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作为加重处罚事由的“因逃逸致人死亡”

论作为加重处罚事由的“因逃逸致人死亡”

作者:师大云端图书馆 时间:2015-07-06 分类:硕士论文 喜欢:3104
师大云端图书馆

【摘要】“因逃逸致人死亡”作为交通肇事罪的加重处罚事由,规定在我国《刑法》第133条中。2000年11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为《解释》)也为“因逃逸致人死亡”的适用提供了法律依据,但一些重要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比如“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成立是否以交通肇事罪先行成立为前提;此处的“逃逸”是否必须具有《解释》规定的“为逃避法律追究”的主观目的;“因逃逸致人死亡”的主观罪过形式是什么;等等。这些问题争议很大,难有定论,造成了“因逃逸致人死亡”在司法实践中适用的混乱。“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情形纷繁复杂,在我国现有刑法体系下,将规范分析与实践认定相结合,分析“因逃逸致人死亡”的适用条件,界定“因逃逸致人死亡”的适用范围,对于正确指导司法实践具有现实意义。“因逃逸致人死亡”应当以交通肇事罪先行成立为前提。这符合《刑法》第133条和《解释》的规定,并且避免了重复评价的错误。当先行肇事行为不构成交通肇事罪,行为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得不到救助而死亡时,应结合其主观罪过认定行为人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或者故意杀人罪。客观方面,“因逃逸致人死亡”中“逃逸”的实质是不履行救助义务,其行为对象不能包括第二次肇事的被害人,并且被害人死亡与“逃逸”要有因果关系。只要行为人不履行救助义务导致被害人死亡,都应认定为此处的“逃逸”,这有利于被害人生命安全的保护。在履行救助义务的实践认定中,首先,行为人要有履行的可能性;其次,其履行要符合有效性。行为人在逃逸的过程中发生二次肇事的,两次肇事行为相互独立。在实践认定中,若两次肇事均成立交通肇事罪,则对其在交通肇事罪法定刑的幅度内从重处罚;如果行为人的主观罪过已经转变为故意,则应根据不同的情况,将交通肇事罪与故意杀人罪或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并罚。主观方面,“因逃逸致人死亡”的罪过形式应限于过失。“逃逸”虽是故意为之,但行为人对被害人可能死亡的主观心理态度只能是过失,是排斥该结果发生的。同时,这也是我国刑法罪数理论的要求。在司法实践中,根据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通过行为人的结果预见可能性和结果避免可能性等重要因素来认定其过失的主观罪过。“因逃逸致人死亡”转化为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要符合不作为犯罪的构成要件,要符合主客观条件的统一。客观方面,行为人不仅要有不作为的客观行为,且该行为要和作为的故意杀人具有等价性。该等价性要求行为人对于危害结果进行现实的具体支配。并不是只有《解释》第6条规定的移置型逃逸才符合该条件,单纯逃逸也可以转化为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当行为人不保护的不作为中包含着剥夺被害人生命的紧迫的、具体的危险时,即使行为人单纯地逃逸,其与作为的故意杀人行为也具有等价性。主观方面,行为人的罪过形式转变为故意。一般的单纯逃逸,侵害性较小,被害人得到第三人救助的可能性很大,行为人对被害人的危险进程并非处于排他性支配地位,该行为与作为的故意杀人并不具有等价性,不能认定其成立故意杀人罪。此时,即使行为人对被害人死亡的结果持放任的主观心理态度,也因罪过游离于界限之间、证据存疑而不能确定无疑地认定其为故意,只能退至无疑的过失犯罪处理。另外,根据周光权教授的主要罪过理论,“因逃逸致人死亡”作为交通肇事罪的结果加重犯,其罪过必须依照主要罪过,即原先交通肇事的过失来确定。所以,一般的单纯逃逸仍应该按照交通肇事罪“因逃逸致人死亡”来定罪量刑。“因逃逸致人死亡”作为交通肇事罪的加重处罚事由,通过分析其适用的前提条件、客观条件、主观条件以及向不作为故意杀人罪的转化,可以使“因逃逸致人死亡”的适用条件和范围更加清晰,为司法实践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作者】祁欣;
【导师】李洁;
【作者基本信息】吉林大学,法律,2014,硕士
【关键词】因逃逸致人死亡;客观条件;主观条件;不作为故意杀人罪;

【参考文献】
[1]郭雪清.具有混合时滞的转换神经网络指数同步控制研究[D].燕山大学,运筹学与控制论,2013,硕士.
[2]胡蓉华.白介素-1β及黏附分子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意义[D].山西医科大学,血液病学,2003,硕士.
[3]江永健.基于插入式模块的容器动态适应性研究[D].河海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2004,硕士.
[4]潘拥军.公安培训远程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吉林大学,软件工程,2012,硕士.
[5]王思佳.民间借贷法律风险规制研究[D].河北大学,经济法学,2014,硕士.
[6]陈莉,钟麦英.奇异模糊系统基于等价空间的故障检测[J].控制与决策,2011,02:182-186.
[7]见习记者彭小东.六股东结盟隐现“真主”瑞南上海新梅董秘否认资产注入[N].21世纪经济报道,2014-06-12014.
[8]王时彬.小学语文三年级起步作文指导方法初探[D].苏州大学,教育(专业学位),2014,硕士.
[9]刘若杨.先秦诸子视野中的齐鲁文化[D].山东艺术学院,艺术学,2012,硕士.
[10]代雷霆.大型透明塑料件注塑成型工艺参数优化[D].兰州理工大学,材料加工工程,2013,硕士.
[11]严行健.《明史》与《献徵录》相关人物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古典文献学,2012,硕士.
[12]李强,贺之渊,汤广福,司德亮,郑斌毅,殷志良.新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22:75-79+123.
[13]符芳.我国外汇储备流动性风险测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西方经济学,2012,硕士.
[14]徐震丰.甘氨酸溶液中电渗析脱盐提纯研究[D].浙江大学,化学工程,2003,硕士.
[15]龙建东.薄层厚度与振幅、频率关系的神经网络BP法模拟[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5,06:817-822+848.
[16]李坤.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2012,硕士.
[17]关维国,姚清志,高阳,鲁宝春.基于db4小波的配电网暂态电能质量扰动的检测与定位[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5,08:.
[18]吴何琛.基于视觉检测的板球系统控制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控制工程,2014,硕士.
[19]王帅,杨文,侍洪波.带丢包一致性滤波算法研究[J].自动化学报,2010,12:1689-1696.
[20]孙广绪.经济周期和监管变化对我国上市银行资本缓冲、风险和绩效的影响[D].重庆大学,金融学,2014,硕士.
[21]程越楷.创业投资机构对被投资企业投资行为及其绩效的影响[D].浙江大学,会计学,2013,硕士.
[22]魏宇.中国中小城市电视购物营销策略研究[D].安徽大学,工商管理,2013,硕士.
[23]徐吉.模块化生产在VS公司苏州工厂的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学位),2013,硕士.
[24]郑欢欢.高职院校学生校外实习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浙江工业大学,2012.
[25]秦昉.水泥混凝土投料搅拌工艺及其影响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2013,硕士.
[26]张自强.高职院校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对策[J].电子制作,2015,03:182-183.
[27]戴少一.论地方立法程序及其完善[D].湘潭大学,法律,2003,硕士.
[28]杨德进.论金融控股公司的经营模式与金融监管[D].安徽大学,政治经济学,2004,硕士.
[29]田稷.挖掘高校图书馆Web日志数据库的意义和方法[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2,04:307-308.
[30]徐小英,刘利红,舒阳.毛细管电泳柱端酶微反应器研究进展[J].化学教育,2015,04:1-5.
[31]郦佳鸣,连桂玉.如何在数字图书馆中有效应用知识管理理论[J].医学情报工作,2005,06:450-452.
[32]王晓龙.P53基因Arg72Pro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青海地区胃癌易感性的相关性分析[D].青海大学,外科学,2013,硕士.
[33]薛林平.北京市延庆县榆林堡研究[J].中国名城,2014,09:68-72.
[34]叶昆.W公司国内售后服务管理策略研究[D].山东大学,工业工程(专业学位),2012,硕士.
[35]杨锦.异构分布式系统中的负载均衡调度算法研究[D].湖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11,硕士.
[36]李唤工.我国开设股指期货的理论研究与动作构想[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金融学,2003,硕士.
[37]余吉安.企业资源集成及其能力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
[38]黄韬.中小企业集群生成机制分析及问题的研究[D].安徽大学,企业管理,2004,硕士.
[39]刘朋朋.基于多电平逆变器的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2013,硕士.
[40]梁利平.设计任务型活动提高高中生的英语写作能力[D].内蒙古师范大学,学科教学(专业学位),2012,硕士.
[41]李红,马荣春.诉讼诈骗罪司法适用[J].江西警察学院学报,2014,05:77-82.
[42]胡建茹.我国创业板企业IPO抑价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企业管理,2014,硕士.
[43]陈伟.考虑模具约束的生产调度问题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2013,硕士.
[44]滕晓明.化瘀明目汤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五官科学,2004,硕士.
[45]聂志文.《傲慢与偏见》的喜剧世界[D].吉林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2004,硕士.
[46]黄玉哲.高中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的调查与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教育,2013,硕士.
[47]唐和清,黄佳,常青.氧化石墨烯/Fe_3O_4复合材料固定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去除酚类废水[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1:19-22.
[48]贺小龙.代言人吸引力、产品卷入度对广告效果的影响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企业管理,2013,硕士.
[49]王中华,王兴松,王群,徐卫良.高精度鲁棒运动控制器设计及实验研究[J].控制与决策,2001,S1:657-660.
[50]梁羽冰.异丙酚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的影响[D].广西医科大学,麻醉学,2013,硕士.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