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清末民初新式教育的兴起及其对长沙城市发展的影响(1897-1927) 10月25日

【摘要】从传统教育向新式教育的转变,给长沙城市文化带来很大影响。传统教育属于专制教育,旨在培养维护封建制度的士大夫。新式教育属于民主教育,旨在通过普及教育,实现城市文明的进步。传统教育为长沙城培养的人才,维护了长沙封建统治,受经世致用思想影响,部分士大夫也开始学习西方文化。而清廷在甲午战争中的惨败,警醒了湖南人,湖南人开始自我革新,戊戌维新时期,长沙走在全国前列。从戊戌维新到大革命失败,长沙新式教 […]

【论文下载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读秀/超星/国研/龙源/博看等资源库】

《申报》视野下的清末立宪 04月17日

【摘要】清朝末年的立宪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一次重大政治改革运动。《申报》在清末立宪时期是一份比较有影响力的报纸,本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结合历史学、政治学、新闻学,试图研究《申报》这一社会媒体,重新审视二十世纪初这场纷繁复杂的政治活动。本文以1901年至1911年的《申报》为主要研究资料,文章主体由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介绍《申报》由维护封建统治到初步要求立宪。该 […]

清末宣讲活动研究 03月10日

【摘要】清末,由于近代报刊产生,报纸从统治阶层的垄断中挣脱出来,传播媒介逐渐被有识之士掌握,传播形式也开始多元化。宣讲作为口语传播方式之一,以其简单即效的活动特点,逐步在历史舞台上突显,并引起了不小的影响。本文是首篇直接以清末宣讲活动为研究对象的文章。试图通过勾勒宣讲活动的历史轨迹、总结宣讲的主要题材与内容、归纳宣讲的流程及其所包含的要素、挖掘清末宣讲活动兴盛的社会根源这四大部分,对清末宣讲活动进 […]

中英铜官山矿权纠纷交涉研究 05月26日

【摘要】大清王朝的最后十几年里,与帝国主义在华侵略不断深入相对应的是民族主义、民主主义思潮在中国土地上的不断扩展。涉外矿权纠纷、路权纠纷在中国各省此起彼伏,并由此引发一系列涉外纠纷交涉。1905年至1910年安徽铜官山矿权纠纷交涉因其持续时间之长、波及阶层之广、斗争规模之大,在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上留下深刻的烙印。纵观铜官山矿权纠纷交涉全过程,清政府和以皖省士绅为代表的民众为收回铜官山矿权做出了不懈的 […]

清末日本政法考察类著述研究 05月13日

【摘要】晚清西学东渐之风在中国掀起,日本成为中国学习考察的重点国家,直至清末,东渡热潮逐渐高涨。清末中国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纷纷赴日考察政法、教育、军事、实业,东游人士将在日期间的所见所闻书之于笔下,因此产生数量丰富的东游日记,在这些东游日记中,政法考察类著述占有较大比例。日本政法考察类著述含有丰富的近代政法制度内容,包括近代政治体制、司法制度、行政制度,同时反映了国人对日本政法思想的认识,包括宪政 […]

清末变法修律中的法律移植问题研究 10月30日

【摘要】法律移植是比较法中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的概念,清末变法修律是一项庞大而系统的历史工程,清末变法修律贯穿着法律移植,两者是一个连环的动态的呈有机融合的过程。有鉴于此,本文主要从法律移植的角度探讨了清末变法修律的相关问题。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界定了法律移植的概念和方式,这是研究清末变法修律中的法律移植问题首先应当思考的问题。第二部分分析了清末变法修律的历史背景,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即 […]

《塔景亭案牍》中孀妇再醮案件的审理研究 03月03日

【摘要】孀妇再醮,是婚姻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是现实生活中无法回避的问题。它的关系复杂,有可能同时涉及几个家庭和家族之间的关系,在财产和人身方面的问题处理不恰当时,往往会产生纠纷,引起争讼。清末州县官适用国家法解决矛盾纠纷,在无法找到和案件情况相对应的法律条文做依据时,充分考虑当地的民事习惯,灵活适用民事习惯作为司法审判的依据,就成为审判运用中的必要。本文主要运用史料分析的方法,以《塔景亭案牍》为主要 […]

欧美对中国中小学数学教育的影响(1902-1949) 07月03日

【摘要】清末民国时期的中国数学教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期间在内部需要和外部刺激的相互作用下最终与世界数学教育接轨。自1902年中国新学制颁布之后,在欧美数学教育的间接或直接影响下,中国中小学数学教育迈进了现代化的道路。欧美对中国数学教育的影响由来已久,自明末至清末,欧美的数学著作直接或间接地陆续传入中国,对中国数学教育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却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小学数学教育的走向。1902年新学 […]