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东寨港自然保护区红树林与光滩剖面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分析 12月22日

【摘要】地下水直接作用于红树林生态系统,其水质的状况影响红树的扎根、生长和发育以及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调查清楚红树林湿地地下水水质对红树林的保护和管理有一定科学指导意义。本研究就东寨港自然保护区内红树林剖面(M-M’)和光滩剖面(B-B’)地下水水化学进行了对比分析,利用多元统计分析(包括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分析化学组分的来源,根据两剖面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差异确定限制红树在B-B’剖面建立 […]

【论文下载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读秀/超星/国研/龙源/博看等资源库】

泉州湾红树林和盐沼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06月30日

【摘要】红树林和互花米草湿地是滨海潮间带的典型生态系统,底栖动物是潮间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研究,不仅能够揭示潮间带的生态过程,还能较准确地评估潮间带的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虽然我国学者已经对滨海潮间带红树林和盐沼湿地进行了不少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研究,但存在着2个主要问题:(1)对大型底栖动物的鉴定水平参差不齐,研究结果多种多样,甚至结果是相反的。(2)较少采用不同生境来比较大型底栖动物 […]

漳江口红树林区互花米草入侵及扩散机制研究 06月30日

【摘要】互花米草白1979年引入我国后在沿海滩涂迅速蔓延,产生多种危害,甚至威胁红树林的生长。虽然互花米草已经成功侵占光滩、红树林的边缘,甚至入侵到红树林内的林窗,但迄今为止,互花米草还未能入侵林冠完整的红树林生境。为了解漳江口红树林区互花米草不同入侵格局的成因,我们在漳江口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红树林、红树林-互花米草交错区、互花米草丛及光滩这四种生境开展实验:通过调查单位面积互花米草产量、一 […]

不同纬度无瓣海桑的繁殖和扩散特性研究 06月30日

【摘要】无瓣海桑是1985年从孟加拉国引入中国的,由于生长快速,目前已成为红树林恢复造林的首选树种,在中国东南沿海各省广泛种植。基于对无瓣海桑的潜在入侵力的担忧,本研究在我国东南沿海各红树林区,选择海南三亚、海口,广东雷州、湛江、电白、深圳和汕头,福建漳浦、厦门和泉港等12个不同纬度的样点,对无瓣海桑的繁殖和漂浮特性进行研究,探讨入侵潜力在纬度上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同龄无瓣海桑繁殖体数量与纬 […]

九龙江口秋茄红树林土壤-大气温室气体通量随植被恢复变化的研究 06月30日

【摘要】选取福建九龙江口南岸浮宫镇霞郭村秋茄红树林研究断面,研究夏季白天的一个潮汐周期内未被潮水浸没时红树林土壤3种温室气体(N2O、CH4和C02)通量变化情况,探究滩位和潮汐日变化对该地区红树林土壤大气界面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光滩为对照和恢复的起点,再选取26年生和50年生的人工秋茄红树林以及天然成熟林代表不同恢复阶段,探讨不同植被恢复阶段红树林土壤-大气界面这3种温室气体通量随 […]

泉州湾潮间带不同生境小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多样性研究 06月30日

【摘要】潮间带是指大潮期最高潮位和大潮期最低潮位间的海岸。潮间带中有各种生境类型,如红树林、泥滩、沙滩、岩石滩等。小型底栖动物是潮间带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对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研究较多,对小型底栖动物研究较少,特别是对红树林和互花米草湿地小型底栖动物的研究更少,导致了我国在潮间带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方面研究的不完整。本研究于2011年4月、7月、10月和2012年1月,在泉州湾潮间带桐花树、 […]

二株来源阳江红树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 10月03日

【摘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海岸及潮间带的木本植物群落的红树林,生态系统处于咸淡水交汇的特殊环境,兼具海洋与陆地的性质,因而微生物形成了独特的生长代谢调控机制和化学防御机制,蕴藏着极为丰富独特的微生物资源。红树植物独特的生存环境使得其存在类型丰富的菌落,导致真菌代谢产物的独特性和多样性,为安全有效的新型肿瘤药物的发现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本论文从阳江采集到的药用红树植物桐花、秋茄、白莲、木榄、老鼠筋的根 […]

漳江口红树林景观动态、结构特征与健康经营技术研究 12月07日

【摘要】红树林生态系统是处于海洋生态系统与陆地生态系统之间经长期演替形成的一种系统结构稳定、生产力极高的特殊森林生态系统,具有防浪护岸、促淤造陆、净化海水、维持生物多样性等生态系统功能。红树林健康经营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生态系统功能完整、维持系统的健康稳定、保持功能的持续以及生产力高效。因此,红树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调整红树林景观格局,优化红树林林分空间结构,是当前保护与恢复红树林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