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熔金属Ti对Nd_2Fe_(14)B/α-Fe系纳米双相磁粉的影响

难熔金属Ti对Nd_2Fe_(14)B/α-Fe系纳米双相磁粉的影响

作者:师大云端图书馆 时间:2018-09-18 分类:参考文献 喜欢:2789
师大云端图书馆

【摘要】纳米晶双相复合永磁合金是一种引人注目的新型永磁合金,这类合金结合了硬磁相高磁晶各向异性和软磁相高饱和磁化强度等优点,通过纳米尺度下两相间的磁交换耦合作用获得高的综合磁性能。理论预计纳米复合永磁材料的磁能积高达1MJ/m3高于目前发现的任何一种单相永磁材料。这类材料还具有稀土含量低,化学稳定性好的特点,因此,它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将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首先确定了轮速对于三元Nd8Fe86B6纳米双相磁粉的影响。主要分析了不同轮速(10-30m/s)制备的快淬薄带中微观组织(包括初始晶粒大小以及非晶相含量)对晶化后性能的影响。Nd8Fe86B6合金在18m/s下得到的快淬样品晶化后的性能相对最优。当轮速过低时,快淬态初始晶粒过大导致晶化后性能难以提高;而当轮速过高时,作为异质形核的基底的a-Fe微晶比例减小,形核率的降低使得a-Fe容易发生异常长大,性能破坏。由此可以认为,最佳轮速下的快淬薄带应该满足两个条件:初始晶粒较小,非晶含量较少。接着,作者研究了Ti含量对纳米双相磁粉的影响。首先在同一轮速18m/s下得到了名义成分为Nd8Fe86-xTixB6(x=0-2)的五组不同成分快淬薄带,对比相应的XRD结构变化,发现Ti能够很大程度的提高材料的非晶形成能力。之后利用DSC分析了五组快淬薄带的晶化过程,发现未添加Ti样品的晶化为直接从非晶相中析出Nd2Fe14B相以及a-Fe相,而添加Ti后使得样品晶化过程转变为首先析出具有TbCu7结构的Nd2Fe17Bx(x=0-1)亚稳相。而在晶化后发现,Ti添加量的提高,明显的提高了样品的矫顽力,剩磁与最大磁能积先提高后下降,在Ti=1.5at.%时获得最佳磁性能。最后由热磁结果分析认为,Ti是以原子团簇的形式分布在晶界处,起到了明显的细化晶粒的作用,使得两相之间的交换耦合作用增强,性能提高,但Ti是非磁性元素,添加量不易过多。最后,作者对添加Ti后出现的亚稳相的析出过程及其影响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作者首先利用同一成分Nd8Fe84.5Ti1.5B6的母合金在不同轮速下得到了不同非晶含量的快淬薄带。通过DSC结果发现,随着轮速的提高,非晶相含量的增多,晶化过程进一步由之前发现的两步完成转变为三步完成。之后将晶化过程不同的四组薄带进行不同温度的退火急冷,得到了相应的结构以及性能变化。结果相关文献,确定了三步晶化过程为析出亚稳相Nd2Fe17Bx,亚稳相与非晶相发生包析反应得到Nd2Fe14B相,亚稳相Nd2Fe17Bx分解为2:14:1及a-Fe两相。最后借助晶化激活能的计算,解释了两步晶化反应样品的性能优于三步晶化反应样品的原因。其中,在14m/s的轮速下制得的成分为Nd8Fe84.5Tii.5B6的快淬薄带性能最优,剩磁Br=8.1kGs,矫顽力Hcj=6.4kOe,最大磁能积(BH)max=9.7MGOe.
【作者】刘宇超;
【导师】李红卫;于敦波;
【作者基本信息】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材料科学与工程,2014,硕士
【关键词】纳米双相永磁;快淬;晶化退火;元素添加;亚稳相;

【参考文献】
[1]徐闻.单层柱面正交异型网壳自振特性及非线性动力稳定分析[D].河北农业大学,水利水电工程,2004,硕士.
[2]梁伟潮.新西兰雌—雄兔皮肤移植模型供体特异性体内细胞毒性试验方法的建立[D].南方医科大学,肝胆外科学,2012,硕士.
[3]胡佩筠.金华市挂车厂ZF—12Ⅲ型运输机[J].浙江农村机电.1994(04)
[4]陈颖.关联理论视角下《飘》与傅东华译版中模糊限制语的对比研究[D].安徽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2014,硕士.
[5]马越.富氮炭基材料电容电化学性能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艺,2013,硕士.
[6]刘昭.电针预处理不同穴位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细胞凋亡相关基因及细胞活性的影响[D].湖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2014,硕士.
[7]邓兵.UHF频段RFID阅读器天线研究与设计[D].南京理工大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2013,硕士.
[8]张丽娜.建筑现象学观念下的建筑创作策略与方法探研[D].郑州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2013,硕士.
[9]周小强.软集与犹豫模糊集理论及其在决策中的应用[D].湖南大学,应用数学,2014,博士.
[10]乔晓娟.Bi_2O_3/Bi_2WO_6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甲苯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学位),2013,硕士.
[11]冯奎.随机利率模型下的期权定价的实证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应用数学,2013,硕士.
[12]蒋琦琪.美国“平权法案”实施后教育公平理念的变化与启示[D].西南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2014,硕士.
[13]吕卉.近40年喜马拉雅山冰川波动对气候变化的响应[D].兰州大学,生物地理学,2013,硕士.
[14]郭彦朋.科尔曼的社会资本理论与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D].西北大学,社会学,2013,硕士.
[15]俞海珍.基于差分图像的人脸检测与跟踪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2004,硕士.
[16]董青马.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2004,硕士.
[17]孙哲.五人制足球比赛5-0战术进攻特征及应对5-0战术防守特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2013,硕士.
[18]赵立鑫.1,2,4-膦杂吡唑衍生物及其Cu~Ⅱ、Fe~Ⅱ和 Ru~Ⅱ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结构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化学,2013,硕士.
[19]田雯雯.0-3岁婴幼儿家庭音乐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学科教学,2013,硕士.
[20]黄胜操.发动机缸体用灰铸铁材料加工性铸铁材能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材料学,2013,硕士.
[21]周慧芳.铁路桥梁钢筋混凝土结构可靠度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结构工程,2013,硕士.
[22]林彦芳.中职学校文化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D].鲁东大学,教育管理(专业学位),2013,硕士.
[23]王龙.中央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D].郑州大学,控制工程(专业学位),2013,硕士.
[24]朝乐蒙.中蒙蔬菜贸易问题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区域经济学,2012,硕士.
[25]雷彩.听力策略训练与高中英语听力教学[D].广西师范大学,教育,2003,硕士.
[26]钮炳瑜.某型挖掘机进气系统消声性能与谐振器结构参数关系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2013,硕士.
[27]林启冰.芍药属牡丹组(Paeonia section Moutan DC.)种间亲缘关系研究:来自Adh基因家族的分子证据[D].西南农业大学,果树学,2004,硕士.
[28]王强.铜基形状记忆合金的相变内耗及其机制[D].合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2004,硕士.
[29]王冉冉.基于OFDMA的无线视频传输跨层调度算法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2013,硕士.
[30]郁葱.脊髓GluN1在急性阿片药物诱导痛觉过敏中的作用及调节机制[D].重庆医科大学,组织工程与细胞工程,2014,博士.
[31]周选围.灵芝木质素降解酶系相关基因的克隆与酵母表达[D].上海师范大学,环境科学,2014,博士.
[32]孙娟.基于车联网协同的Urban Taxi OTS新模型及信息系统[D].山东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2013,硕士.
[33]尚莉.黑龙江省碳汇林业激励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国际贸易学,2013,硕士.
[34]史坚.冠心病患者血小板GPⅥ的表达及其与内皮细胞相互作用的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内科学,2012,硕士.
[35]周晓平.长江三角洲整体竞争力研究[D].河海大学,技术经济及管理,2004,硕士.
[36]刘飞利.STMN1参与调控胶质瘤细胞对TMZ化疗敏感性的机理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外科学(专业学位),2013,硕士.
[37]潘振军.十字形钢柱的抗震性能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结构工程,2014,硕士.
[38]陶晗.大功率AT变速器控制系统及其故障检测功能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2013,硕士.
[39]刘爱军.顺义区2002年高考英语书面表达错误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3,硕士.
[40]张哲,徐正山,张昊,胡劲.基于KVM技术的调度台解决方案及应用[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8,02:106-107.
[41]万树怡.表现:无法抑制的冲动[D].天津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2004,硕士.
[42]张晓茹.汉代画像中的“树木射鸟图”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艺术学,2007,硕士.
[43]李新旭.我国结核病和肠道寄生虫病双重流行的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2014,博士.
[44]贺晓宇.政府R&D补贴对中国企业创新的激励作用研究[D].安徽大学,产业经济学,2014,硕士.
[45]李忠良.ZX公司的大客户管理策略分析与研究[D].重庆大学,工商管理,2003,硕士.
[46]林惠贞.数学语言学习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教育,2003,硕士.
[47]证券时报记者汤亚平.“问题股”再次敲响市场警钟[N].证券时报,2011-03-26A05.
[48]李颖.知识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2.
[49]张震.基于WEB的智能网络教学框架模型的设计与实现[J].远程教育杂志,2004,04:35-37+60.
[50]师婕.我国高校生态校园建设的路径探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s1:28-29.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