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从《弁而钗》、《宜春香质》看明末清初的男风小说 11月29日

【摘要】《弁而钗》、《宜春香质》是明末醉西湖心月主人的两部具有代表性的男风小说集,专门描写男子同性恋之间的故事,是当时的男风现象文学展现,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男风的诉求。本文以《弁而钗》、《宜春香质》为例,通过细读文本、对比明末清初其他具有代表性的男风小说,从作者价值取向、创作理念,作品的人物设置、叙事操作等角度,探讨明末清初醉西湖心月主人一派对男风的态度以及此类小说表现出的文学独特性。第一章分析醉西 […]

【论文下载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读秀/超星/国研/龙源/博看等资源库】

《龙龛手镜》释义研究 11月28日

【摘要】《龙龛手镜》是遼代僧人行均为方便佛教徒研读佛经而编纂的一部字書。该书具有辨析字形、明确读音、说解字義的功用。古代学者关於《龙龛手镜》的评述不多,只能零星见於《龙龛手镜》各寫本、刻本的序文、跋文中,并且贬损多於褒揚。自20世纪70年代起,学界關於《龙龛手镜》的研究豐富起來。迄今為止,研究已经涉及到文字、音韻、训诂、文献、版本、辞書编纂等多個方面。近年來關於《龙龛手镜》研究的成果颇为豐硕,尤其 […]

明清湘南诗人用韵研究 11月28日

【摘要】在汉语音韵学研究过程中,系联诗歌韵脚字是考察韵部系统的一个重要方法。本文首先对明清时期湘南地区诗人的诗歌韵文进行广泛地搜集整理,然后采用韵脚系联法,统计明清湘南诗人诗歌用韵次数,以《广韵》为参照,归纳韵部特征。同时分析各种通押与合韵现象,从中考证出明清时期湘南方言的一些特征,为研究近代汉语语音史和方音史提供有价值的语音材料。本文通过对明清时期197位湘南籍诗人的3794首诗歌(古体诗221 […]

《比雅》研究 11月28日

【摘要】《比雅》以羲类贯通全害,继承了《雨雅》的傅统,成为雅害中的一具。作为雅学著作,其致力於解释词羲,重点在於比较词羲的異同,解释词羲之间的差别,在(?)多雅害中颇具特色。但因《比雅》为未盡之书,存有许多缺陷,故後世研究者甚少。笔者希望通遇祥细全面的整理与研究,最大限度的还原《比雅》的原貌,挖掘其价值。第一章,筒罩的介绍了《比雅》的名羲、作者、成害和版本,总结了《比雅》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意羲。第二 […]

《庸庵笔记》研究 11月28日

【摘要】薛福成是晚清著名政治家和思想家。他不仅擅长政要文论,以一针见血的经世文章闻名朝野上下,而且钟情于采撷时事、搜奇记异,编撰有文言笔记小说《庸庵笔记》一书。《庸庵笔记》或绘天下大事,或载民间奇闻,并收幽怪蛇神,佳作纷呈,颇有值得挖掘之处。自清代以来,学界多以研究薛福成的政治、外交思想为主,而较少关注《庸庵笔记》这部作品,更缺乏系统性、专题性的研究。本文通过探究《庸庵笔记》的创作过程、思想内容以 […]

南北朝乐府民歌曲辞音乐性研究 11月28日

【摘要】南北朝乐府民歌是继周民歌和汉乐府民歌之后以比较集中的方式出现的又一批人民口头创作,是我国诗歌史上又一新的发展。它不仅反映了新的社会现实,而且创造了新的艺术形式和风格。对南北朝乐府民歌音乐性的研究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将当时无序的文学自觉性创作予以归纳和总结。南朝和北朝乐府民歌虽是同一时代的产物,但由于南北的长期对峙,北朝又受鲜卑贵族的统治,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族风尚、自然环境等大都不相同,因而 […]

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英语新闻汉译 11月28日

【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以及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国际交流日益频繁,新闻成为国家之间信息交流、文化传递最直接、最高效的传播手段,因此,新闻翻译成为实现这些交流活动的重要渠道。本文以英语新闻汉译为切入点,探讨了在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如何在词汇与句法的两个层面上达到对等,实现原文读者与译文读者反应相似的目的。本文首先分析新闻的词汇、句法特点,包括新词、小词、形象词的使用, […]

俄语中的古旧词 11月27日

【摘要】在现代俄语中,古旧词已经不再使用,但是研究古旧词是非常有必要的。论文的研究目的是小说《彼得大帝的黑奴》中的古旧词分析。通过分析,完成如下研究任务:1、找出小说《彼得大帝的黑奴》中的所有古旧词,并释义。2、将小说中的古旧词分为历史古词和古词。3、将历史古词分组,并加以阐释。4、将旧词划分组阐释分组理由以及旧词变化过程,主要有语义范畴,语音范畴以及词汇范畴等。论文由绪论,三个章节,总结,文献综 […]

我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法律思考 11月27日

【摘要】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提出,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和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①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业人口有减少的趋势,农村废耕现象屡见不鲜,合理划定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将占农村土地一小部分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释放出来,实现其市场价值,有利于农地的利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对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保障农 […]

见危不救行为的法社会学分析 11月27日

【摘要】见危不救行为在当今社会中已经不是新闻,随着“小悦悦事件“四川崇州溺水案”等一系列的见危不救现象的发生以及对社会影响的后续效应不断扩大,引发了上到社会精英下到普罗大众的广泛讨论和深思。见危不救这一原本只属于道德约束的社会行为,由于当代国民社会素质的不堪导致了规制该行为的控制手段逐步趋向于法律控制等强制性措施,同时见危不救行为又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所以有众多学者便提山了以刑法角度作为切入点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