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肾上腺素能受体亚型对心梗大鼠心功能的影响及PM2.5干预 11月05日
【摘要】研究背景: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各种心脏疾病包括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心肌病,高血压和先天性心脏病等对心脏的长期损害导致心室充盈和射血能力改变而引起的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是心脏病的终末表现。β肾上腺素能受体(β-AR)是交感神经系统的重要成员,它通过介导儿茶酚胺的生理效应在调节心脏功能中起重要作用。在人类心肌细胞中有三类肾上腺素能受体(β1,β2和β3),他们具有正性肌力效应同时与细胞生 […]
- 分类:参考文献
- 标签: 中国知网免费入口, 中学物理教学论文,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大气颗粒物2.5, 大鼠β肾上腺素能受体, 心力衰竭, 心肌梗死, 教育论文发表
- 喜欢:3026
- 阅读全文
细胞自噬在抗β_1-肾上腺素受体自身抗体致心力衰竭中的作用研究 11月04日
【摘要】研究背景心血管疾病,特别是心力衰竭已经成为影响人类健康和威胁生命的主要因素。尽管针对目前已知原因所采取的治疗有很大的进展,但心力衰竭的死亡率仍居高不下,提示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还有一些未知因素参与。因此,进一步探讨其致病因素是有效降低心力衰竭死亡率的关键所在。由于心肌细胞的反复丢失是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对心肌细胞丢失机制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认为,造成心肌细胞丢失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医运动养生的现况研究 07月23日
【摘要】目的:整理归纳最近十年有关心力衰竭(CHF)患者运动养生及康复治疗的临床研究文献,查找其不足之处,从而制定调查方案,开展前瞻性流行病学调查,以了解目前CHF患者中医运动养生的现况,为未来制定心衰慢病的管理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综述、文献内容分析及流行病学调查三种方法分三部分进行,研究内容包括:一、第一部份综述2004年至2013年间,国内、外各种医学期刊上发表过有关中 […]
microRNA及自噬对心肌重构的调控作用 07月02日
【摘要】目的: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表现,是指在静脉回流正常的状态下,由于心脏的舒张和/或收缩功能发生障碍,导致心脏排血量不能满足组织器官代谢需要的一种综合症。尽管有很多心力衰竭的治疗药物和治疗方法治疗心力衰竭,但是该病的5年生存率仍然很低。各种心血管疾病首先引起的心肌代偿性肥厚,在长期的致病因素作用下,心脏功能逐渐失代偿,并逐渐发展为心力衰竭。在心力衰竭发病的过程受到多种编码及非编码基 […]
心肌致密化不全的肌小节基因突变筛查及临床特征研究 06月09日
【摘要】研究背景:心肌致密化不全(NVM)是一种相对少见的遗传性心肌病,它以心室内形成过多异常粗大的肌小梁和交错的小梁间隐窝,使心室壁形成内层疏松、外层致密的两层结构为特点。因其常累及左室,故又被称为左室致密化不全(LVNC)。LVNC具有明显的遗传异质性,多种基因的突变都被证明与该疾病有关,包括TAZ、DTNA、LDB3、MIB1和PRDM16。但以往的研究表明只有少数LVNC病例是由上述基因的 […]
临床参数在慢性心力衰竭全因死亡中的预测价值 06月06日
【摘要】研究目的研究年龄、体重指数(BMI)是否能预测慢性心衰患者全因死亡。方法入组1197例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包括缺血性心脏病(ICM)706例及扩张型心肌病(DCM)491例,获得住院时的基线病历资料后,进行电话及门诊为主的随访(至2010年12月),以死亡为随访终点。对不同年龄层次、不同BMI水平人群进行其他预后相关危险因素的比较,连续型资料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分组资料行X2检验。对 […]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中心脏机械重塑与心脏电重塑的临床研究 05月31日
【摘要】第一部分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有效性评价及患者对再同步化治疗的反应类型背景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是公认的失同步性慢性收缩性心衰的有效治疗措施。然而,大约30%-50%的患者CRT术后心功能状况未见明显改善。无反应率在不同研究间存在很大差异,认为与评价标准和评价时间不一致有关。此外,心脏逆重塑也是一个时间依赖性的过程。因此,临床症状的改善和心脏结构的逆转可能具有不同的时间规律。目的观察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