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与百年中国:1900-2010

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与百年中国:1900-2010

作者:师大云端图书馆 时间:2015-06-28 分类:期刊论文 喜欢:3423
师大云端图书馆

【摘要】1900年至1923年,欧洲历史学家先后在西欧主要国家的首都组织了5次规模较大(每次千人左右)的“国际历史科学大会”(TheInternationalCongressofHistoricalSciences),分别为巴黎(1900年)、罗马(1903年)、柏林(1908年)、伦敦(1913年)、布鲁塞尔(1923年)。就是在布鲁塞尔举行的第5届大会上,议决设立从属于“国联”(国际联盟,联合国的前身)的常规机构——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TheInternationalCommitteeofHistoricalSciences),简称“国际史学会”,组织每五年一届的大会,并处理其他日常工作。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成立后,连续组织了第6届(奥斯陆,1928年)、第7届(华沙,1933年)、第8届(苏黎世,1938年)大会。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会没能正常举行。战后,国际史学会于1950年在巴黎召开了第9届大会,并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成员(总部设在洛桑,秘书处设在巴黎)。此后,大会每5年一届如期举办,每届参会的历史学家都在2000人左右。其中以第13届大会(莫斯科,1970年)规模最大(3305人参会)。前苏联齐赫文斯基院士曾参加过第11届至16届大会,他说:“历届历史科学大会都对世界政治形势极为敏感。举办大会的东道国也会对大会发生影响。例如1970年在莫斯科的第13届大会是以纪念列宁诞辰一百周年为标志的;而1975年在旧金山举行的第14届大会则突出美国建国200周年和美国经验。……第16届大会(1985年),联邦德国总统魏茨泽克在致辞时,突出的是‘德国统一’和‘全德意志精神’。”由此也可以看出大会的多元与包容。就大会主体而言,它在促进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意识形态的“相互理解”方面进行了人所周知的努力,并取得了及其显著的效果,它也因此而享有“史学奥林匹克”的盛誉。二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与中国关系演变的历史是中国现代学术史上内容丰富而过程曲折的一幕内容。晚清学人对肇始于1900年的“万国史学大会”即有关注;民国年间,先是陈训慈、向达等青年学子,后是朱希祖、傅斯年、顾颉刚、袁同礼、姚从吾、刘崇鋐、蒋廷黻、胡适等史学中坚,以及蔡元培、罗家伦、梅贻琦、何炳松、王世杰等学、政两界的领袖,均以“主动的姿态”致力于中国史学组织的建设,以接轨国际;又均以“积极的姿态”致力于中国与国际历史学会,以及中国与“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互通;1938年抗战爆发的危难之际,中国政府排除诸难,在傅斯年、顾颉刚、蒋廷黻和胡适之间几经斟酌,指派胡适代表中国参会,并完成了中国加入国际历史学会的工作。1940年代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因“二战”而中断,但中国国内史学界仍关注并讨论以往历届“大会的主旨”和国际史学的趋势;1950至1970年代,中国与国际史学大会的官方联系虽然中断,但在中苏友好、中苏对立,以及东西方“冷战”的大格局下,中国史学界却并未中断对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尤其是苏联参会的关注;“文革”结束和1978年底中国改革开放格局的形成,以及胡乔木、刘大年、季羡林、戴逸、张椿年、张海鹏等一批学界领袖的扎实推动,最终完成了中国史学融入国际的进程:自1980年以来,中国史学会代表团参加了第15届,以及此后的历届大会,直至2010年,在阿姆斯特丹的第21届大会上,通过了第22届大会2015年在中国山东大学举办的议案。与其他国际组织不同,100多年来,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始终对中国、对中国史学界、对中国历史文化怀有真诚的敬重和热情的期待。1937年国际历史学会会长、剑桥大学教授田波烈访华期间,曾以“一生最伟大的时刻”期待中国加入国际历史学会;国际历史学会主席埃德曼、柯卡,秘书长阿维勒夫人等享誉国际的史学家都是中国融入大会的真诚推动者。中国与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历史,就是中国与世界、中国史学与国际史学相互交融的历史,更是一部极具讨论价值的当代学术史。本文梳理了近百年来中国与大会相互交融的基本线索,讨论了其中的每一个重要节点,以及每一个节点上的重要人物和事件,以图“回溯”或“复现”一段完备的历史。二本文在系统梳理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发展史实和中国与大会关系演变状况的基础之上,主要讨论了四方面的问题。第一,探讨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形成机制,研究其组织结构和学术范式的演变。国际学术组织是国际共同体,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是历史学家自己的国际组织,是全球史学家的学术共同体,享有“史学奥林匹克”的盛誉。第14届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主席埃德曼说:“今天,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已成为历史学科不可或缺的成分。”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折射了19世纪末以来世界历史的变迁和全球人文社会科学在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的嬗变。大会从一个纯粹西欧和美国学者参与的组织发展为一个全球性的组织,大会的范式也经历了新旧更替的巨变。在大会成立之初,支配史学家头脑的是历史主义思想,研究对象主要是民族国家的政治史,写作方法是叙事。今天参加大会的史学家讨论全球史,历史学日益社会科学化,历史分析成为主流的表达方式。第二,从国际学术界层面,研究作为学术共同体的中国史学组织的的演进情况。中国近代学术共同体制度是西方的舶来品。1905年,中国学人对“柏林史学大会”的宗旨及其组织就予以关注。1920年,“南高学派”的青年学生成立史地研究会,其首要的努力目标,就是推动组建中国史学会,以利于中国参与国际学术交流。1923年,青年学子向达译自《美国历史评论》长文《不鲁舍拉第五次万国史学大会》及“译者附志”,是由本文首次使用的一篇重要文献,在近代学术交流史和史学组织发展史中有重要地位。1929年,中国史学会筹建的动机同样缘于1928年在挪威首都奥斯陆召开的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具体刺激”。1980年,中国史学会恢复工作当年,就以观察员身份参加了第15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1982年正式成为会员。此后,1995年和2010年两次提出申办大会。考察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与中国关系的演变,有助于我们从中国历史学界参与国际交流层面上认知中国史学组织的自身演变过程和特点。第三,以国际历史科学大会观照中国史学理论与方法的流变。晚清以降,中国遭遇“千年未有之变局”。西学东渐,中国本土的传统学问受到了最明显的冲击。相较于自然科学领域,历史学是中国传统固有之学问,中国发达的史学自有一套成熟的处理资料的方法和表达的形式,因此,史学方法的自我变革在时间上迟了一波。自民初至今,中国学人一直都密切关注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在选题和方法论方面的变化,自觉从国外的新方法中汲取灵感和启发,“以预世界之流”。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各大学创办的《史地学报》、《历史教育》、《史学消息》和《现代史学》等杂志,都积极报道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活动、相关的史学选题和学术方法等,自觉寻求方法论上的启示。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中国史学虽然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下进行研究,但对苏联史学家历届参会的关注,也促进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方法的思考;而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史学家走出国门,眼界大开,治史理念和方法得以丰富。外国史学流派和方法通过各种途径输入中国并产生日益重要的影响力,其中最集中的途径还是史学大会。参加历次大会的中国学者中都有人记录和分析了史学大会的情况,其中最集中的则又是对国际史学理论和方法进展的报道。第四,中国与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关系史是在微观层面上研究全球化历程的极佳个案。从起源上说,国际史学大会本身就是全球化进程在历史学的学术研究和学术组织层面的反映。就演进来看,大会起初是一个欧美性质的组织,其成分和议题不断扩张,中国加入和申办的经历本身就是全球化进程的一个个案情况,值得从全球史入手解读。中国对大会的期待和参与当然有着自己的民族诉求。作为历史大国,中国学者们除学习国外同行之外,更要展示自身的追求和取得的成绩,以期在世界讲坛上获得应有的话语表达。而史学又总是以这样那样的方式昭示着国家的兴衰,因而中国与史学大会的关联,又成为近百年来几代学人念兹在兹的“邦国大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中国成为战胜国,首次跻身近代大国之列,这也成为中国以大国身份加入国际史学大会的直接动机;1938年,傅斯年在阐释中国参加大会的动因时,更是明言:“此会系‘国联’所主持,是一郑重国际学术会议,未可轻视。且其中包括近代外交史、远东史,此皆日本人指鹿为马,混淆视听之处,吾国不可略也。”这也说明,只有融入国际,才可以真正捍卫中国的权益。1980年之后,中国再度以“和平大国崛起”的姿态成为国际历史学会会员国,及至2010年在阿姆斯特丹大会上成功申办了2015年大会,成为100多年来,大会第一次在亚洲国家举行的东道主,中国与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关系掀开了新的一页。这是继中国成功主办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之后,将在中国举办的又一次国际盛会。主办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对中国文化发展具有世界性的战略意义,是中国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文化节点。
【作者】孟德楷;
【导师】王育济;郑群;张友臣;
【作者基本信息】山东大学,专门史,2014,博士
【关键词】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中国史学会;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史学方法论;

【参考文献】
[1]周姣.基于蒸汽压缩式热泵机组冷凝热回收的热水循环系统的技术性和经济性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2014,硕士.
[2]胡春鲜.品牌来源国偏好、中国品牌评价与品牌全球化策略[D].华东师范大学,企业管理,2013,硕士.
[3]孙雅青.基于资源基础理论的开源社区成长机制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2014,硕士.
[4]冯玉灿.供应链突发风险应急决策中的知识管理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2013,硕士.
[5]孙忠华.技术跨越项目机会选择及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技术经济及管理,2003,硕士.
[6]贺艳超.B、C对TiAl基复合材料组织性能影响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工程,2014,硕士.
[7]倪程.能谱CT诊断胃粘膜良恶性病变价值初步探讨[D].华中科技大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2013,硕士.
[8]董武涛聂松林.直直线电机驱动柱塞泵的运动规划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14,08:.
[9]陈维奇.澳门特区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2003,硕士.
[10]孙科.东海典型赤潮藻种群动态的数值模拟[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物理海洋,2013,博士.
[11]王刚.中国手风琴基础教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音乐学,2012,硕士.
[12]于丹丹.T淋巴细胞功能变化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情相关性的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血液病学,2012,硕士.
[13]刘宇.基于关系营销的面向客户行为的数据分析模型及算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4.
[14]房怡.中间相沥青基石墨纤维制备导热复合材料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2013,硕士.
[15]夏胜保.论科学与人生观论战的思想史意义[D].湖北大学,专门史,2012,硕士.
[16]赵锋.金融业混业经营对金融监管的影响与我国金融监管模式的选择[D].吉林大学,金融学,2004,硕士.
[17]李静.表面活性剂环境模拟水相温度及组分浓度响应的热力学解析[D].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工程,2004,硕士.
[18]白金波,陈召兵,王劲涛,杨雷,艾渤.高速移动信道中的ICI消除算法[J].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2014,01:93-96.
[19]高荃.我国政府信息公开途径研究[D].南昌大学,公共管理(专业学位),2012,硕士.
[20]李蕊.辽代女性建言议政问题探究[D].渤海大学,中国古代史,2013,硕士.
[21]王凤.5-氨基吡唑、1,2,4-吡唑膦衍生物及其Cu~Ⅱ、Fe~Ⅱ配合物的合成与结构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药物分析学,2014,硕士.
[22]薛景浩,章毓晋,林行刚.二维遗传算法用于图象动态分割[J].自动化学报,2000,05:685-689.
[23]文松山.企业标准是否具有强制性?——一个需要明确回答的问题[J].中国标准化.1995(11)
[24]陈东宁.分形及小波分析在液压泵故障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燕山大学,机械电子工程,2004,硕士.
[25]赵海珠.中国福利竞赛的形成机制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社会保障,2014,硕士.
[26]黄笑迪.政府网站舆情监测指标体系及运行机制设计[D].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2013,硕士.
[27]刘欣.次磷酸盐的合成及其在PBT中的阻燃研究[D].河北大学,应用化学,2014,硕士.
[28]于静.加入WTO后中国对外反倾销的政策研究[D].苏州大学,金融学,2003,硕士.
[29]陈汉平.澳门特别行政区时间地图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自然地理,2003,硕士.
[30]沈根犬.民主社会主义的嬗变与福利国家制度的变迁[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2003,硕士.
[31]朱明英.Ca-Al-LDH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生化尾水的应用研究[D].上海大学,环境工程,2014,硕士.
[32]郇青.电子商务物流发展模式研究[D].山东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2012,硕士.
[33]李琛.显微外科治疗矢状窦旁脑膜瘤的临床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神经外科学,2012,硕士.
[34]杨文艳.辽宁省降水异常的气候特征与影响因子分析[D].南京气象学院,气象学,2003,硕士.
[35]卢丹胜.法国公共交通的发展趋势[J].城市公用事业.1994(01)
[36]邵晋康.氯沙坦和辛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肾脏NF-κB、PDGF-B及PKCα表达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病理学及病理生理学,2003,硕士.
[37]刘建明.microRNA在胃癌细胞株MKN-45肿瘤干细胞中的表达谱研究[D].苏州大学,外科学(专业学位),2014,博士.
[38]钱纯妮.论过失犯的违法性阻却事由[D].华东政法大学,法律(专业学位),2012,硕士.
[39]胡霞.ERP信息系统在W公司中的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学位),2014,硕士.
[40]程运麒,杨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J].理论学习与探索,2014,05:68-70.
[41]杨欢庆.证券场外交易市场信息披露法律问题研究[D].华侨大学,经济法学,2014,硕士.
[42]潘凯岩,王建勇,朱锦峰,车方毅,万磊.随州地调系统潮流模拟操作的实用化处理[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6,03:102-104.
[43]王久和,慕小斌.电网不平衡时电压型PWM整流器混合无源控制[J].电工技术学报,2015,08:159-166.
[44]荆科,康宁.具有承袭性的切触有理插值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45]亦安.张哲野:本科生突出石墨烯重围[J].大学生,2014,08:34-35.
[46]姜伟.黑龙江省农民转移就业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农业推广,2012,硕士.
[47]唐志勇,何芳,部丽娟,谷铁安,杨大威,傅迎春,谢青季,姚守拙.配位聚合物及其在分析传感方面的应用[J].化学传感器,2013,01:3-11.
[48]张建交.纳米氧化锌的水热合成及其气敏性能[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4.
[49]张晶.脂联素对高糖环境下心肌细胞中TGF-β1/Smads传导通路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内科学,2013,硕士.
[50]沈新.中国人寿数据综合应用分析系统模型研制与开发[D].四川大学,2004.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