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凹陷油气成藏机制及主控因素

辽西凹陷油气成藏机制及主控因素

作者:师大云端图书馆 时间:2015-12-31 分类:参考文献 喜欢:2010
师大云端图书馆

【摘要】研究区辽西凹陷位于渤海湾盆地海域西北部,是下辽河坳陷陆上辽河西部凹陷向海域的自然延伸,辽西凹陷和辽河西部凹陷属于下辽河坳陷西部凹陷带的两个次级“凹陷”,二者具有相同的构造背景和沉积充填序列以及相似的凹陷结构,借鉴陆上辽河西部凹陷成功勘探实践,类比二者的油气成藏条件的差异性和共性对认识辽西凹陷成藏规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自从1986年对辽西凹陷开始钻探以来,共钻探16个构造,发现3个油气田,7个含油气构造,北洼、中洼、南洼油气富集差异性较大,分析辽西凹陷的油气成藏机制及主控因素对该区及类似地区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本文利用各类地质、地震、地化资料,以含油气系统、成藏动力学、成藏主控因素论及地质类比等理论为指导,从辽西凹陷沉积、构造演化特征入手,在烃源岩、储集层、盖层、生储盖组合及圈闭等成藏地质条件系统分析及其与辽河西部凹陷地质条件类比的基础上,重建了油气成藏动力学过程,分析了辽西凹陷油气富集规律,并通过典型油气藏剖析,划分、建立了主要的油气成藏模式,探讨了成藏主控因素。论文主要取得了以下认识:一、油气成藏条件基于地化资料,分析评价了辽西凹陷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类型和成熟度,结果表明辽西凹陷主要发育东三段、沙一二段和沙三段3套烃源岩,其中沙三段烃源岩厚度大,有机质丰度高、类型主要为Ⅰ-Ⅱ型为主、成熟度高,为研究区的主力烃源岩,对成藏的贡献最大;沙一二段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类型主要为Ⅱ型,成熟度较高,但厚度薄,是研究区的一套重要烃源岩,对成藏有一定贡献;东三段烃源岩有机质丰度一般、类型主要为Ⅱ-Ⅲ型、成熟度较低、厚度大,对成藏的贡献较小。辽西凹陷主要发育三角洲砂体、辫状河三角洲砂体、扇三角洲砂体、近岸水下扇砂体和浊积扇砂体;储集空间有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两种,凹陷内次生孔隙较为发育,自上而下存在三个主要次生孔隙发育带,主要受到成岩作用和后期溶蚀作用等影响;辽西凹陷储集体物性条件较为优越,平均孔隙度25.6%,平均渗透率479.3mD,储层孔隙度多分布在20%以上,渗透率多分布在100mD以上,多为高孔高渗的Ⅰ类储层。辽西凹陷发育三套区域性盖层,自上而下分别是东一段-东二上段、东二下-东三段和沙三段,其中以东二下-东三段区域性盖层最为重要,在全区范围内分布广,封盖能力最强。辽西凹陷的生储盖配置可大致分为三类:自生自储式配置、上生下储式配置及下生上储式配置。辽西凹陷发现的圈闭类型比较单一,主要都是与断层有关的构造圈闭,单纯的岩性圈闭和地层圈闭很少,其构造圈闭主要分为断背斜、滚动背斜、披覆背斜、断鼻和断块5大类,圈闭的规模整体较小,闭合面积平均约16.3km2,闭合幅度平均为178.85m。辽西凹陷的输导体系主要由断层、砂体和不整合面组成,可分为断层单要素型、断层-砂体复合型及断层-不整合复合型三种,由于凹陷内油源断裂较为发育,圈闭多依附油源断裂分布,因此辽西凹陷的输导体系以断层单要素型为主,断层-砂体复合型也较为发育,不整合-断层复合型输导体系发现较少。二、油气成藏机制及富集规律利用盆地模拟分析技术研究了辽西凹陷的地层埋藏过程及演化、流体动力场及演化、烃源岩发育及演化和油气的充注历史。研究表明,受构造的旋回演化影响,凹陷的地层埋藏经历了不同的沉积变化,特征分别对应于构造演化的四个阶段:孔店-沙四时期,地壳开始拱张,沉降速率较小,沉降量也较小,凹陷为分割的湖盆;沙三时期,裂陷作用最强,沉降速率剧增,沉降量也剧增;沙一二段时期,裂陷作用变弱,沉降速率变小,沉降量最小;东营组沉积时期,再次发生裂陷作用,地层沉积速率再次增大,埋藏厚度剧增;新近系之后,地层稳定的沉积埋藏,进入坳陷阶段。实测地温数据揭示,辽西凹陷现今地温梯度主要分布在2.2℃/100m-3.7℃/100m,平均地温梯度为2.94℃/100m,略低于辽东湾的平均值(3.0℃/100m),盆地数值模拟结果揭示,辽西凹陷古地温与古热流经历了较为类似的变化过程,在地史时期先由高到低,后又继续升高的趋势。裂陷作用强的阶段古地温梯度和古热流较高,裂陷作用弱时,二者相应降低。实测压力数据揭示,研究区存在泥岩欠压实-超压现象,利用泥岩声波时差方法分析出,研究区发育深浅两套泥岩欠压实-超压体系,分别对应于沙三段和东二下-东三段,且深部超压体系发育强度要大于浅部超压体系,但浅部超压体系分布范围要广一些。盆地数值模拟分析得知,研究区的压力演化存在三期的增压-泄压旋回,构造运动强烈的沙三段沉积时期,因为地层沉降速率大,产生了强烈的欠压实超压;沙一二段沉积时期,构造运动减弱,孔隙流体渗出,部分压力释放,超压强度减小;东三段沉积时期,构造运动再次增强,地层欠压实沉积作用增强,又积累了部分压力;东二段沉积时期,压力本应减弱,但是部分烃源岩开始生烃,导致压力继续增加,直到东一段沉积末期,地层发生抬升剥蚀,这时候压力因构造抬升得到部分的释放;明化镇组沉积时期,生烃达到高峰,压力增大;第四纪平原组沉积时期,生烃作用减弱,压力又减小。如此便经历了增压(沙三时期)-泄压(沙一二时期)-增压(东三-东一时期)-泄压(东一末期)-增压(明化镇组时期)-泄压(平原组时期)三期的旋回。盆地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沙三段烃源岩从沙一二段沉积时期开始进入生烃门限,东营组沉积时期开始排烃,馆陶组沉积时期达到生烃高峰同时开始排烃,明化镇组沉积时期达到排烃高峰;部分沙一二段烃源岩从馆陶组组沉积时期开始进入生烃门限并少量生烃,明化镇组沉积时期达到生烃高峰,同时开始排烃,平原组达到排烃高峰;极少量的东三段烃源岩从馆陶组沉积开始进入生烃门限并开始生烃,因数量较少,生排烃量也较少,对成藏的贡献很微弱。结合前人流体包裹体测试分析结果,利用生排烃史方法推测辽西凹陷油气发生大规模运移充注的时间大致为24.6Ma,即馆陶组沉积时期。辽西凹陷原油物性差异较大,深层油大部分为密度较小的轻质、中质油,而浅层原油多为重质油;根据烃源岩甾烷成熟度参数,对辽西凹陷的原油类型进行了划分,包括未成熟油、低成熟油和成熟油,其上限深度分别为2500m、2780m和2900m;油源对比结果表明,辽西凹陷生成的油气多具有洼内成藏的规律,不存在穿洼运移现象;研究区油气富集规律在平面上南北富、中间贫,在纵向上浅层富、深层贫,在区带上高部位富、低部位贫。三、成藏模式及主控因素选取了辽西凹陷不同洼陷和不同构造带的典型油气藏,对其成藏条件、成藏机制和成藏主控因素进行了解剖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供烃洼陷、油气来源、油气储层、输导体系及富集程度等可将辽西凹陷的油气成藏模式区分为3大类和11亚类,并分析了各大类模式油气藏的主控因素与分布特征。辽西凹陷油气成藏的模式可划分为混源深层古储型、单向浅层古储型和单向复合新储型三大类,其中混源深层古储型模式油气藏的主控因素为储层物性和输导通道,单向浅层古储型的主控因素为烃源岩条件、运移动力和储盖组合;单向混源复合新储型的主控因素为盖层发育及断裂活动。三大类模式的油气藏具有明显的分布规律:深层古储型油气藏主要分布在辽西凹陷北洼;浅层古储型油气藏分布范围较广,在北洼、中洼和南洼都有分布;新储型油气藏只分布在南洼。各亚类模式的油气藏分布也有一定的规律:富集型油气藏主要分布在凹中隆构造带和陡坡带:混源型油气藏主要分布在北洼和南洼。辽西凹陷油气差异富集是烃源岩、断裂、温压系统和储层综合控制的结果,各类要素的具体控制作用表现为:优质烃源岩决定油气富集程度,生烃中心控制富集区域,烃源岩热演化影响油、气分布的差异,断裂强烈活动期提供了优质烃源岩的发育条件,构造旋回式演化导致了多套生储盖组合的形成,断裂纵横交错分布控制了圈闭发育,断裂的晚期活化改良了油气运移通道,复式温压系统形成“异常压力流体封存箱”,油气主要聚集在超压系统边缘,储层整体质量影响油气聚集规模。
【作者】杨宝林;
【导师】叶加仁;
【作者基本信息】中国地质大学,油气田开发工程,2014,博士
【关键词】辽西凹陷;成藏地质条件;油气富集规律;成藏模式;主控因素;

【参考文献】
[1]丁月茹.关于iOS和Windows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用户体验比较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数码媒体,2013,硕士.
[2]瞿锐.Galectin-3、MMP-2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遵义医学院,外科学(专业学位),2014,硕士.
[3]丁秀平.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放化疗敏感性及放射性肺炎的相关因素分析[D].济南大学,肿瘤学,2012,硕士.
[4]罗华.论哈盖尔斯特罗姆的现实主义法学思想[D].复旦大学,法学理论,2012,硕士.
[5]王贵生.中国社区居家养老照顾服务业发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
[6]杨刚震.农村信息化中物联网技术研究与实现[D].山东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2013,硕士.
[7]楼茜倩.HG控股集团公司内部管控模式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学位),2012,硕士.
[8]李娟.利用木糖生产乳酸菌株的选育及发酵条件优化[D].大连理工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2013,硕士.
[9]王敏佳.高校社区义工建设与问题及发展对策的探索[D].吉林大学,公共管理,2014,硕士.
[10]樊茹冰.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挂靠关系的司法认定研究[D].内蒙古大学,法律,2014,硕士.
[11]李旺.矮塔斜拉桥施工过程非线性效应分析[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结构工程,2014,硕士.
[12]张颖捷.百两茶提取物对小鼠运动性疲劳作用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内科学,2013,硕士.
[13]薛钧尹.含油废水人工湿地系统微生物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环境科学,2014,硕士.
[14]刘雄.论我国行政调解存在问题与对策[D].辽宁大学,法律,2012,硕士.
[15]邹晓峰,陆建江,宋自林.语言值关联规则挖掘算法[J].系统仿真学报,2002,09:1130-1132.
[16]吕俊超.黑龙江省洋灰洞子铜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方向[D].吉林大学,矿产普查与勘探,2014,硕士.
[17]桂凯旋.ZrB_2基纳米超高温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学,2013,硕士.
[18]雷震宇.钾、锌、锰配施对冬小麦产量、品质的影响及推广应用[D].中国农业大学,种植,2004,硕士.
[19]黄剑华.自然场景中文本信息提取方法[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
[20]戴英杰.托马斯·里可纳的新品格教育思想及其借鉴意义[D].首都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2013,硕士.
[21]李飞.雷达图像目标特征提取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2014,博士.
[22]马玉珠,程栋梁,钟全林,靳冰洁,徐朝斌,胡波.中国森林凋落物不同组分异速比例关系[J].植物生态学报,2013,12:1071-1079.
[23]徐向东,曾凡,童亚湘.巡航导弹的对抗技术[J].飞航导弹.2007(12)
[24]沈桂良.L钢铁公司改制后子公司风险管理研究[D].山东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学位),2012,硕士.
[25]冯惠芳.高压下MgB_2中分解位错性质及Mg(Cd)CNi_3弹性各向异性[D].重庆大学,凝聚态物理,2014,硕士.
[26]段力.高等级公路路面管理辅助决策系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
[27]梁华.天华有限责任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石家庄经济学院,MBA,2013,硕士.
[28]余佳文.压电生物芯片在抗肺癌药物筛选中的初步应用[D].重庆大学,制药工程,2003,硕士.
[29]钟万强.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参数研究与模型设计[D].南京气象学院,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2004,硕士.
[30]惠建龙.基于嵌入式系统的远程抄表集中器的设计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2011,硕士.
[31]刘飞飞,许铖,刘权.高速公路拓宽工程中的路基处理措施[J].华东公路,2015,01:23-25.
[32]郎艳荣.“95598”客户服务系统的发展研究[J].电力信息化,2005,11:48-50.
[33]王莹.安徽省终身教育立法研究[D].安徽大学,高等教育学,2014,硕士.
[34]殷松平,孙勤,杨阿三,程榕,郑燕萍.多层三相流化床流动特性的研究[J].化工时刊,2013,04:1-5.
[35]孙双武,罗新红,祝石宝.依据高考新理念精设专题紧扣考点新变化有效复习(四)[J].试题与研究,2011,08:46-56.
[36]顾洪玲.雨生红球藻的高效培养及其虾青素的提取与纯化[D].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2014,硕士.
[37]曾维军.基于农户意愿的减施化肥生态补偿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资源环境规划与管理,2014,博士.
[38]卢荣.改进的粒子滤波算法在手语合成中的应用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2013,硕士.
[39]张金春,张笑,李雪梅,李彪.应用非线性回归分析建立反舰导弹的价格模型[J].飞航导弹.2001(07)
[40]胡洁艳.大众健美操与蒙古族安代健身舞之间运动技能迁移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专业学位),2013,硕士.
[41]李伟.髋臼骨折XU.R内固定装置的研制和生物力学评价[D].浙江中医学院,中医骨伤科学,2003,硕士.
[42]梅玉新.正畸结合种植义齿矫治牙列缺损的临床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口腔临床医学,2004,硕士.
[43]肖兵.油藏中产表面活性剂菌株的筛选、发酵条件优化及产物特性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分析化学,2013,硕士.
[44]陈绍辉.董氏奇穴治疗中心型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观察[D].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2014,博士.
[45]张建.新生代农民工政治意识文明与城市融入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社会学,2013,硕士.
[46]刘亚梅.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初中地理教学策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学科教学,2013,硕士.
[47]范莹莹.地震陆基与空间电磁现象研究[D].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固体地球物理,2010,硕士.
[48]谷亚楠.离散可积系统与圆域的刚性[D].广西民族大学,基础数学,2013,硕士.
[49]尹姗姗.佛教寺院与隋唐长安城市布局[D].辽宁大学,历史地理学,2012,硕士.
[50]李昕.价值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的建立[D].大连理工大学,2005.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