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下扬子板块及周边地区地壳上地幔结构和构造的地震学研究

中下扬子板块及周边地区地壳上地幔结构和构造的地震学研究

作者:师大云端图书馆 时间:2015-12-30 分类:参考文献 喜欢:4555
师大云端图书馆

【摘要】中国大陆岩石圈山数个块体在不同的时间碰撞,并沿一系列东西走向的缝合带拼合而成,而现今地貌却呈现明显的西高东低的特征。近南北走向的兴安岭-太行山-武陵山南北重力梯度带,横穿北边的阿穆尔板块,华北板块和南边的华南板块,将中国大陆分为东西两个区域。梯度带以东主要发育一系列新生代的拉张盆地,如松辽盆地,华北平原,渤海盆地以及南襄-江汉盆地等。梯度带不仅很好的指示了地表地貌的梯度变化,同时也对应了地下Moho面的起伏。众多地震学研究的结果表明地壳厚度从梯度带以西的40-45km减薄到以东的30-35km。面波和层析成像研究表明东部减薄的地壳下方存在相对低速的上地幔,大量的地质与地球化学研究也表明从晚中生代起华南板块和华北板块的东部发生了地壳伸展、岩浆活动和大规模的岩石圈垮塌事件,但形成这种地壳减薄和岩石圈减薄的机制和成因还存在争议。到目前为上,已提出包括地幔柱、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陆陆碰撞、以及西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的俯冲等一系列的模型,用于解释中国大陆内部的动力学机制。本文利用2年(2009-2010)共计131个台站的三分量地震波形数据对中国大陆东南部开展地震学研究。台站分布在中下扬子板块及周边区域。主要采用层析成像和接收函数等技术于段获得中下扬了板块及周边区域地壳上地幔的精细速度和结构信息。包括研究区内510km上方的P波速度扰动和中国大陆东南部下方地幔转换带结构信息,以及台站下方Moho面起伏,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更好的理解中国大陆东南部的动力学机制和成因提供了新的依据。主要成果如下:(1)利用2年(2009-1010)564个远震事件(Mw>5.0)在中下扬子及周边地区131个台站的P波初至走时残差,对研究区域下方510km以上的上地幔速度结构进行P波层析成像研究。成像结果清晰的显示了29。N以北的地幔转换带中作为高速体存在的太平洋滞留板片,而29。N以南的地幔转换带区域主要以低速异常为主,指示了太平洋俯冲滞留板片的南界大致在29。N区域。受地幔转换带中太平洋滞留板块的影响,上地幔形成大规模的地幔楔流(BMW),从而整个区域的上地慢速度结构呈现区域低速异常的特征,而高速异常主要集中在南北重力梯度带以西的上扬子板块部分。浅部的地壳速度结构与台站的相对平均残差有很好的对应,大致旱现“南低北高”的速度结构特征,其中江汉盆地和苏北盆地为低速异常区域。同时垂直剖面切片很好的刻画了地幔物质上涌的形态特征,在东西剖面上,N29。以北的区域,包括下扬子板块,秦岭-大别造山带和华北板块,存在明显地幔楔流,即地幔物质从中间大别造山带下方分别向东西两个方向上涌,在南北剖面上,地幔转换带中的太平洋滞留板片阻碍了中下扬了板块及以北区域下地幔物质的直接上涌,使得其南部华夏板块的下地幔物质上涌并向北迁移。(2)计算获得了中下扬了板块及周边地区121个固定地震台站的远震P波接收函数,并利用CCP共转换点叠加方法获得中国大陆东南部下方410km和660km不连续面的起伏,并将不连续面起伏的结果结合全球最新层析成像的P波和S波速度模型估算出研究区内地幔转换带中温度异常和水含量变化。所获得的660km深度的不连续面信息清晰的刻画出中国大陆东南部下方太平洋滞留板片的形态,结果揭示滞留板片的西界和南界的位置分别位于113°E和28.5°N,综合地幔转换带中滞留板片的形状和地表地质构造,说明了中国大陆东部新生代拉张与西太平洋的俯冲以及俯冲带向东迁移是息息相关的。计算结果表明滞留板片区域的温度和水含量都要低于周边区域,这个结果说明“冷”的俯冲板片中大部分的水在进入地幔转换带中之前都已经释放在上地幔中。(3)采用2年(2009-1010)近700个远震事件(Mw>5.0)对中下扬子及周边地区121个台站作P波远震接收函数分析,获取了台站下方的地壳厚度,并结合前人结果获得了整个中下扬子及周边地区的莫霍(Moho)面起伏。从结果中可以看出整个太行山-武陵山重力梯度带以东的华南地区Moho面在东西向呈逐渐抬升的趋势。除了靠近海岸线区域地壳比较薄以外,在内陆地区还存在一个“V”型减薄的二级构造。“V”型减薄的左支为南北走向,从研究区域北边的南襄盆地到江汉盆地,向南一直延伸到华夏板块的华南褶皱带。其右支旱北东-南西走向,减薄区北边为郯庐断裂以东地区,向西南延伸穿过江绍断裂,与左支汇合在华南褶皱带内部。大致以29。N为界,“V”型减薄带的北段,包括左支江汉盆地及以北的南襄盆地,和右支郯庐断裂以东地区,主要受西太平洋俯冲带向东迁移的影响,处于弱应力构造区的盆山结合带和深大断裂区,在张性环境下形成非均匀的分带拉张减薄。而“V”型减薄带的南段,处于构造复杂的华南褶皱带,应力环境的转变可能是形成中国大陆东南部Moho面“V”型减薄的原因之一。山于欧亚板块对菲律宾海板块在台湾岛以南的高角度俯冲,带动了俯冲板片后方的地幔扰流,引起软流圈物质上涌,受菲律宾海板块向西北挤压作用的影响,上涌的热物质向北迁移。同时地壳减薄区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空间位置有较好的空间对应性。(4)鄂西地区位于兴安岭-太行山-武陵山南北重力梯度带的南段,利用鄂西地区32个宽频地震台站的远震P波接收函数,通过H-K叠加方法估算出各个台站下方的地壳厚度。并采用CCP叠加方法较为精确地获得了三条剖面的莫霍(Moho)面起伏情况。结果很好的显示了在研究区域地壳厚度在水平距离不到20km范围内,从西边的45-50km减薄到东边的30-35km,地壳厚度的剧烈变化,说明很可能存在Moho的垂直错断。减薄的地壳结构不仅存在于东边的南襄盆地和江汉盆地之下,还一直向西延伸到武陵隆起和黄陵块体的内部。地表地形和Moho面起伏之间的非镜像对称结构,不再满足基于艾利(Airy)假说的重力均衡理论,说明减薄区域上方的山区并不是由“由根”支撑的,而是由地壳本身的弯弹(flexure)强度所支持的。同时也说明了下地壳与上地壳变形是解耦的。CCP成像结果显示在武当山下方存在明显的“双Moho”界面,可以理解为由于其下伏原始岩石圈地幔中的物质被来自下层高温和高含水量的地幔物质所代替,从而使得下地壳存在部分的榴辉岩相变。推测正是由于这种下地壳的榴辉岩相变,使得相变的下地壳因密度的改变发生了拆沉作用,从而形成了Moho面阶梯型的陡变。综合上述成果,估算出俯冲带向东迁移和俯冲板片在地幔转换带向西迁移的综合速率约3.3cm/yr,并提出了整个中国大陆东南部岩石圈拉张减薄的动力学模型。第一阶段,太平洋板片向欧亚板片的俯冲在晚白垩(约96Ma)俯冲带开始向东迁移,中国大陆东部由挤压转变为拉张,其下方地幔转换带中太平洋滞留板片的西界指示了南北重力梯度带是太平洋俯冲对欧亚板块影响的西部边界,并造成沿梯度带发生下地壳的拆沉事件;第二阶段,为拉张持续阶段,使得重力梯度带以东的中国大陆发生岩石圈大规模伸展,直至15Ma左右,菲律宾海板块与近东西向分布的日本南部岛弧发生碰撞:第三阶段,菲律宾海板块在台湾岛东北向北俯冲至欧亚板块之下,并发生旋转至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之间。同步地,欧亚板块岩石圈东南部在台湾岛西南和菲律宾海板块对冲,即欧亚板块大致沿马尼拉海沟向菲律宾海板块以大角度俯冲,菲律宾海板块沿菲律宾海沟向欧亚板块大角度俯冲,中间所夹为吕宋岛弧带。导致南中国海板块扩张停止,并在欧亚板块后缘形成地幔扰流,造成中国大陆东南部沿海的地壳减薄。
【作者】黄荣;
【导师】徐义贤;朱露培;
【作者基本信息】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学,2014,博士
【关键词】中下扬子及周边地区;远震P波层析成像;远震P波接收函数;地壳减薄;下地壳榴辉岩相变和拆沉;V型减薄;滞留板片;温度异常;水含量;动力学模型;

【参考文献】
[1]韩琳.艺术人生的美学追求[D].西北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2012,硕士.
[2]曹建农.基于可分解马尔科夫网的图像分割方法研究[D].武汉大学,2005.
[3]骆蕾.TC4表面搅拌摩擦加工制备铝基覆层及其氧化性能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加工工程,2014,硕士.
[4]王海松.基于灰色理论的大庆市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村与区域发展,2014,硕士.
[5]刘林.随机时滞系统的稳定性分析[D].鲁东大学,运筹学与控制论,2014,硕士.
[6]高雅婕.我国货币政策与产业结构的关系分析[D].山西财经大学,数量经济学,2014,硕士.
[7]邓子云.知识管理与客户关系管理的融合[J].价值工程,2005,07:81-83.
[8]李海荣.乡土工业的限制及其可能[D].中共北京市委党校,社会学,2013,硕士.
[9]侯惟俣.基于辅助动力单元和动力电池特性的增程式电动车参数匹配研究[D].吉林大学,车辆工程,2014,硕士.
[10]邓仁杰.国际电子商务税收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国际法学,2004,硕士.
[11]李鹏飞.应力相关阻尼模型及其在梁式桥动力分析中的应用[D].北京交通大学,2014.
[12]李峰.矢量控制系统中优化PWM控制策略的研究[D].天津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2004,硕士.
[13]徐少群.ASIC3在应激性急性胃粘膜病变中的作用及舒芬太尼预先给药对其的影响[D].南方医科大学,麻醉学,2014,博士.
[14]刘丁.基于MnV_(13)和手性Dawson型多金属氧酸盐功能性晶态固体材料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无机化学,2014,博士.
[15]翁愉骏.新能源产业风险投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清华大学,工商管理,2012,硕士.
[16]孙强.当代川渝风景油画家艺术现状研究[D].西南大学,美术学,2014,硕士.
[17]汪伟楠.社会治理创新视角下的社会企业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公共管理,2014,硕士.
[18]王学志,贺晶晶,邹浩飞,郑淑文,MustaphaAbdulhadi.玄武岩-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硫酸盐腐蚀试验研究[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4,05:50-54.
[19]卢志平,侯利强,陆成裕.一类考虑阶段赋权的多阶段三端点区间数型群决策方法[J].控制与决策,2013,11:1756-1760.
[20]宋阳超.@新周刊新浪微博的品牌营销策略研究[D].河北大学,新闻与传播,2014,硕士.
[21]OYUNSAIKHAN(乌云赛汗).结合语素法的对蒙大学中级汉语词汇教学设计[D].山东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2013,硕士.
[22]马瑞.基于稳定理论的剪切薄膜褶皱发展过程及其动力特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
[23]李现慧.深海近底层生物幼体直视取样装置监控系统研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电路与系统,2013,硕士.
[24]李晓楠.英汉诗歌中主位及主位推进模式的对比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2014,硕士.
[25]陈观沧.茶博十年喜庆赠言[J].茶叶.2001(01)
[26]焦萍.彝族服饰的神话象征艺术[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5:20-22.
[27]袁可.文化体验视阙下中西方社交网络界面设计对比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设计学,2014,硕士.
[28]杜春仁,刘风云.超低旁瓣高分辨率接收基阵[J].舰船科学技术.1991(05)
[29]苏歆.黄芩苷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的建立[D].北京中医药大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2013,硕士.
[30]李娜.基于JSP技术的数码冲印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学位),2012,硕士.
[31]刘寅.商务谈判中的话轮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2012,硕士.
[32]仲莉芬.大型装船机主机结构运动学及动力学仿真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学位),2013,硕士.
[33]范双云.基于地形梯度的环洞庭湖区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2014,硕士.
[34]李初.大规模持续冲销操作的动机、限制因素与有效性[D].南开大学,世界经济,2012,硕士.
[35]陈勇.上海宝地绿洲城项目营销策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工商管理,2004,硕士.
[36]郭志芳.圆锭电磁铸造中电磁场和液柱高度的数值模拟[D].大连理工大学,材料加工工程,2004,硕士.
[37]赵靖明.水土保持经济树种薄壳山核桃的耐盐性及耐水性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2013,硕士.
[38]王梦迪.论短篇小说《黑影》的英语翻译[D].复旦大学,英语笔译,2012,硕士.
[39]李睆.从《潇湘图》看董源的绘画艺术及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2014,硕士.
[40]顾勇为,杨俊良.特征值问题的非线性化方法[J].中州大学学报.1999(01)
[41]唐玮.天津市城市贫困人口医疗救助问题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社会保障学,2012,硕士.
[42]龚剑,曹卉,丁一然.中国城镇化道路的选择——基于科技创新的角度[J].商,2014,11:26-28.
[43]鄢小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投资及策略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贸易,2004,硕士.
[44]李亚红.TNF-α与chemerin信号通路在前脂肪细胞分化中的细胞水平作用机制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细胞生物学,2013,硕士.
[45]郭霖.高中语文作文评改的优化策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学科教学(专业学位),2013,硕士.
[46]王旭.辽宁兴城深部探测实验基地科学钻探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地质工程,2014,硕士.
[47]王洪三.论完善我国公证制度[D].安徽大学,法律,2003,硕士.
[48]徐露.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与审计意见的关系[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MPACC,2014,硕士.
[49]黄春芳.纳米传感界面的构建及其生物分析检测研究[D].南昌大学,2014.
[50]程泓超.阶段分析理论下我国政府网络危机公关策略研究[D].河北大学,新闻学,2014,硕士.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