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未成年受害者适用“过失相抵”制度的研究 11月29日
【摘要】自我国《民法通则》第131条发展到《侵权责任法》第26条,我国就“过失相抵”制度的立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我国关于“过失相抵”制度的立法规定并不够全面:很多国家都将“未成年受害者”适用“过失相抵“制度作为单独一个部分进行规定,而我国《侵权责任法》仍未涉及,可以说是与世界立法及我国司法实践脱轨,实有研究的必要。因此,选择这一课题,可以从未成年受害者的角度进一步探讨和完善我国的“过失相抵” […]
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研究 11月23日
【摘要】当前,未成年人犯罪日益突出,已成为摆在人们面前一个不容忽视的严峻社会问题,如何准确惩罚和有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成为摆在司法工作面前重要问题。随着国际社会对轻微犯罪处理的非犯罪化、非刑罚化、非监禁化的发展趋势,以及国际社会对未成年人等弱势群体的特殊保护要求,我国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高度,确立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为了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更充分地维护和保障未成年人 […]
未成年人社会调查报告侦查阶段的适用研究 11月17日
【摘要】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是2012修订的刑事诉讼法中的一项新制度,该法第268条首次从立法的角度规定了社会调查制度。虽然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各地在刑事司法实践中一直积极试点,探索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但由于这项制度在我国还处于探索阶段,现行法律体系尚未能形成统一的模式,诸多问题仍然给理论和实践留下了困惑和争议。因此,本文拟从未成年人社会调查报告的理论基础入手,通过对未成年人社会调查报告主体、内容 […]
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的公权干预研究 09月28日
【摘要】未成年人是一个国家的希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需要完善的法律作保证。但在现阶段的我国,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的状况令人担忧,层出不穷的伤害事件时刻提醒着我们改革监护制度的必要性和迫切性。2013年发生在南京的饿死女童案并不是个例,因为家长监护不力而发生的伤害无时无刻不考验着大众的神经。儿童被遗弃、虐待和忽视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不仅屡禁不止,还有日渐发展的趋势。我国在立法和司法理念上普遍认为未成年人 […]
司法社工对涉嫌性犯罪的未成年人干预帮教研究 03月29日
【摘要】本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司法社会工作者是如何对涉嫌性犯罪的未成年人进行干预和帮教工作的。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三方面:第一,分析案例中涉嫌性犯罪的未成年人的特点及性犯罪的主要原因。第二,分析案例中司法社工对涉嫌性犯罪的未成年人的干预帮教工作。第三,分析在干预帮教中社工面临的困境,为司法社工在此方面的实务工作上提出重要的思考。本研究通过文献法、个案研究法、访谈法对笔者实习过程中接触到的三个案例进行分 […]
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研究 11月27日
【摘要】新《刑事诉讼法》根据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设立了多项教育、感化和挽救未成年人的制度,犯罪记录封存便是其中之一。犯罪记录封存是指在绝大多数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要求办案机关、单位和个人对未成年人的犯罪前科资料予以保密的制度。犯罪记录封存能够减少和消除“犯罪”给未成年人带来的消极影响,帮助他们回归社会。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是我国构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体系过程中的重要成果,为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
论未成年人犯罪特点、诱因及防治措施 04月29日
【摘要】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所实施的犯罪行为。对未成年人刑事责任的认定通常采用“三对照”原则,在必要时,需通过骨龄鉴定的方法确定其真实年龄。未成年人犯罪有其自身的特点,常见为共同犯罪、暴力犯罪倾向明显、法律意识淡薄等。造成未成年人犯罪的外部因素有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贫富差距造成受益者与落后者之间的鸿沟逐渐拉大,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均衡影响到未成年人的成长。社会就业难的巨大压力使未成 […]
论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批捕程序 12月14日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未成年人发生刑事犯罪的数量日益增加,案件的影响性日益突出,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关注。未成年人犯罪与成年人犯罪不同,针对未成年人犯罪需要建立专业的特殊的办案机制。笔者欲结合现有的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针对未成年人犯罪办案工作机制如何进一步完善来谈谈自己的看法。在刑法中,我们最为常见的对犯罪嫌疑人进行人身自由限制的就是拘留和逮捕。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有明确的规定,在刑事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