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全球全面生产理论研究
【摘要】马克思的全球全面生产(allseitigeProduktionderganzenErde〈SchpfungenderMenschen〉)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中的一个重要原理,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中的重要原理。它是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发展史为主线,以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与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的分析为基础,从中得出的科学社会主义和科学共产主义的重要结论。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以及生产的全面化、多样化日益深入发展的背景下,马克思的全球全面生产理论对于人们正确看待当今世界这方面的现实和趋势,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马克思主义自从诞生之日起,就具有整体性的特征。它的全球全面生产理论也是如此。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已经指出了:私有财产是如何在工业和工业财富的形式上完成它对人的统治,并且如何以最普遍的形式成为世界历史性的力量①。同时也是在这部《手稿》中,马克思自始就把作为物质生产过程的劳动与人类自身的生产过程结合起来,并且把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看做不过是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的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②。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又进一步指出,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人们的世界历史性的而不是地域性的存在同时已经是经验的存在了③;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就像共产主义——它的事业——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一样。而各个人的世界历史性的存在,也就是与世界历史直接相联系的各个人的存在④。同时,每一个单个人的解放的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至于个人在精神上的现实丰富性完全取决于他的现实关系的丰富性。只有这样,单个人才能摆脱种种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而同整个世界的生产(也同精神的生产)发生实际联系,才能获得利用全球的这种全面的生产(人们的创造)的能力。各个人的全面的依存关系、他们的这种自然形成的世界历史性的共同活动的最初形式,由于共产主义革命而转化为对下述力量的控制和自觉的驾驭,这些力量本来是由人们的相互作用产生的,但是迄今为止对他们来说都作为完全异己的力量威慑和驾驭着他们①。我国学术界以往与本文相关的研究,多系分别从哲学和经济学等不同角度来进行的“马克思全球化问题研究”和“马克思全面生产理论研究”及“总体生产思想研究”等。本文则旨在从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的统一上,并且把“全球化”和“全面生产”作为一个统一的问题,加以整体性的综合研究和展开。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厘清马克思的全球全面生产理论形成和发展过程,明确全球全面生产理论的理论内涵以及在马克思的思想整体中的理论地位,为完整把握马克思的全球全面生产理论提供一个可以参考的理论视点。马克思的全球全面生产理论是马克思的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通过对人类社会历史的考察、特别是通过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的考察,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话语体系和内容,并且从中得出了科学共产主义的重要结论。本文在研究上主要采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总方法,在叙述上采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同时注重文本考证、理论发掘与阐释。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七个部分:一是绪论,主要阐述现阶段研究马克思的全球全面生产理论的意义;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的现状;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论文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二是探讨全球全面生产理论的内涵及其理论特质;三是探讨马克思的全球全面生产理论产生的历史前提;四是分析马克思的全球全面生产理论的理论前提;五是分析理论的形成过程;六是分析理论的发展过程及其启示,七是概括理论在当代的演变,以及理论的当代价值;八是结束语,指出马克思的全球全面生产理论的研究是一个刚刚开启的历史实践课题。本文的结论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第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与发展是马克思的全球全面生产理论的历史前提。正是通过对历史的研究,促成了马克思早年思想的转变和批判对象的转变,同时也是马克思得出历史唯物主义结论的重要依据。第二,全球全面生产理论来源主要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但是绝不仅仅是以上三个部分。马克思对包括古希腊哲学在内的的整个欧洲文化的研究和对世界历史的研究都是其思想的重要理论前提。第三,马克思的全球全面生产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可以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异化劳动理论为基础的全球全面生产思想的初创期、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全球全面生产理论的形成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批判为基础的全球全面生产理论的成熟期。第四,认识马克思的全球全面生产理论内涵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资本主义全球“全面”生产和世界历史中的社会主义全面生产理论之间的关系。第五,全球全面生产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表明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和具体历史实践相结合,脱离了实践的理论只能沦为空谈,脱离了理论的实践只会导致实践的失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是马克思的全球全面生产理论在当代的体现。
【作者】吴永辉;
【导师】许兴亚;
【作者基本信息】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14,博士
【关键词】全球全面生产;资本主义批判;科学社会主义;
【参考文献】
[1]尹文雁.降脂颗粒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2013,硕士.
[2]陈宛希.建国以来的《长生殿》研究:回顾与反思[D].中国艺术研究院,戏剧戏曲学,2013,硕士.
[3]金丹.爱尔兰语与爱尔兰国家认同建构[D].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2014,硕士.
[4]刘海燕.校企手机一卡通业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河北师范大学,计算机技术,2014,硕士.
[5]陈晓光.鹿茸多糖抗肝损伤作用的生化药理学研究[D].吉林大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2004,硕士.
[6]杨亚卓.我国沿海内河船舶保险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法律,2014,硕士.
[7]卢志刚,董玉香.基于改进二进制粒子群算法的配电网故障恢复[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6,24:39-43.
[8]任国勇.普罗布考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大鼠血脑屏障的干预作用及可能机制[D].河北医科大学,神经病学,2013,硕士.
[9]杨茜.论吴宓的《红楼梦》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文艺学,2014,硕士.
[10]荀翠.小学礼仪教材中公共礼仪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教育学原理,2014,硕士.
[11]李昱.花后不同时期高温引起春小麦早衰的生理机制[D].宁夏大学,作物学(专业学位),2014,硕士.
[12]胡光万.莼菜属、睡莲属和芡属的花器官发生及其系统学意义[D].湖南师范大学,植物学,2004,硕士.
[13]张广智,李呈呈,印兴耀,张金强.基于修正Xu-White模型的碳酸盐岩横波速度估算方法[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2,05:717-722+844+676-677.
[14]曾庆周.密集型自动货架控制系统与调度算法的研究[D].东北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2009,硕士.
[15]刘莎莎.组态软件中数据库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2012,硕士.
[16]章建军.流形上的优化算法及其在图像拼接与盲源分离中的应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2013,硕士.
[17]陈天豪.买卖合同质量纠纷案件举证问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法律,2013,硕士.
[18]顾煜.试论企业物流信息系统[J].商场现代化,2005,28:157-158.
[19]江涛.标准舞双人间配合技术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2014,硕士.
[20]陈文婷.贸易成本对我国出口的影响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国际贸易学,2013,硕士.
[21]江韵.英汉翻译长难句的处理[D].首都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2014,硕士.
[22]王宝武.铁素体钢中渗碳体和富Cu相析出行为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上海大学,材料学,2014,硕士.
[23]谢雯.火电机组在线热经济性分析系统开发[D].重庆大学,2004.
[24]连欢.卟啉衍生物在硝基芳烃电化学传感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
[25]王雪娇.休闲行为与社会地位展示[D].华侨大学,人文地理学,2013,硕士.
[26]毛登彩.美国报刊政治社论中介入资源的人际意义[D].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2013,硕士.
[27]岳申.90后师范类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路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2012,硕士.
[28]张艳琼.大型船舶物料搬运系统路径规划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系统工程,2013,硕士.
[29]路乃元.往复切换式阀控能量回收装置变负荷运行及稳定性评价[D].天津大学,化学工程,2013,硕士.
[30]付一丹.宗教社会服务组织的有效性研究[D].山东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学位),2013,硕士.
[31]刘震.石墨烯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DNA控制释放中的应用[D].青岛大学,材料加工工程,2013,硕士.
[32]韩娟.基于几何图的人脸识别算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2013,硕士.
[33]王晓静.中国电视剧批评的论争与分野(2000-2010年)[D].中国艺术研究院,广播电视艺术学,2014,硕士.
[34]袁祯.国产天然岩沥青在沥青路面中应用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2012,硕士.
[35]周密.MiR-17-92簇在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中的作用[D].复旦大学,外科学,2011,博士.
[36]季涛,孙同景,徐丙垠,薛永端,陈平.利用配电变压器获取行波信号[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6,16:66-71.
[37]孙涛.典型不锈钢耐局部腐蚀性能改善的研究[D].复旦大学,物理电子学,2012,硕士.
[38]赵圣焱.分布参数模型连轧过程控制机理研究概述[J].自动化学报,1992,01:92-95.
[39]张薛.我国证券市场内幕交易民事赔偿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法律,2013,硕士.
[40]桑爱博.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风电产业政策模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管理科学与工程,2013,硕士.
[41]杨舵.ARF融资模式在港口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物流工程,2014,硕士.
[42]李虹.欧洲资本主义一体化研究[D].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13,硕士.
[43]夏正.基于供给视角的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2012,硕士.
[44]陈雅丽.韩美技术创新主体企业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哲学,2001,硕士.
[45]顾菊芬.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界面及高性能蓝光二极管[D].南京邮电大学,2011.
[46]黄东兰.中学数学习题教学理论与实践[D].福建师范大学,教育,2003,硕士.
[47]刘稀.我国电子合同订立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律(专业学位),2014,硕士.
[48]赵红,杨安康,刘俊锋,肖参.石墨烯基纳米复合材料在电化学分析中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4分会:纳米生物传感新方法[C].中国化学会:,2014:1.
[49]来威.新投产焦炉提高焦炭质量的探索[D].辽宁科技大学,化学工程,2012,硕士.
[50]曹小俊.二甲双胍对高糖介导的成骨细胞MG63增殖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D].苏州大学,内分泌与代谢病学,2013,硕士.

- 下一篇: 朱有燉杂剧考
- 上一篇: 美国二十世纪的中国儒学典籍英译史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