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氧介导的内质网应激在博莱霉素诱导上皮—间质转化及皮肤组织纤维化中的作用研究

活性氧介导的内质网应激在博莱霉素诱导上皮—间质转化及皮肤组织纤维化中的作用研究

作者:师大云端图书馆 时间:2015-08-04 分类:文献综述 喜欢:3714
师大云端图书馆

【摘要】研究背景:硬皮病(Scleroderma)是一种以皮肤、血管和内脏器官发生广泛纤维化,同时针对自身抗原产生一系列自身抗体为特征的全身性结缔组织病。虽然目前仍对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但过量的ECM成分(尤其是胶原成分)在皮肤、内脏及血管周围沉积导致组织器官纤维化是该病的重要特征之一。一般认为在纤维化组织器官中胶原合成增加和降解减少导致机体正常的平衡遭到破坏可能是造成胶原过量沉积的重要原因之一。当机体组织受到内外源性因子作用后,成纤维细胞等将转化成具有收缩和强分泌功能的肌成纤维细胞,从而大量分泌胶原来修复组织损伤,当肌成纤维细胞分泌的ECM过量时,导致ECM在组织细胞间过量沉积,将会使组织器官发生纤维化,从而导致相应组织器官出现严重的功能障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证据表明上皮细胞通过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transition,EMT)导致肌成纤维细胞增加在组织纤维化中的发挥重要的作用。然而,启动上皮细胞发生EMT过程需要细胞外和细胞内因子刺激,从而启动相应的信号转导途径。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也显示活性氧介导的氧化应激和内质网应激可能也参与调控上皮细胞发生EMT过程。然而目前对于皮肤组织纤维化中是否发生EMT及其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对经皮下注射博莱霉素诱导BALB/c小鼠皮肤组织纤维化的硬皮病动物模型进行研究,探讨:(1)博莱霉素能否通过诱导皮肤上皮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导致肌成纤维细胞增加参与皮肤组织发生纤维化;(2)活性氧介导的氧化应激是否在博莱霉素经皮注射诱导皮肤上皮细胞发生EMT与组织纤维化中可能发挥一定的作用;(3)活性氧是否参与调控内质网应激,从而通过未折叠蛋白反应引发皮肤上皮细胞发生EMT及其分子机制。研究方法:(1)为探讨博莱霉素染毒后皮肤组织是否发生纤维化,通过取染毒部位皮肤组织,将组织处理后经H&E染色和天狼星红染色用于病理学观察皮肤厚度及胶原纤维含量变化,并且将新鲜的皮肤组织经碱裂解法裂解后用于羟脯氨酸含量检测来反映皮肤组织纤维化程度;(2)为探讨皮肤纤维化组织中上皮细胞是否发生EMT现象,通过病理学观察皮肤上皮细胞形态结构变化;并且将新鲜皮肤制备冰冻切片,利用免疫荧光检测上皮细胞特征蛋白E-cadherin和间质细胞特征蛋白Vimentin在皮肤表皮层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同时将新鲜皮肤组织制备匀浆后,利用蛋白质免疫印迹和RT-PCR检测E-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及基因在皮肤组织中的表达;(3)为探讨皮肤纤维化组织中活性氧是否引起氧化应激,利用MDA含量反映脂质过氧化程度,利用羰基化合物的含量反映蛋白质的氧化损伤程度。同时利用黄嘌呤及黄嘌呤氧化酶反应系统测量SOD酶活力,利用过氧化氢与钼酸铵反应系统测量CAT酶活力,利用GPX催化GSH的反应速度来表示GPX活性,通过检测GSR催化NADPH的改变来反映GSR活力,来反映多种抗氧化酶活性变化;(4)为探讨皮肤纤维化组织中细胞是否发生内质网应激及未折叠蛋白反应,利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内质网应激特征性蛋白Bip及活化的未折叠反应蛋白pIRE1α在皮肤组织中的表达;并且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基底层上皮细胞内质网结构变化,探讨皮肤表皮层中基底膜带附近上皮细胞是否发生内质网应激;(5)为探讨内质网应激在诱导皮肤上皮细胞发生EMT中的分子机制,采用化学伴侣PBA来干预内质网应激的生物学效应,利用蛋白质免疫印迹定量检测活化状态pSmad2/3和pSrc蛋白在皮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Smad和Src激酶信号通路在内质网应激诱导上皮细胞发生EMT过程中作用;(6)为探讨活性氧是否是博莱霉素诱导内质网应激介导皮肤上皮细胞发生EMT和组织纤维化的上游信号,采用抗氧化剂NAC来干预活性氧介导的生物学效应,利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Bip蛋白和pIRE1α在干预后皮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利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E-cadherin和Vimentin在干预后的皮肤组织中的表达,同时利用H&E染色和天狼星红染色用于病理学观察来反映干预后皮肤厚度及胶原纤维含量变化。实验结果:(1)博莱霉素经皮注射染毒后导致染毒部位皮肤弹性明显下降,皮肤出现变硬,皮层厚度增加,并且染毒部位皮肤毛发生长缓慢或难以再生,同时博莱霉素组小鼠体重随着染毒时间延长呈明显下降趋势。取染毒部位皮肤采用H&E染色和天狼星红染色后病理学观察结果显示,随着染毒时间的延长皮肤组织表皮和真皮层厚度及胶原纤维含量明显增加,并且观察到炎性细胞在真皮层中浸润的数量也明显增加,皮肤厚度随染毒时间呈明显的时间-效应关系,同时皮肤厚度和胶原纤维含量在染毒2wks就开始与对照组之间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皮肤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检测结果也显示,博莱霉素染毒4wks后的皮肤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较PBS处理组明显增加,以上结果表明博莱霉素染毒后皮肤组织中发生了明显纤维化;(2)通过H&E染色后病理学观察结果显示,博莱霉素染毒组皮肤表皮层中临近基底膜上皮细胞和毛囊周围上皮细胞脱离基底膜的数量明显增加,并且染毒3wks组导致临近基底膜上皮细胞脱离基底膜的上皮细胞数量增加最为明显,而染毒4wks组的皮肤组织中,表皮层中临近基底膜上皮细胞脱离基底膜的数量较多;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博莱霉素处理组皮肤组织中临近基底膜上皮细胞和毛囊周围上皮细胞中Vimentin蛋白表达较对照组也明显增强;进一步利用蛋白质免疫印迹和RT-PCR检测E-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及基因在博莱霉素经皮注射皮肤组织中的表达,实验结果显示,随着染毒时间的延长皮肤组织中E-cadherin表达明显下调,而Vimentin表达明显上调,E-cadherin蛋白表达在染毒2wks,而Vimentin蛋白表达在染毒3wks时开始与PBS对照组之间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以上结果表明博莱霉素诱导皮肤纤维化组织中上皮细胞发生了EMT现象;(3)通过对活性氧介导的脂质过氧化和蛋白质损伤及抗氧化酶活性检测发现,博莱霉素处理组皮肤组织匀浆中MDA和蛋白质羰基含量较PBS处理组明显增加,抗氧化剂NAC能明显抑制MDA和蛋白质羰基含量增加,经统计学检验分析,两者之间差别都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抗氧化酶活性检测发现博莱霉素处理组皮肤组织匀浆中SOD酶活力较PBS处理组明显增加,博莱霉素处理组CAT和GPX酶活力较PBS处理组变化不明显,但博莱霉素处理组GSR酶活力较PBS处理组明显下降,以上结果表明博莱霉素能明显诱导皮肤组织发生氧化应激;(4)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内质网应激特征性蛋白Bip在皮肤组织中的表达发现,博莱霉素染毒组皮肤组织中Bip表达水平从2W开始较PBS对照组明显增加,呈现时间-效应关系,并且经统计学检验分析,实验组较对照组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基底层上皮细胞内质网结构变化,观察结果显示基底层上皮细胞粗面内质网结构在博莱霉素染毒2wks即出现明显的扩张,在博莱霉素染毒3wks时扩张的粗面内质网数量明显增多。化学分子伴侣PBA能抑制内质网应激蛋白Bip和未折叠反应蛋白pIRE1α表达,并且PBA干预后能够能够抑制博莱霉素致皮肤组织中E-cadherin表达下调和Vimentin表达水平增高,以上结果表明博莱霉素能够诱导皮肤组织发生内质网应激,并且内质网应激参与调控上皮细胞发生EMT过程;(5)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pSmad2/3和pSrc蛋白质在博莱霉素经皮注射3wks后的皮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PBA的干预作用,结果显示博莱霉素能明显诱导pSmad2/3和pSrc蛋白质在皮肤组织中的表达,并且PBA能明显抑制博莱霉素诱导pS.mad2/3和pSrc蛋白质在皮肤组织中的表达,以上结果提示Smad2/3和Src介导的信号通路可能参与内质网应激诱导皮肤上皮细胞发生EMT;(6)利用抗氧化剂NAC来干预活性氧介导的生物学效应,结果显示NAC能够抑制Bip和pIRE1α在皮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抑制博莱霉素诱导E-cadherin表达下调和Vimentin表达上调,同时抑制皮肤组织纤维化,以上结果表明活性氧可能作为内质网应激诱导皮肤上皮细胞发生EMT和组织纤维化的上游信号分子。实验结论:在博莱霉素经皮注射诱导皮肤上皮细胞发生EMT及组织纤维化中,大量氧自由基可能通过诱导内质网应激,引发内质网未折叠蛋白反应中IRE1蛋白激活,IRE1可通过使Smad2/3激酶发生磷酸化从而激活其信号转导通路,进而下调上皮细胞标志物E-cadherin表达,上调间质细胞标志物Vimentin表达;或者可能通过激活Src激酶,继而激活其信号通路使E-cadherin介导的细胞间连接发生重构,或通过胞吞进入胞浆使其降解,最终使皮肤组织上皮细胞发生EMT。皮肤上皮细胞发生EMT后进一步增加了皮肤组织中肌成纤维细胞数量,导致细胞外基质成分尤其胶原纤维的增加,最终促使皮肤组织发生纤维化。
【作者】周承藩;
【导师】朱启星;
【作者基本信息】安徽医科大学,皮肤病与性病学,2013,博士
【关键词】硬皮病;上皮-间质转化;皮肤组织纤维化;氧化应激;内质网应激;博莱霉素;N-乙酰半胱氨酸;4-苯丁酸钠;动物模型;

【参考文献】
[1]吴代财.农村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现状调查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2014,硕士.
[2]唐玥.《瓶中信》中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分析[D].广西民族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2013,硕士.
[3]唐成晓.基于极值理论的白银期货市场风险度量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统计学,2012,硕士.
[4]胡发龙.AW矿业投资公司内部管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商管理,2014,硕士.
[5]蔡的.连续发酵生产生物丁醇新工艺[D].北京化工大学,生物工程(专业学位),2013,硕士.
[6]孔令伟.影像中的政治意识[D].山东大学,政治学理论,2013,硕士.
[7]高鹰.电沉积铜电极在吸附及手性识别中的应用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分析化学,2014,硕士.
[8]陈彪.双轴荷载作用下SRC柱抗震性能及正截面受压承载力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2013,硕士.
[9]刘国华.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信仰状况调查研究[D].内蒙古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2013,硕士.
[10]徐焕宇,孙权森,陈强,罗楠,夏德深.使用半高斯核的冲击扩散滤波图像盲复原方法[J].自动化学报,2014,06:1166-1175.
[11]周锴.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法律,2013,硕士.
[12]毕妤.城市空间信息系统面向移动用户服务实现中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2004,硕士.
[13]张维宝,矫良田,李学宁.焦炭锅炉的研制实践[J].一重技术.2001(Z1)
[14]吴笃贵.静止励磁系统保护配置方案[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5,19:72-75+99.
[15]张巍,王昕,王振雷.基于多模型混合最小方差控制的时变扰动控制系统性能评估[J].自动化学报,2014,09:2037-2044.
[16]王慧玲.基于特征的遥感图像拼接技术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3.
[17]韩婷.银雀山汉简佚书连词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2013,硕士.
[18]毛盛龙.面向分布式电源的微网协同控制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2012,硕士.
[19]江敏.BTA深孔钻杆系统的涡动及压电控制研究[D].中北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2014,硕士.
[20]戴鑫.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政府促进[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行政管理,2013,硕士.
[21]白肖瑞.俄耳甫斯教及其美学意蕴[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美学,2012,硕士.
[22]王毅轩.夏俊峰案法理分析[D].河北经贸大学,法律,2014,硕士.
[23]孟中华.CeO_2-CrO_x复合氧化物催化剂上CVOCs催化氧化性能的研究[D].浙江大学,化学,2013,硕士.
[24]钟芸香.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农村与区域发展,2013,硕士.
[25]陈春香.掺杂对聚合物导电性的影响的理论研究[D].西南大学,物理化学,2013,硕士.
[26]王亚丽.芪苓方治疗湿毒型帯下病GIMⅠ-Ⅱ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中西医结合临床,2013,硕士.
[27]周捷.刑法因果关系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法律,2013,硕士.
[28]胡卫静.大豆杂交后代耐盐性及9002稳定系组织培养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2013,硕士.
[29]胡艳梅.高中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评价与培养[D].杭州师范大学,学科教学(专业学位),2012,硕士.
[30]曾志纯.移动计算机网络中的双向功放与天线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2004,硕士.
[31]单祥茹.吉时利多款高性价比产品专为价格敏感市场设计[J].中国电子商情(基础电子),2011,10:35-36.
[32]姜爱智.现代新史学理论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史学理论及史学史,2004,硕士.
[33]赵登峰.棉花变量施肥关键技术及装置研究[D].石河子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2012,硕士.
[34]黄清军,孙牧村,邹旭东,刘良春,熊威.模拟电机端口特性的电力电子负载系统设计[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03:71-77.
[35]孙涛.论刑法中的占有[D].吉林大学,法律,2012,硕士.
[36]李超群.小学语文教学听力训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学科教学,2013,硕士.
[37]孔令凯.双水平正压通气和经鼻持续正压通气在早产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应用的比较[D].第二军医大学,儿科学新生儿重病(专业学位),2013,硕士.
[38]崔婷.民事执行救济制度实证研究[D].黑龙江大学,法律,2012,硕士.
[39]董雪.改良性儿童医疗机构空间意象研究[D].齐鲁工业大学,设计艺术学,2014,硕士.
[40]杨兴峰.唐古拉山北缘晚石炭—早二叠世扎日根组古地磁学研究[D].西北大学,固体地球物理,2014,硕士.
[41]于晓静.浅析素描造型语言在近现代山水画中的运用[D].曲阜师范大学,美术学,2013,硕士.
[42]林雪霞.舰船避碰操纵专家系统ACOES的研究[J].舰船科学技术.1996(03)
[43]汪蓓.“把”字句的核心语义及其对外汉语教学[D].华中科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2013,硕士.
[44]周文广.克雷伯氏菌甘油脱水酶和1,3-丙二醇氧化还原酶基因的克隆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D].广西大学,微生物学,2004,硕士.
[45]田伟能■TianWeineng.论暖通空调系统在建筑空调节能的有效措施[J].城市建筑,2014,02:141.
[46]潘越.《聊斋俚曲集》词缀研究[D].青岛大学,汉语言文字学,2013,硕士.
[47]刘茜.河北省金融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统计学,2012,硕士.
[48]李素仙.活性维生素D_3对UUO大鼠肾间质TGF-β_1/Smads信号轴核酸表达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儿科学,2013,硕士.
[49]岳昊.基于元胞自动机的行人流仿真模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
[50]王智杰.反语在广告中的应用[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2004,硕士.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