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改革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 10月03日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民主政治的日趋完善,以及依法治国理念的宪法化,社会日益孕育和呼唤更加科学、更加民主的司法体制以及与之配套的运行机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人民权益,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 […]
论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的构建 05月24日
【摘要】2012年,我国《刑事诉讼法》经历了第二次修正,首次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了检察机关对羁押必要性进行审查的制度。该制度改变了我国原有羁押制度附庸化、碎片化的状态,是我国审前监督程序改革中的重要一步,也是本次修改的亮点之一。它对于解决司法实践中“一捕了之、以捕代侦、一押到底、捕后怠侦”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是新修正的刑事诉讼法赋予检察机关的一项新职责,通过探讨该制度的确立意义及立法 […]
论内幕交易民事赔偿制度的构建 04月04日
【摘要】我国于2005年对《证券法》进行了修订,首次确认了提起内幕交易民事诉讼的法律基础,但是没有明确构成要件以及损害赔偿计算方法,本文围绕构建详尽的内幕交易民事赔偿制度展开论述,结构如下:第一章首先介绍内幕交易民事赔偿基本理论,分析我国内幕交易民事赔偿的现状,介绍内幕交易的发展趋势,明确内幕交易民事责任性质为法定责任,以便于直接规定特殊适用规则,通过论证得出采用“处罚前置”程序的结论。第二章研究 […]
我国公民环境权入宪的法理分析 09月22日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现在,环境问题已然升级为一项民生问题。这就迫切需要我们从法律层面赋予公民要有一种享受良好、适宜、健康环境的权利,这就是公民环境权。环境权自20世纪60年代被提出伊始,就被发展为一项人权。其实,它从一开始也是被作为一项人权而被提出的。随着国际上对公民环境权的认可与推崇,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将环境权作为一项基本权利写入宪法文本中。到目前为止 […]
论后合同责任 01月27日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飞速发展给现存的法律制度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交易的不断增多也时刻更新着人们对合同概念的理解。市场经济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其所带来的市场化给合同关系带来了新的契机,各种形式的新型合同层出不穷。较之传统合同,它们形式更多样、内容更复杂,并给与传统义务、责任体系更为巨大的冲击。在这样的背景下,后合同义务与责任理论与制度应运而生。我国于1999年第一次将后合同义务的规定纳入 […]
亲属拒证权问题研究 12月26日
【摘要】面对我国当下证人出庭作证率低,以及证据制度立法尚不完善的现状,我国的《刑事诉讼法》以及相关的司法解释已经无法全面地解决这一难题。在我国构建一种新型的可行性强的证人制度是当务之急。但是,证人制度要想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一定要从“正当性”确切落实到“可行性”的层面方可。必须在法律之正义和道德之亲情之间找到一个与人类基本价值观不相冲突的平衡点。我国自汉朝以来就有“亲亲相为隐”、“亲亲得相首匿” […]
论外部人反向刺破公司面纱制度在我国的适用 04月14日
【摘要】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引进了刺破公司面纱制度,这是一次完善公司人格制度的伟大尝试。然而,近些年来,公司制度的异化形式日益多样化。例如股东无偿或以不合理的低价向公司转移财产,利用母子公司或姐妹公司间的便利关系,在其控制的公司间肆意转移资产或者人格高度混同,从而达到逃避股东个人债务的目的等。面对以上情形,传统刺破已无力解决。外部人反向刺破是指当公司股东以逃避 […]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调解制度初探 01月25日
【摘要】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在实践运用中正面临着立法与实践脱节的困境,本应作为节约诉讼成本、减少诉累的制度,反而引起了缠讼等问题,不仅降低了诉讼效率,甚至加深了当事人之间的矛盾。面对这一困境,理论界展开了关于该制度存废问题的探讨,而实务界则是自生自发地进行了改革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探索,运用调解制度解决附带民事纠纷。从实践的效果来看,通过调节结案是目前弥补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缺陷的最佳方案,并对缓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