需求。他们从小受到电视、网络、游戏中卡通文化的熏陶,对于卡通文化有着特殊的情结。而伴随着这些新一代青年艺术家的成长,他们已经逐渐成为现代艺术创作的主力军,在继 […]
大轰炸与作家创作概述 11月22日
【摘要】作家的创作受很多因素的影响,随着时代变迁、社会发展、文化程度的增加及个人生命体验差异,呈现出不同的创作风格。但是,在一个特定历史时段的文学创作又会出现较为统一的创作倾向,因此,在对作家的研究分析中,我们既要关注作家横向的共时态发展,同时,也要注重其纵向的历时性发展。大轰炸作为一次重大的历史性事件,使作家们感触良深,对其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身在敌机轰鸣的后方,他们从亲历战场表现出的兴奋,再 […]
中国古典诗歌与园林共通性研究 09月12日
【摘要】中国古典诗歌、中国山水画和中国古典园林同出一脉,均在儒道释三家文化的影响下发展起来,创作者和观赏者的共同性决定了三者的审美以及创作的共通性。中国古典诗歌作为中国文化的发展起源,它在审美要求和创作艺术方面都对国画和古典园林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因此,研究中国古典诗歌与中国古典园林在审美和创作方面的共通性,分析中国古典诗歌营造意境的手法以及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应用和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对于中国现 […]
湘西理想图景的建构与上海体验 09月03日
【摘要】以“乡下人”自诩的沈从文生于湘西,长于湘西。湘西交通落后闭塞,外来文化难于进入,原初的生活方式与道德观念得到封存;北京是中国传统文学保存最好的重镇,沈从文在北京只会感到是个大点的湘西而已。在北京,他虽创作了以“湘西世界”为背景的作品,但都是把“湘西世界”照搬过来,内容单一,艺术价值不高。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殖民性的现代上海让沈从文感到水土不服,惊讶叹息眼前一切。殖民者带来的“都市文明”与 […]
张孝祥与南宋初年文学环境 07月15日
【摘要】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从史学的角度出发,对张孝祥的交游情况及当时的文化环境、学术潮流进行研究考察,试图梳理其与当世主要学者、政治家的交游情况。从中探索当时的文学环境及文学想思潮对张孝祥的影响,进而论述当时环境与创作的关系,以便发现南宋初期文学环境的变化与文学创作转变的关系。全文分为三部分。第一章是对张孝祥生平事迹及具体交游情况进行考查探查,其生平事迹已有多位学者研究,成果丰富,简略叙述, […]
金富轼汉诗的主题研究 06月12日
【摘要】雷川金富轼(1075-1151)是高丽时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他与崔冲,李子渊,崔惟清为代表的四大家族是高丽中期的文学门阀世族化的典型代表。他更与郑知常一起成为高丽中期文坛最杰出的两位代表。其父祖皆在高丽时期为官。金富轼自幼学习诗文,21岁时科举及第,步入仕途,并经“考满”后进入翰林。金富轼作为韩国事大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亦在韩国古代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他所撰写的《三国史记》是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